參選里長的過程中,有位網友提到想請里長幫忙清理狗屎,希望我能提出好的對策來。雖然敬陪末座沒選上,不過這件事倒是想了好幾次。
最先想到的是四萬五千元「事務補助費」可否作為這樣的清潔支出,就像巴西有垃圾換食物的政策,讓遊民、拾荒者可以透過資源回收的工作換得溫飽,以里長一職來推行巡街清掃狗大便,一次換得一百元之類的補助。
在拜票的過程中,更加瞭解些本里的清潔事務,主要有類似巡守隊編制的環保隊以及市公所的清潔隊。前者是每個月第一與第三個週日早上六點到八點,分成數條路線去進行,和巡守隊相仿,成員組成以鄰長為主,我跟著同行的那天下雨,落葉不容易掃,也沒遇到狗屎,但據說有時也會掃到一堆,很臭。市公所清潔隊是外聘的清潔公司,範圍的劃分是以主要幹道來區分,跨越不只一個里。
雖然不時還是會見到煙蒂、飲料杯、塑膠袋等各種垃圾,但如果沒有環保隊與清潔隊的辛勞,街道上八成會更髒亂吧!。謝謝你們。
後來聽了前同事張可揚分享對於流浪動物的看法。都市不該被看成獨立於自然以外的空間,都市也是生態的一環,有它獨特的運作方式,人是其中主要的動物,主要但不是唯一,重點在於人能不能包容、接受與其他動物一起生活。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都市中的流浪動物是因為人的愛心、餵食而得以存活,糞便也是因此而來;就像寵物主有清潔糞便的責任,餵養流浪動物的人似乎也有替牠善後的責任。
最終聯想到了人糞堆肥。沖水馬桶雖然方便卻大有問題,大自然中陸地動物的糞便,經過微生物分解成為植物可以利用的養分,而不是直接排入河川污染水質。乾式廁所、堆肥馬桶是更永續的生活之道。狗大便也應做如是觀。
據回收堆肥與廚餘的清潔人員表示,目前全台灣依據環保署的政策回收生活剩餘有機物質之後,清潔車輛是將它送到屏東進行堆肥分解。這樣的長途運輸實在是不必要而浪費能源的規劃。短距離的社區堆肥,應該是更好的方法,就近堆肥分解之後回到鄰近的農園、花盆、路樹、公園加以利用。除了落葉果皮之外、狗屎也同樣可以進入這個堆肥處理系統來解決,讓這金黃色的問題變成一種資源。
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里長選舉日誌11/23~29 開票 後記
1123/24披了彩帶走出門,還是不習慣。或許黃色太大、太亮眼了
25偉華來訪。談就業媒和計畫與主婦聯盟的里長政治代理人公約。
26炳原、序平來訪。炳原建議一個人走時不披著,有人一同走時才披戴。
有位先前幫我拉票阿姨,要我支持某位議員候選人,我說沒辦法答應之後她說那不投給我了。
27投票。到三個開票所看開票。得到3209票中的484票。許多看開票的人/鄰長都稱讚第一次能有這樣的表現很不錯了:)在樹林國小前面的快炒店吃晚餐。回家時繞經當選人的總部恭賀致意。
28整理收集的聯絡資料,謝票。舉著銘謝賜票的紙牌,再到處繞行。
心得
如慧儀說的,這真是重新認識家鄉/樹林的一趟旅程。走出電梯大樓,穿梭在大街、小巷、甚至防火巷。認識更多人。
隔壁里的里長建議每天晚上六~九點去拜票,每一戶拜訪兩次。鄭伯伯建議先拜訪各鄰鄰長。到最後幾天漸漸摸索出,在路上找人攀談,似乎是自己最喜歡的拜票方式。不必擔心按門鈴太打擾人。不過這樣隨機的方式,仍是以先前逐戶拜訪的經驗/膽子為基礎。
印製4000張彩色文宣,黑白?張,活動宣傳2000張,貼紙四款各五百張。雖然仍有些沒發完。登記參選交出政見之後,印製文宣似乎是在緩解選民看不到政見的焦慮/資訊落差。投票日前一週政見公報發出之後,心情也跟著輕鬆;「讓選民依據公報做選擇」的念頭不時浮上,又有點回到之前「準備好參選,沒準備好競選」的心情。
「全台灣最害羞的候選人」父親如是說。不想被太多(陌生)人認識,卻又要拉票、介紹自己(的理念)、尋求支持。真是反覆不已的拉扯。
書法課暫停了兩週,聽著薛岳的歌,寫下「漆黑的舞台」貼在書桌前。這首歌總讓我聯想到另一首「天梯」的歌詞:「是誰說高處的視野廣闊 每個人看得到我 我看不到你」。政治、從政真有這種感覺吧。
但是轉念再想一想,政治與搖滾表演還是有些不同,「參與式民主」的價值與技術,應該可以讓政治變得透明些,舞台、高處都不是一個人、少數人專屬的位置。
選舉前有個念頭,開一間安納奇主義書店,舉辦讀書交流會,似乎在大安區台大附近比較適合,也有朋友建議去那裡的大學里選里長。除了辦活動以外,沒拿麥克風,也沒有插一張旗子,這種不太想花錢的堅持,也像是在探問台北縣樹林市(區)與台北市大安區,這兩個生活/生長地方之間的差異。
里民/公民/市民/(網路)鄉民,這種種稱呼隱含著某些劃分,都是地球人。語言不只是誤會的根源,也是(詮釋)權力的根源?
未來再參選嗎?更高層的選舉?不知道,之前擬過的政見如下http://docs.google.com/View?id=dfpxp3f7_14fgpghwgx
想參與競選團隊、或引用這些政見的人,請與我或綠黨聯絡。
http://0rz.tw/oQcxr
做出50面、100面「生態國」的旗子?
板橋社大張則周老師說把這次選舉當作是一個碩士論文,認識樹林/樹西的歷史,這一點我做的還不夠。但是每每看到論文前面的致謝,都很感動。應該可以寫滿整整一頁吧,只是不知道大家是否願意具名?
謝謝玉子持續不斷、偶有停歇的鼓舞,爸媽的愛、姊姊的幫助、眾親戚的支援,朋友的批判、祝福、關心、協助、問候打氣,綠黨和樸門的價值與信念,鄰長、里民們的鼓勵。
11/29
又是上班的日子,匆忙地買了飯團在火車上咀嚼,沈悶的車廂與乘客,完全無動於選舉的結果。再次想起選前讀到一篇文章「選舉結果不論KMT、DTT獲勝,都是資產階級的勝利」。
25偉華來訪。談就業媒和計畫與主婦聯盟的里長政治代理人公約。
26炳原、序平來訪。炳原建議一個人走時不披著,有人一同走時才披戴。
有位先前幫我拉票阿姨,要我支持某位議員候選人,我說沒辦法答應之後她說那不投給我了。
27投票。到三個開票所看開票。得到3209票中的484票。許多看開票的人/鄰長都稱讚第一次能有這樣的表現很不錯了:)在樹林國小前面的快炒店吃晚餐。回家時繞經當選人的總部恭賀致意。
28整理收集的聯絡資料,謝票。舉著銘謝賜票的紙牌,再到處繞行。
心得
如慧儀說的,這真是重新認識家鄉/樹林的一趟旅程。走出電梯大樓,穿梭在大街、小巷、甚至防火巷。認識更多人。
隔壁里的里長建議每天晚上六~九點去拜票,每一戶拜訪兩次。鄭伯伯建議先拜訪各鄰鄰長。到最後幾天漸漸摸索出,在路上找人攀談,似乎是自己最喜歡的拜票方式。不必擔心按門鈴太打擾人。不過這樣隨機的方式,仍是以先前逐戶拜訪的經驗/膽子為基礎。
印製4000張彩色文宣,黑白?張,活動宣傳2000張,貼紙四款各五百張。雖然仍有些沒發完。登記參選交出政見之後,印製文宣似乎是在緩解選民看不到政見的焦慮/資訊落差。投票日前一週政見公報發出之後,心情也跟著輕鬆;「讓選民依據公報做選擇」的念頭不時浮上,又有點回到之前「準備好參選,沒準備好競選」的心情。
「全台灣最害羞的候選人」父親如是說。不想被太多(陌生)人認識,卻又要拉票、介紹自己(的理念)、尋求支持。真是反覆不已的拉扯。
書法課暫停了兩週,聽著薛岳的歌,寫下「漆黑的舞台」貼在書桌前。這首歌總讓我聯想到另一首「天梯」的歌詞:「是誰說高處的視野廣闊 每個人看得到我 我看不到你」。政治、從政真有這種感覺吧。
但是轉念再想一想,政治與搖滾表演還是有些不同,「參與式民主」的價值與技術,應該可以讓政治變得透明些,舞台、高處都不是一個人、少數人專屬的位置。
選舉前有個念頭,開一間安納奇主義書店,舉辦讀書交流會,似乎在大安區台大附近比較適合,也有朋友建議去那裡的大學里選里長。除了辦活動以外,沒拿麥克風,也沒有插一張旗子,這種不太想花錢的堅持,也像是在探問台北縣樹林市(區)與台北市大安區,這兩個生活/生長地方之間的差異。
里民/公民/市民/(網路)鄉民,這種種稱呼隱含著某些劃分,都是地球人。語言不只是誤會的根源,也是(詮釋)權力的根源?
未來再參選嗎?更高層的選舉?不知道,之前擬過的政見如下http://docs.google.com/View?id=dfpxp3f7_14fgpghwgx
想參與競選團隊、或引用這些政見的人,請與我或綠黨聯絡。
http://0rz.tw/oQcxr
做出50面、100面「生態國」的旗子?
板橋社大張則周老師說把這次選舉當作是一個碩士論文,認識樹林/樹西的歷史,這一點我做的還不夠。但是每每看到論文前面的致謝,都很感動。應該可以寫滿整整一頁吧,只是不知道大家是否願意具名?
謝謝玉子持續不斷、偶有停歇的鼓舞,爸媽的愛、姊姊的幫助、眾親戚的支援,朋友的批判、祝福、關心、協助、問候打氣,綠黨和樸門的價值與信念,鄰長、里民們的鼓勵。
11/29
又是上班的日子,匆忙地買了飯團在火車上咀嚼,沈悶的車廂與乘客,完全無動於選舉的結果。再次想起選前讀到一篇文章「選舉結果不論KMT、DTT獲勝,都是資產階級的勝利」。
2010年11月27日 星期六
樹林區樹西里里長選舉結果 致謝
各位關心震洋的里民、親戚、朋友們:
先謝謝將寶貴的一票投給震洋的樹西里里民
在此向各位報告里長參選結果:震洋共得 484票。得票率約15%。
預期應可拿回選舉保證金五萬元。
票數詳情:
99年新北市樹西里里長,投票數共3209票,
三位候選人得票數分別為:
一號陳辜金秀:1054票 32.87%
二號 林震洋: 484票 15.08%
三號 朱國豐: 1584票 49.36% (當選)
廢票: 87票 2.71%
這是我們在投票所的統計,
中選會的紀錄是:http://vote2010.nat.gov.tw/zh_TW/TV/n200001406670000.html
註記 號次 姓名 性別 得票數 得票率 推薦之政黨
1 陳辜金秀 女 1,054 33.76%
2 林震洋 男 484 15.5%
◎ 3 朱國豐 男 1,584 50.74%
(12/11:再將廢票的數字補上,我也曾經投過廢票,我覺得那至少有種意義:關心政治,但對現況制度、候選人...不滿意。不認同中選會的作法--將它忽視。)
以投入的人力金錢時間而言,這是非常令人滿意的成果!
傍晚在三個投票所看開票結果時,遇到很多里民、鄰長、他們也非常肯定震洋的表現,給予很多鼓勵。
謝謝大家這段時間的協助與鼓勵,得到包含人力、物力、精神、金錢與非金錢贊助。
我們這幾天會整理經費收入與支出,將於部落格上公布。
http://huck2.blogspot.com/
再次謝謝各位的支持
震洋&競選伙伴 敬上
20100420
交易日期 收支科目 金錢 收入金額支出金額 捐贈者
099/10/16 個人捐贈收入 金錢 5,000 張先生
099/11/05 個人捐贈收入 金錢 3,000 黃先生
099/11/12 個人捐贈收入 金錢 1,000 王先生
099/11/12 個人捐贈收入 金錢 3,000 黃小姐
099/11/16 個人捐贈收入 金錢 1,000 林小姐
099/11/22 個人捐贈收入 金錢 1,000 劉小姐
099/11/22 個人捐贈收入 金錢 1,000 黃先生
099/11/22 個人捐贈收入 金錢 1,000 林小姐
099/11/22 個人捐贈收入 金錢 3,000 王小姐
099/11/22 個人捐贈收入 金錢 1,000 曾小姐
099/11/24 個人捐贈收入 金錢 1,000 梁小姐
099/11/26 個人捐贈收入 金錢 1,000 潘小姐
099/11/26 個人捐贈收入 金錢 4,600 陳小姐
099/11/26 個人捐贈收入 金錢 2,000 楊先生
099/11/26 個人捐贈收入 金錢 1,000 王小姐
099/11/20 營利事業捐贈收入非金錢 7,000 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
099/10/27 交通旅運支出 金錢 1,211 聯華能源公司
099/11/19 交通旅運支出 金錢 1,000 台亞石油公司
099/11/23 交通旅運支出 金錢 934 台灣中油公司
099/10/15 宣傳支出 金錢 3,800 奇諾廣告企劃股份有限公司
099/11/19 宣傳支出 金錢 1,875 奇諾人力資源有限公司
099/11/27 宣傳支出 金錢 47 泓谷
099/12/10 宣傳支出 金錢 1,440 富暘國際有限公司
099/11/19 集會支出 金錢 352 樹林市農會農特產品直銷中心
099/11/20 集會支出 金錢 3,570 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
099/11/20 集會支出 金錢 1,300 上班族港式燒臘店
099/11/20 集會支出 金錢 70 全家便利商店公司
099/10/26 雜支支出 金錢 20 郵局
099/10/30 雜支支出 金錢 22 基度山圖書有限公司
099/10/30 雜支支出 金錢 18 基度山圖書有限公司
099/11/05 雜支支出 金錢 20 郵局
099/11/12 雜支支出 金錢 35 郵局
099/11/16 雜支支出 金錢 15 郵局
099/11/18 雜支支出 金錢 205 基度山圖書有限公司
099/11/19 雜支支出 金錢 91 甲蟲屋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099/11/19 雜支支出 金錢 50 金石堂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099/11/19 雜支支出 金錢 30 泓谷
099/11/20 雜支支出 金錢 4,750 食宴藏品小吃店
099/11/20 雜支支出 金錢 32 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
099/11/20 雜支支出 金錢 48 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
099/11/20 雜支支出 金錢 267 基度山圖書有限公司
099/11/20 雜支支出 金錢 60 民興五金行
099/11/20 雜支支出 非金錢 7,000 林震洋競選服務處
099/11/22 雜支支出 金錢 55 郵局
099/11/24 雜支支出 金錢 15 郵局
099/11/26 雜支支出 金錢 310 禾田食品商行
099/11/26 雜支支出 金錢 60 郵局
收入總計36600 支出總計28,702 剩餘 7,898
先謝謝將寶貴的一票投給震洋的樹西里里民
在此向各位報告里長參選結果:震洋共得 484票。得票率約15%。
預期應可拿回選舉保證金五萬元。
票數詳情:
99年新北市樹西里里長,投票數共3209票,
三位候選人得票數分別為:
一號陳辜金秀:1054票 32.87%
二號 林震洋: 484票 15.08%
三號 朱國豐: 1584票 49.36% (當選)
廢票: 87票 2.71%
這是我們在投票所的統計,
中選會的紀錄是:http://vote2010.nat.gov.tw/zh_TW/TV/n200001406670000.html
註記 號次 姓名 性別 得票數 得票率 推薦之政黨
1 陳辜金秀 女 1,054 33.76%
2 林震洋 男 484 15.5%
◎ 3 朱國豐 男 1,584 50.74%
(12/11:再將廢票的數字補上,我也曾經投過廢票,我覺得那至少有種意義:關心政治,但對現況制度、候選人...不滿意。不認同中選會的作法--將它忽視。)
以投入的人力金錢時間而言,這是非常令人滿意的成果!
傍晚在三個投票所看開票結果時,遇到很多里民、鄰長、他們也非常肯定震洋的表現,給予很多鼓勵。
謝謝大家這段時間的協助與鼓勵,得到包含人力、物力、精神、金錢與非金錢贊助。
我們這幾天會整理經費收入與支出,將於部落格上公布。
http://huck2.blogspot.com/
再次謝謝各位的支持
震洋&競選伙伴 敬上
20100420
交易日期 收支科目 金錢 收入金額支出金額 捐贈者
099/10/16 個人捐贈收入 金錢 5,000 張先生
099/11/05 個人捐贈收入 金錢 3,000 黃先生
099/11/12 個人捐贈收入 金錢 1,000 王先生
099/11/12 個人捐贈收入 金錢 3,000 黃小姐
099/11/16 個人捐贈收入 金錢 1,000 林小姐
099/11/22 個人捐贈收入 金錢 1,000 劉小姐
099/11/22 個人捐贈收入 金錢 1,000 黃先生
099/11/22 個人捐贈收入 金錢 1,000 林小姐
099/11/22 個人捐贈收入 金錢 3,000 王小姐
099/11/22 個人捐贈收入 金錢 1,000 曾小姐
099/11/24 個人捐贈收入 金錢 1,000 梁小姐
099/11/26 個人捐贈收入 金錢 1,000 潘小姐
099/11/26 個人捐贈收入 金錢 4,600 陳小姐
099/11/26 個人捐贈收入 金錢 2,000 楊先生
099/11/26 個人捐贈收入 金錢 1,000 王小姐
099/11/20 營利事業捐贈收入非金錢 7,000 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
099/10/27 交通旅運支出 金錢 1,211 聯華能源公司
099/11/19 交通旅運支出 金錢 1,000 台亞石油公司
099/11/23 交通旅運支出 金錢 934 台灣中油公司
099/10/15 宣傳支出 金錢 3,800 奇諾廣告企劃股份有限公司
099/11/19 宣傳支出 金錢 1,875 奇諾人力資源有限公司
099/11/27 宣傳支出 金錢 47 泓谷
099/12/10 宣傳支出 金錢 1,440 富暘國際有限公司
099/11/19 集會支出 金錢 352 樹林市農會農特產品直銷中心
099/11/20 集會支出 金錢 3,570 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
099/11/20 集會支出 金錢 1,300 上班族港式燒臘店
099/11/20 集會支出 金錢 70 全家便利商店公司
099/10/26 雜支支出 金錢 20 郵局
099/10/30 雜支支出 金錢 22 基度山圖書有限公司
099/10/30 雜支支出 金錢 18 基度山圖書有限公司
099/11/05 雜支支出 金錢 20 郵局
099/11/12 雜支支出 金錢 35 郵局
099/11/16 雜支支出 金錢 15 郵局
099/11/18 雜支支出 金錢 205 基度山圖書有限公司
099/11/19 雜支支出 金錢 91 甲蟲屋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099/11/19 雜支支出 金錢 50 金石堂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099/11/19 雜支支出 金錢 30 泓谷
099/11/20 雜支支出 金錢 4,750 食宴藏品小吃店
099/11/20 雜支支出 金錢 32 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
099/11/20 雜支支出 金錢 48 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
099/11/20 雜支支出 金錢 267 基度山圖書有限公司
099/11/20 雜支支出 金錢 60 民興五金行
099/11/20 雜支支出 非金錢 7,000 林震洋競選服務處
099/11/22 雜支支出 金錢 55 郵局
099/11/24 雜支支出 金錢 15 郵局
099/11/26 雜支支出 金錢 310 禾田食品商行
099/11/26 雜支支出 金錢 60 郵局
收入總計36600 支出總計28,702 剩餘 7,898
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
2010/11/20 樹西里里民聊天茶會 側記 與 「希望樹—我的願景」留言整理
1120「樹西里里民交流茶會」側記
天公作美,早上搭棚子時還飄著細雨,沒多久就放晴了!
在親朋好友十多位義工幫忙下,各攤位擺設完成,一點準時開場。
活動的設計是:每個整點到整點半是座談,邀請來賓與大家分享專題
接著半小時是攤位活動:騎腳踏車打果汁、腳踏車發電、寫下願景貼在希望樹、資訊分享等等
1:00-1:30 茶會主人震洋開場
震洋先介紹參選理念和若當里長想推動的事情,包含環保、綠化、治安、創造里民交流機會等。
未來也想與里民一起討論選舉制度的合理性、以及里長所扮演的角色與任務。
在樹林居住了將近二十年,在參選過程中也明白對許多人事物還欠缺瞭解,
但相信年輕人的熱情與理念的堅持,可以為家鄉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
2:00-2:30 無障礙空間,保障你我他
金鐘叔叔(殘障聯盟無障礙環境推動委員會理事),以許多實際經驗和數據,與大家分析無障礙空間的重要性。
這不只是保護身障者,更與每個人切身相關。台灣即將/已經邁入高齡化社會,我們需要便於老年人行動的公共空間。
然政府在許多政策制訂,與空間設計上,常常是忽略無障礙環境的重要,甚至讓錯誤的設計造成的傷害。
金鐘叔叔的演講非常動人,他也鼓勵大家面對不合理的事情要勇於發聲,才有可能改善現況。
3:00-3:30 居家省電環保小撇步
慧儀(大地旅人環境教育工作室)分享生活節能,邀請與會者踩腳踏車,感受不同電燈需要的電量
一度電相當於一千瓦小時,是20瓦省電燈泡亮五十個鐘頭,目前的售價是2塊多。(這句然後呢?)
不論是腳踏車發電或打果汁機,可以設在公園,當作另一種運動器材,邊踩邊聽音樂。
這些都可以讓公共空間變得更有趣、吸引人,同時也可以達到節能的目標。
4:00-4:30 從流浪動物談生活與保育
可揚(基隆水產試驗所助理研究員)以問答方式,和參與者討論對流浪動物的不同看法
他認為都市也是生態的一部份,「將生態、動植物隔離在都市之外」的觀念,應該轉變成「接受野生動物與人生活在一起」。
街道的糞便,許多來自家犬而非流浪犬,而少數咬人的流浪狗也不應成為殘忍捕殺流浪動物的理由
如果人們改變對待流浪動物的方式,不任意餵食,都市中的動物與人應可共存。
每場座談後的半小時是攤位時間,果汁機腳踏車總是圍滿了許多大小朋友躍躍欲試,
在「寫願望、換果汁」的鼓勵下,有許多參加者寫下了對樹林及樹西里的願望。
希望綠化空間、創造美麗安全的居住環境,是許多人的期待。
很多來寫願望、喝果汁、聽座談的,其實是沒有投票權的小朋友,
他們跟著家長來,或三五好友一起來玩,看他們認真的樣子,會覺得未來充滿希望!
這場茶會順利進行,感謝許多朋友提供的人力&物力支援:
包含土城彈藥庫的大棚子、大王菜舖子贊助本土有機水果、大地旅人工作室出借果汁機腳踏車與許多文具資源、朋友幫忙印製流程海報&借椅子、姑姑的布材、阿姨的茶葉、爸爸改造紅布條:簡舊字貼出新字的白色主題、媽媽辛苦準備水果、姊姊、玉子協助活動的統籌、當然還有好多人幫忙現場布置、照顧各個攤位、幫忙介紹、發傳單、打果汁等等。
2010/11/20 樹西里里民聊天茶會
「希望樹—我的願景」留言整理。
1. 希望書局得折扣可以再多一點
2. 腳踏車道多一點 (笑臉)
3. 多種樹
4. 我希望全家可以開多一點、我希望公廁可以蓋多一點
5. 我希望治安好一點
6. 捷運通車、建設進步
7. 美化社區環境、社區安全、敦親睦鄰、環保、自然景觀
8. 希望運動場多一點。
9. 種很多樹、有很多溪、飛很多鳥
10. 找回更多台灣人濃厚的人情味
11. 希望可以在草地上打滾
12. 幫助更多的人,也要永遠相信耶穌
13. 身體健康、每個人都很快樂
14. 居住環境更清潔舒適
15. 和氣生財
16. 種樹多一點、地面乾淨一點
17. 社會安定
18. 社區菜園!
19. 我希望這裡可以有一些小山坡給小朋友。
20. 我希望有二手書籍/物品交流的活動,減少浪費。
21. Lucky祝你當選Happy (圖畫)
22. 樹林要很多公園才好玩
23. 樹林不要有人受傷
24. 樹林要很安全,謝謝大家
25. 樹林更繁榮、更健康、更友善 [Sam]
26. 樹林不要有小偷
27. 希望樹林做更好
28. 樹林已經很棒了!如果治安好就更棒了
29. 希望樹林更繁榮、交通更方便、治安更好!
30. 希望樹林市可以多開一點免費打到爽的網咖
31. 我希望7-11能多開一些,還希望101大樓多蓋幾層,希望公共廁所可以多蓋一點。
32. 狗屎垃圾越來越少
33. 地下街多一點
34. 希望安遊樂場很多
35. 希望區民社交活動、里民交流
36. 希望大家少砍一些樹
37. 感恩、惜福(圖畫)
38. 更多公園與綠地
39. 友善社區(圖畫)
40. 願樹西里為一安全、乾淨、舒適空間的環境 [Teresa]
41. 希望樹西更進步加油!
42. 我愛樹西 樹西愛我(圖畫)
43. 我希望台北能有更多的樹(畫了三棵樹)
44. 我希望新莊可以乾淨的環境(注音)
45. 希望樹林可以多種樹木、綠化環境,也住林震洋當選(圖畫)
46. 希望後站廣場可以變成無障礙和綠色的廣場!讓更多樹林和外地的朋友都來旅訪。震洋加油!
47. 叔叔:希望你可以高票當選,替樹林帶來幸福 (笑臉)
48. 我希望樹林有震洋里長伯,讓樹林有新運動新氣象
49. 樹林 震洋當選 綠樹成林生意盎然
50. To震洋:加油!希望你可以努力讓樹西里更好更美更綠化更健康更周全與安全囉!!加油!
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里長選舉日誌10/18~11/22
20101018
1020在三棟電梯大樓寄放傳單。
1022拜票53戶,遇到19戶。有一戶的頂樓,種植物,也收雨水。用四個浴缸並列,由高至低,可有效承接溢流的雨水,很聰明的設計。
1024拜訪舅舅的同學,親戚反應說政治獻金帳戶無法存入。
1026拜訪父親的朋友,順道拜訪另一位候選人,麵線店,隔壁里的商店,在市公所里長聯誼會遇到兩位現任里長。到郵局確認政治獻金帳戶,存入第一筆政治獻金。
10/23收到市民代表送的恭賀掛字
XX收到議員候選人送的恭賀掛字
1031爬大棟山
1107跟環保清潔隊掃地、討論活動規劃
11/12收到立委送的瓶裝水,六百毫升X24瓶X10箱
11/14七鄰鄰長,建議掛彩帶在身上,麥寮人。
11XX日新街
連續拜訪幾棟雙戶對門的公寓,一樓樓梯間的景象各有特色。除了停放機車、腳踏車,放置掃把畚箕、堆放物品之外,有人在電表的牆壁下緣,掛著雨傘,是愛心傘吧。
還有人在地上擺著保麗龍箱或是在牆上掛著一個袋子,回收各式廣告文宣品。
更有在大門的背面貼掛上一塊公告留言白版,作為發布訊息的地方。
都是很有巧思的生活設計。
沒有公園,暫時封街,申請集會,馬路就地野餐?二手市集。「暫時的」公園。
像是雪梨大橋那樣http://0rz.tw/5FyCW
1116
文宣、包裝,意象、形象,
團隊成員、助選員對於候選人、選舉,里政的想像,以及候選人本身的想像。
1117上班。緊張、焦慮
1118
在「環境與政治」書中讀到權力的幾種類型:「A讓B做B不想做的事情」「議程中討論主題的設定」「相關資訊的取得與接觸」。特別有感於(1),競選團隊內部,也有這種微型政治的拉扯,家庭、各種小團體間多少也有一些吧。不想穿著有名字的背心,不想做旗子….
對於財務、報帳的陌生,舉辦活動的器物籌備。流程安排,政見準備,討論籌畫。
準備列印文宣。
溝通模式,沒有競選總部,就設在家裡。討論時常回到家中的互動模式。
父母的關心、地位。
打岔,改變話題,
「競選團隊」沒有,太鬆散,怎麼選?
芬蘭五十多萬人的市區有900多名候選人,是太過遙遠的想像?大約每五百人就有一名候選人(http://life.newscandinaviandesign.com/?p=30)
競選方式的拉扯,沿街敲門拜票,辦活動,租總部,拜訪鄰長,文宣。http://life.newscandinaviandesign.com/?p=30 站在街上講述政見
1119
緊張、焦慮、深呼吸。是因為天氣變冷的緣故?心情太受氣候的影響。覺得手指和腳指的神經有點捲曲,不想伸展的狀態。深呼吸後好一些。
阿立似乎成為總幹事的角色。里長選舉,當我還(跟父母)住在家裡,似乎很難跳離親屬連帶人際的關係,人脈。
而要推動改變的路徑,也變得是由人脈逐漸發生影響,而不完全是從陌生但同年齡層的人開始。
收到選舉公報
1120
辦活動,也許以後就稱作「里名交流活動」
活動名稱不一定要是茶會 聊天 開講
無障礙空間,不只和身障者有關,台灣即將/已經邁入高齡化社會。便於老年人行動的公共空間,和每個人都有關。
生活節能,一度電相當於一千瓦小時,是20瓦省電燈泡亮五十個鐘頭,目前的售價是2塊多。腳踏車發電、果汁機,可以設在公園,當作另一種運動器材,邊踩邊聽音樂。
流浪動物,都市也是生態的一部份,將生態、動植物隔離在都市之外的觀念應該轉變成接受野生動物與人生活在一起。街道的糞便,來自人們自身的行為:餵養動物。
1121
「政治這條路」不只一次聽到人家這樣說、這樣形容。
走在街道上,還是同一條路,同樣的街道、柏油路。
只是感覺很不一樣,被更多人認識,失去匿名的自由,以及其他許多平常人的自由。
和表弟一起拜票,他鑽入許多我看不到的小巷,防火巷,跟之前巡守隊半夜的走訪,也有所不同,像是童年走入未知鄰居間水溝道的探險。
發現一棵三四層樓高的龍眼樹,陰濕的地上許多生了青苔。
姑姑是裁縫,有很多布料,其中一塊亮黃色的布被拿來當作廣場活動的桌布,重複再利用,姊姊剪下一段,貼上紅色、藍色的反光貼紙,加上別針,做成了彩帶。
1122
還不怎麼有勇氣披戴在身上走出門,「人怕出名豬怕肥」小時候聽來的這句話,反反覆覆又想起了許多次。
如果給我三分鐘或一分鐘,如何講述政見?
1.選舉保證金太高,是一種不公平,法國總統只要台幣三萬七千多,美國是依所得收入的百分之一來訂定保證金。2.舉辦里民交流活動,增進鄰里的認識與情誼,這是拆除鐵窗、改善治安的根源。3.朝向永續社區轉型,綠屋頂、雨水收集、等居家綠化的經驗分享。推動社區經濟,繪製生活地圖。
這應該是更早就要準備好的拜訪底稿吧。才不會在遇到熱情邀約「入來坐」時,僵在門口不知道該不該進去。
1020在三棟電梯大樓寄放傳單。
1022拜票53戶,遇到19戶。有一戶的頂樓,種植物,也收雨水。用四個浴缸並列,由高至低,可有效承接溢流的雨水,很聰明的設計。
1024拜訪舅舅的同學,親戚反應說政治獻金帳戶無法存入。
1026拜訪父親的朋友,順道拜訪另一位候選人,麵線店,隔壁里的商店,在市公所里長聯誼會遇到兩位現任里長。到郵局確認政治獻金帳戶,存入第一筆政治獻金。
10/23收到市民代表送的恭賀掛字
XX收到議員候選人送的恭賀掛字
1031爬大棟山
1107跟環保清潔隊掃地、討論活動規劃
11/12收到立委送的瓶裝水,六百毫升X24瓶X10箱
11/14七鄰鄰長,建議掛彩帶在身上,麥寮人。
11XX日新街
連續拜訪幾棟雙戶對門的公寓,一樓樓梯間的景象各有特色。除了停放機車、腳踏車,放置掃把畚箕、堆放物品之外,有人在電表的牆壁下緣,掛著雨傘,是愛心傘吧。
還有人在地上擺著保麗龍箱或是在牆上掛著一個袋子,回收各式廣告文宣品。
更有在大門的背面貼掛上一塊公告留言白版,作為發布訊息的地方。
都是很有巧思的生活設計。
沒有公園,暫時封街,申請集會,馬路就地野餐?二手市集。「暫時的」公園。
像是雪梨大橋那樣http://0rz.tw/5FyCW
1116
文宣、包裝,意象、形象,
團隊成員、助選員對於候選人、選舉,里政的想像,以及候選人本身的想像。
1117上班。緊張、焦慮
1118
在「環境與政治」書中讀到權力的幾種類型:「A讓B做B不想做的事情」「議程中討論主題的設定」「相關資訊的取得與接觸」。特別有感於(1),競選團隊內部,也有這種微型政治的拉扯,家庭、各種小團體間多少也有一些吧。不想穿著有名字的背心,不想做旗子….
對於財務、報帳的陌生,舉辦活動的器物籌備。流程安排,政見準備,討論籌畫。
準備列印文宣。
溝通模式,沒有競選總部,就設在家裡。討論時常回到家中的互動模式。
父母的關心、地位。
打岔,改變話題,
「競選團隊」沒有,太鬆散,怎麼選?
芬蘭五十多萬人的市區有900多名候選人,是太過遙遠的想像?大約每五百人就有一名候選人(http://life.newscandinaviandesign.com/?p=30)
競選方式的拉扯,沿街敲門拜票,辦活動,租總部,拜訪鄰長,文宣。http://life.newscandinaviandesign.com/?p=30 站在街上講述政見
1119
緊張、焦慮、深呼吸。是因為天氣變冷的緣故?心情太受氣候的影響。覺得手指和腳指的神經有點捲曲,不想伸展的狀態。深呼吸後好一些。
阿立似乎成為總幹事的角色。里長選舉,當我還(跟父母)住在家裡,似乎很難跳離親屬連帶人際的關係,人脈。
而要推動改變的路徑,也變得是由人脈逐漸發生影響,而不完全是從陌生但同年齡層的人開始。
收到選舉公報
1120
辦活動,也許以後就稱作「里名交流活動」
活動名稱不一定要是茶會 聊天 開講
無障礙空間,不只和身障者有關,台灣即將/已經邁入高齡化社會。便於老年人行動的公共空間,和每個人都有關。
生活節能,一度電相當於一千瓦小時,是20瓦省電燈泡亮五十個鐘頭,目前的售價是2塊多。腳踏車發電、果汁機,可以設在公園,當作另一種運動器材,邊踩邊聽音樂。
流浪動物,都市也是生態的一部份,將生態、動植物隔離在都市之外的觀念應該轉變成接受野生動物與人生活在一起。街道的糞便,來自人們自身的行為:餵養動物。
1121
「政治這條路」不只一次聽到人家這樣說、這樣形容。
走在街道上,還是同一條路,同樣的街道、柏油路。
只是感覺很不一樣,被更多人認識,失去匿名的自由,以及其他許多平常人的自由。
和表弟一起拜票,他鑽入許多我看不到的小巷,防火巷,跟之前巡守隊半夜的走訪,也有所不同,像是童年走入未知鄰居間水溝道的探險。
發現一棵三四層樓高的龍眼樹,陰濕的地上許多生了青苔。
姑姑是裁縫,有很多布料,其中一塊亮黃色的布被拿來當作廣場活動的桌布,重複再利用,姊姊剪下一段,貼上紅色、藍色的反光貼紙,加上別針,做成了彩帶。
1122
還不怎麼有勇氣披戴在身上走出門,「人怕出名豬怕肥」小時候聽來的這句話,反反覆覆又想起了許多次。
如果給我三分鐘或一分鐘,如何講述政見?
1.選舉保證金太高,是一種不公平,法國總統只要台幣三萬七千多,美國是依所得收入的百分之一來訂定保證金。2.舉辦里民交流活動,增進鄰里的認識與情誼,這是拆除鐵窗、改善治安的根源。3.朝向永續社區轉型,綠屋頂、雨水收集、等居家綠化的經驗分享。推動社區經濟,繪製生活地圖。
這應該是更早就要準備好的拜訪底稿吧。才不會在遇到熱情邀約「入來坐」時,僵在門口不知道該不該進去。
2010年10月25日 星期一
2010八月全球青年綠人大會心得
感謝阿端製作中文版
會議方式:
這次會議除了採用開放空間、世界咖啡館等方式進行討論之外,也有魚缸論壇(fish bowl)的模式:以同心圓的方式安排座位,講者與主持人坐在內圈,聽眾坐在外圈,內圈保留幾張座位,有意見要分享的聽眾可坐入內圈要求發言,再由新的發言聽眾取代舊發言聽眾進入內圈;由聽眾共同參與決定討論進行的方向。
會議手勢,也是本次會議的特殊之處,藉著各種手勢而非語言,幫助討論過程的進行,應該很值的台灣青年學習在開會中使用,
例如:
舉單手並伸出食指表示「有意見 要發表」;
舉起雙手揮動手指表示我同意或贊同發言者的意見;
雙手向下揮動手指表示反對或不贊成發言者的意見;
拇指食指張開呈現L狀表示需要語言翻譯的協助,或請講者使用叫平易的詞彙;
舉起雙手食指表示「直接回應」,可享有優先發言權,但因為有被濫用之虞所以使用時需要搭配更周延的會議主持;
舉起單手在面前擺動手指,表示對於發言或討論的內容感到困惑;
雙掌相交呈現T字型,表示程序問題,例如「建議進行分組討論」、「會議暫停、休息一下」;
雙掌向上擺動,示意講者發言大聲點,尤其適用於人數多的會議場合;
雙掌向下擺動,示意講者發言慢一點,尤其是國際會議中當翻譯人員不在場的時候;
雙手在胸前或頭上前後轉圈,表示請講者加快速度,結束發言。
會議議程除了8/11晚間綠色經濟主題的講者未能出席而做為世界咖啡館會議之外,以及部份討論時段過長而彈性調整以外,大致如原先活動安排所進行大會議題與議程,以下重點記錄會議參與之收穫和心得:
8/8報到:
報到地點在德國綠黨辦公室,那是一棟約五層樓高的小公寓式建築,一樓大廳約為20坪的室內空間,另外有廚房、廁所、倉庫等空間,以及一個簡單的戶外庭院。報到結束之後,德國青年綠人的籌畫團隊帶領不少有趣的破冰活動,例如讓各聯盟的青年以地理相對位置站在一起,讓彼此看見他人的國家背景;也讓與會者依據社會 正義與生態環境兩個端點的光譜,站在自己或所屬團體的相對位置上,讓大家知道彼此的興趣或專長領域,結果主要關切社會正義的青年似乎比生態環境更多。
8/9會議開幕與歷史簡介:
德國青年簡述了柏林在二戰之後因為政治意識型態而隔離的背景,並以柏林圍牆的拆除、德國綠黨的發展等歷史經驗,期許和平而包容的未來。並說明後續幾天的議程安排。
8/9工作坊:
論壇劇場(forum theater):主持人帶領與會者進行「懸絲傀儡」、閉眼走動、模仿動物模仿行進、等肢體動作練習,進而以表演方式示範說明壓迫者與受破者之間的辯證關係,以及政治行動劇引發聽眾共同參與抵抗的理論分析。
8/10區域會議:
每天早上由一個區域聯盟報告該聯盟的概況,第一天由歐洲青年報告:歐洲青年綠人聯盟於1988年便已成立,如今在歐洲議會中也有青年代表。對比於台灣,當時剛解嚴、解除報禁、發生520農民運動的歷史過程,以及綠黨於1996年成立的歷史背景;更讓人欽羨歐洲綠色青年力量的深厚基礎。
接著進行區域會議,亞太青綠由澳洲的Tom主持會議,紐西蘭Jessica簡述了今年四月底亞太青年綠人大會的成果與提案,與會者各別表達了對這聯盟的想像與願景。
8/10開放空間會議:
大多數與會者分別參與了台灣日本共同主持的核能議題、以色列的和平進展、非州的志工運動;幾個人少的主題則合併進行,例如台灣林震洋召集的「氣候危機,時間方案」和澳洲Tim召集的「永續科技」合併,Tim打算蒐集各地永續適切科技的案例,彙整在一起作為資料庫。林震洋分享了關於改變時間作息因應氣候危機的主張,以及英國新經濟基金會「21工時」的參考資料。
歐洲綠黨的中高齡成員也召集了一個主題「另一種老化是可能的」,不僅向各國青年探詢她們國內的老年政策,也有問卷調查與明信片宣傳等小活動,她們更成立了一個關心老年議題的非營利團體,在在顯現德國與歐洲綠黨積極參與民主政治的行動力。
8/10魚缸論壇(fish bowl)
討論小農與永續的關連,與會的學者分享了糧食研究的相關成果,可惜對談的政府代表偏屬政策執行而非政策制訂的層級,雙方未能充分對話,而主持人過多的發言,也沒能讓與會者多加參與論壇的討論。
8/11區域會議
美洲聯盟,巴西的代表提到雖然美國沒有青年參與這次會議,但他們在美洲聯盟中幫了不少忙。
8/11工作坊:
「發展的意涵是什麼」演講者分別從政治與歷史等不同角度來定義這個概念,例如政治層面的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不同歷史時期的觀點,在殖民主義觀點下,發展意 味著跟隨白人的腳步。在後殖民的觀點下,發展變成不再是單一定義的概念。「超越發展」,則讓環境、勞工、健康、教育、參政等多面向的正義,成為更重要的焦點。
永續發展則更全面,讓經濟、社會、環境面向一起被考慮,並應設想到未來的世代;要求兼顧各人與群體的利益;也開始對「成長」產生質疑。發展即自由:例如在印度的主張,發展的過程,伴隨著基本自由人權的擴大與相互連結。
與會青年分享了斯里蘭卡森林與香蕉園、大象與人之間的衝突案例,尼伯爾或肯亞政府獲得歐洲政府補貼,但人民生活並不能真正獲得改善的結構困境;以及在生態足跡的觀點下,已開發國家應該被視為「過度開發」國家的見解。
8/11柏林市導覽
除了傳統的觀光導覽之外,德國青年在柏林推動「後殖民觀光」,我們走訪了洪保德(Humboldt)大學、德意志博物館、尤太屠殺紀念公園、以及1884年歐洲列強瓜分非洲殖民地界線的柏林會議地點;從不同的歷史角度看待同樣的城市,這樣的安排更顯見柏林或德國的民主與多元。
8/11世界咖啡館:綠色經濟
這個場次原本安排的講者未能出席,而改為世界咖啡館的會議模式,由與會青年各自提出感興趣的主題擔任桌長,進行討論。台灣青年林震洋分享了另類貨幣的相關資訊與案例,摩爾多瓦的Stella以洗錢為主題作介紹。
8/11酒吧之旅和影片觀賞
日本青年向紀錄片導演購買播放權,帶來了青森縣六所村的核能電廠紀錄影片,影片中除了看到日本農民無奈地販售最後一批無放射線污染的蔬菜以外,也提到英國賽 拉菲爾得(Sellafield)核電廠對於愛爾蘭海峽的輻射污染,是全世界放射線污染最嚴重的海域,這樣的環境代價,是在台灣難以接觸到的訊息,「環境污染無國界」是大家都該謹記的發展代價。
8/12區域報告
亞太地區目前還沒有正式的聯盟組織,這或許和地緣關係上,大陸與島嶼間多受海洋的阻隔有關,不像其他三洲那樣具有完整的大陸區塊。台灣青年也在這時播放了大 埔農地徵收的短片,說明高科技產業在台灣鄉村地區造成的環境問題與社會代價,呼籲與會青年一同參與土地正義的連署,並重視高科技背後的外部成本。
8/12大會討論
本次大會針對「全球青年綠人」的組織模式作了修正,在新通過的章程中,為了吸引青年團體的參與,讓團體代表在全球青年綠人這網絡中更有影響力,而限制了個人 在大會中的投票權利。未來四個聯盟的個人成員若人數過多,將只能共同分配某一比例的投票總值,而不一定是「一人一票、一票一值」的投票方式。
針對全球青年綠人的核心團隊:決策委員會,本次大會也對它賦予了更多職權,在緊迫的局勢可以代表全球青年綠人發表政治聲明。
8/12魚缸論壇:全球綠色新政
這論壇的兩位講者分別是衛報駐亞洲的記者Jonnathan,分享了他在中國豐富的閱歷與見解,另一位則是在德國綠黨內協調眾多主張的核心成員。Jonnathan「對於赤色中國的恐懼已經過時,對於綠色中國的憧憬還不夠成熟,現在的中國是灰色的」並展示了許多都市大興土木一片灰濛的景色。他更比較了18世紀英國工業化的歷史與中國近年發展的經驗,前者藉著帝國主義的擴張,將許多不受歡迎的技術外包到世界其他國家;如今中國沒有這樣的條件,落伍的科技只能一再向內地輸送,而依然持續污染環境。
8/13大會討論,選舉決策委員會
這時段的會議針對許多議題的決議文作討論,諸如歐洲青年綠人聯盟提出後哥本哈根會議的氣候主張,台灣提出保護農地免於工業開發的提案、也和日本共同提出反對核能的提案,芬蘭青年針對旅行的生態足跡、提出永續旅行的構想。
最後選舉下一屆的決策委員會,約有七十多人投票,除了非洲的一位女性候選人沒有通過,連帶影響男性當選名額以外,其餘各聯盟都有了新的代表,台灣的王鐘銘也獲選為其中一員。
8/13行動:街頭快閃遊行和植樹
直接行動主義是社會運動的一種重要策略,大會的結尾我們進行了兩個行動,首先是在搭乘都會捷運的車廂裡面,分散各處的青年,突然以彈指、拍手、拍腳、踱地的方式,一同鼓譟起來,在歡呼叫唱中揮舞旗幟,引起乘客的注意,然後就出站。
出站之後我們在柏林市外圍的一塊空地上植樹,約莫七、八個人一組種植一棵樹,有樺樹、楓樹、萊姆樹三種,並由每組替這棵樹命名,作為記念。
8/13晚會
會議結束後的晚會在一家酒吧舉行,播放在會議期間所蒐集的各國音樂,歐洲青年的熱情、激情舞蹈,讓台灣青年感到詫異害羞,而一些亞洲、非洲青年在舞池旁聊天,珍惜最後相處的時光,不知未來再相會時,全球的社會與環境又會發生哪些新轉變。
會場規劃:地圖、留言版、擁抱路口、信箱。會議餐點。
會議場地主要是在波爾基金會辦公室的二樓演講廳以及四間會議室,在一樓的室內走廊空間,籌辦團隊也費心做了些安排,諸如:一張世界地圖請與會青年用圖釘標示 出自己的國家,讓大家了解與會者的分布情況;大型留言版徵求對於會議、下屆決策委員會、重要議題的相關意見;在走道中用貼紙在地上貼出一個「愛心擁抱」(free hug)的框框,讓彼此相互支持打氣;還有一個貼滿個人姓名紙袋的留言信箱,讓大家可傳送更私人的訊息。
會議五天的餐點都是素食,由附近的有機農場到會場進行烹調;這是依據德國綠黨或歐洲青年綠人聯盟所通過的決議規範:在會研討會或論壇的場合,只提供素食的餐點,也示範了另一種以直接行動改善環境的方法。
會議分工:
籌備團隊將會議期間的工作組別分成:節目組、社交組、網路組、覺察組(awareness group),也積極邀請各國青年參與。會議最後一天的街頭直接行動,就是由活躍的社交組成員Phillip帶領。此外,覺察組是以預防衝突為主要目的,由擅長聆聽或願意保持中立的人自願擔任,對於潛在衝突或火爆的談話,介入討論協調不同意見,是很特殊的設計。
其他:
女性會議:會議中一度由女青年們在某天的午餐時間召集了女性會議,並討論出各聯盟決策委員會代表不得低於50%的規範提案,而有男青年則私下對這樣非正式會議參與的性別限制,表達了有違反民主參與原則的疑慮。
語言障礙,會議中幾乎都以英語為主要語言,但有些亞洲青年對此感到母語上的劣勢,即使大致都能聽得懂,但是在以英語溝通思考時,反應速度比較慢,這點再與幾 位澳洲和愛爾蘭青年對話時,感受特別明顯。由母語非英語的母語人作為會議主持人,應該是解決此一溝通時資訊落差的好方法。
2010年10月17日 星期日
里長參選日誌1012~1017
1012
「撥出時間、接觸選民」
跟著巡守隊騎腳踏車尋街
1013(三)拜訪兩位鄰長,不在。拜訪新開募的租書店,有包廂式的聚會空間。
1015(五)拿到彩色文宣。
1016跟著姑姑拜訪遠房親戚,和她的舊識。下午去台大參加彎腰生活節。「小農耕作,綠色消費」
1017拜訪中山路單號一樓店家,很多店家都是租用店面的,房東資訊有些人不願意透露,有些是設籍在其他里或是本身住在樹林之外。很有走進一個「物體」、財產的感覺,並不是在拜訪「當地的人」。
遇到幾棟電梯式的公寓大樓,拜訪警衛,將傳單留在警衛的櫃臺。
第一次正式/系統化的沿街拜票就這樣結束了,有幾戶舊公寓,猶豫著要不要將文宣投信箱,或是按門鈴上去拜訪。這樣的拜訪會被認為是一種熱情、或是干擾,令人猶豫。結果是先跳過它。
沿著這里的一條邊界道路走,到「馬路對面」的小店裡吃東西,老闆娘向我們說明「這個里為什麼都沒有綠地?」因為民國六、七十年的都市規劃,把綠地都劃分到浮州地區,所以那裡公園很多。要增加公園綠地,源頭在於都市計畫。
也聊到樹西里最缺什麼,和之前一位鄰長的意見相同,她認為這里缺乏文化特色,而過去清代因為打鐵店盛行而來的老地名「風櫃店」,和酒工廠的紅麴、紅露酒,「青龍嶺登山步道」都是很值得推展的方向。
「透過選舉,讓人更了解自己,學習謙卑。」曾經在學生時代參與選舉的租書店老闆,分享了這樣的經驗。
有了初步的活動地點,活動內容的規劃,除了引入一些環境議題、生活環保DIY的講座,更確定的邀請青年的參與。大致的構想是:
「青年里民大會」
「孾仔人有耳亦有嘴」
給年青人七嘴八舌的機會,
交流,談談對地方、生活的願景。
「撥出時間、接觸選民」
跟著巡守隊騎腳踏車尋街
1013(三)拜訪兩位鄰長,不在。拜訪新開募的租書店,有包廂式的聚會空間。
1015(五)拿到彩色文宣。
1016跟著姑姑拜訪遠房親戚,和她的舊識。下午去台大參加彎腰生活節。「小農耕作,綠色消費」
1017拜訪中山路單號一樓店家,很多店家都是租用店面的,房東資訊有些人不願意透露,有些是設籍在其他里或是本身住在樹林之外。很有走進一個「物體」、財產的感覺,並不是在拜訪「當地的人」。
遇到幾棟電梯式的公寓大樓,拜訪警衛,將傳單留在警衛的櫃臺。
第一次正式/系統化的沿街拜票就這樣結束了,有幾戶舊公寓,猶豫著要不要將文宣投信箱,或是按門鈴上去拜訪。這樣的拜訪會被認為是一種熱情、或是干擾,令人猶豫。結果是先跳過它。
沿著這里的一條邊界道路走,到「馬路對面」的小店裡吃東西,老闆娘向我們說明「這個里為什麼都沒有綠地?」因為民國六、七十年的都市規劃,把綠地都劃分到浮州地區,所以那裡公園很多。要增加公園綠地,源頭在於都市計畫。
也聊到樹西里最缺什麼,和之前一位鄰長的意見相同,她認為這里缺乏文化特色,而過去清代因為打鐵店盛行而來的老地名「風櫃店」,和酒工廠的紅麴、紅露酒,「青龍嶺登山步道」都是很值得推展的方向。
「透過選舉,讓人更了解自己,學習謙卑。」曾經在學生時代參與選舉的租書店老闆,分享了這樣的經驗。
有了初步的活動地點,活動內容的規劃,除了引入一些環境議題、生活環保DIY的講座,更確定的邀請青年的參與。大致的構想是:
「青年里民大會」
「孾仔人有耳亦有嘴」
給年青人七嘴八舌的機會,
交流,談談對地方、生活的願景。
2010年10月12日 星期二
里長參選日誌1005、1012
XX?討論文宣發送構想,印了300張單面A5,文宣的步調亂了。1005決定把背面再利用、印公報上的政見。(選舉公報11/24選前三四天才會寄送。)
1002拜訪里長、鄰長不遇,與1鄰鄰長聊了比較久。
1003依據里幹事提供的鄰長聯絡資料,走訪各鄰長,週日下午,許多人都不在,不好意思按鈴,只遇到兩位。有的鄰長不住在那地址,一樓出租作為店面。
1004拜訪前任里長與巡守隊,巡守隊一天有八個人,一週六天48人,多由里長找鄰長,鄰長找人擔任。這天遇到兩位鄰長。
鄰、小地方的事情,寫在網路上,彷彿有無遠弗屆的可能,總是很怪的一件事。都市化讓人與人之間變得這麼遙遠?
這個里不只沒有綠地,也很缺乏公共空間。台北市那種「XX區公民會館」,或許可有OO里民會館。雖然附近有大同山,但爭取生活中、身邊的綠地,樹木仍是必要的吧。
1004/05收到政治獻金專戶設立核准。
1005~~1008忙別的事情,競選幾乎暫停了。「參選」和「競選」之間,還是有差異的。冷鋒面來襲,也讓心情受影響?
1010設計彩色版的文宣。
1012參加監察院在北縣議會舉辦的政治獻金說明會,送印彩色文宣。
2010年10月5日 星期二
里長參選政見
1.參選動機
「你要成為在這世界上你想看到的改變」印度的甘地說。我希望世界變得更和平、對財富的爭奪少一些、對生態環境的關心多一些、社會制度與生活方式能更永續;而這些改變就從自己和身邊開始。
妳/你知道參選台灣里長的保證金比選法國總統還高嗎?政治不該只是簡化的藍綠標籤與統獨爭議,選舉也不該只是少數富人或政黨的金權遊戲。我將邀請更多鄰里長一同遊說提案降低或廢除選舉保證金、修改選制,讓民主政治的參與更多元。
里長源於清代、甚至周朝的封建制度文化傳統,和五權憲法、三權分立的制度有所背離,許多職能如今都有相對應的公部門在負責。這最基層民選公職的價值、定位與存廢,需要更多里民/公民的關注與參與。
2.改善治安與生活地圖
我家遭過小偷,因而每扇窗戶都加裝鐵窗,從此像是活在監牢中,我想拆掉它並且也能生活得安心。鐵窗文化由來已久,希望能和里民與相關單位共同找出改善之道。
都市化便利生活的代價之一,是人與自然越來越脫節。存放在銀行的儲蓄成為破壞外地環境的投資資本;賴以維生的食物消耗石油渡海運輸而來,本島土地卻呈現平地休耕、農業上山的怪象。我將以生態、環境所學的知識,促成本里朝向更永續的生活,不濫用向未來子孫借來的資源。
不僅人與自然脫節,都會的人與人之間日漸疏離,這也是治安惡化的一個根源,我將舉辦各類講座交流活動,以促進鄰里情誼,期能從源頭改善治安環境,例如:繪製本里或復興社區的生活地圖。
「你要成為在這世界上你想看到的改變」印度的甘地說。我希望世界變得更和平、對財富的爭奪少一些、對生態環境的關心多一些、社會制度與生活方式能更永續;而這些改變就從自己和身邊開始。
妳/你知道參選台灣里長的保證金比選法國總統還高嗎?政治不該只是簡化的藍綠標籤與統獨爭議,選舉也不該只是少數富人或政黨的金權遊戲。我將邀請更多鄰里長一同遊說提案降低或廢除選舉保證金、修改選制,讓民主政治的參與更多元。
里長源於清代、甚至周朝的封建制度文化傳統,和五權憲法、三權分立的制度有所背離,許多職能如今都有相對應的公部門在負責。這最基層民選公職的價值、定位與存廢,需要更多里民/公民的關注與參與。
2.改善治安與生活地圖
我家遭過小偷,因而每扇窗戶都加裝鐵窗,從此像是活在監牢中,我想拆掉它並且也能生活得安心。鐵窗文化由來已久,希望能和里民與相關單位共同找出改善之道。
都市化便利生活的代價之一,是人與自然越來越脫節。存放在銀行的儲蓄成為破壞外地環境的投資資本;賴以維生的食物消耗石油渡海運輸而來,本島土地卻呈現平地休耕、農業上山的怪象。我將以生態、環境所學的知識,促成本里朝向更永續的生活,不濫用向未來子孫借來的資源。
不僅人與自然脫節,都會的人與人之間日漸疏離,這也是治安惡化的一個根源,我將舉辦各類講座交流活動,以促進鄰里情誼,期能從源頭改善治安環境,例如:繪製本里或復興社區的生活地圖。
2010年9月29日 星期三
里長參選日誌0929
這一陣子太多的事情發生、交錯,
大致按順序記錄一下,時間不太明確。
09/21拜訪里幹事,獲得本里的行政區域圖與鄰長聯絡名單。
母親向一家餐飲店年輕老闆介紹我要參選,但他戶籍不在這個里。
跟大樓警衛先生說我要參選。
09/22父親介紹我認識他年少時的朋友。
09/23中秋節跟親友說我要參選。
09/24打算每個週末邀人聚會討論籌備與拜票。
09/25影印政見稿,跟老闆說我要參選。
跟大樓的幾位鄰居說我要參選。
騎腳踏車,散步在街上。
準備文宣。
在BBS樹林版上說我參選的事情。
09/28考慮把「里民大會」當作重要的競選方向,藉著參選/拜票過程,探詢/蒐集里民關心的事情,也是召開大會的基礎。
大致按順序記錄一下,時間不太明確。
09/21拜訪里幹事,獲得本里的行政區域圖與鄰長聯絡名單。
母親向一家餐飲店年輕老闆介紹我要參選,但他戶籍不在這個里。
跟大樓警衛先生說我要參選。
09/22父親介紹我認識他年少時的朋友。
09/23中秋節跟親友說我要參選。
09/24打算每個週末邀人聚會討論籌備與拜票。
09/25影印政見稿,跟老闆說我要參選。
跟大樓的幾位鄰居說我要參選。
騎腳踏車,散步在街上。
準備文宣。
在BBS樹林版上說我參選的事情。
09/28考慮把「里民大會」當作重要的競選方向,藉著參選/拜票過程,探詢/蒐集里民關心的事情,也是召開大會的基礎。
2010年9月18日 星期六
里長參選日誌0919
里長參選日誌
7月或更早 擬了不同層次的參選政見構想,
8/22~比較確定是要參選里長,而不是議員,也想到或許2年之後要再參選立委,腦中浮出一幅圖像:一隻腳正踏入一片未知的水域。
8/30寫好了政見,轉發給不同的人,陸續收到不同回饋意見。
9/xx拜訪附近的書店,詢問在那裡舉辦定期活動的可能性。第一次向潛在選民表明參選意願,結果書店老闆不住在這個里。
9/15修改二版的政見。覺得政見怎麼改也改不完。
9/16和一位親戚爭辯/討論,參選是不是浪費這五萬元,綠黨該如何發展,政見有人看嗎,選制公平嗎?
9/17又修改了政見。申請戶籍謄本、印學歷、提款五萬元、登記參選。第一次見到本里里幹事、和樹林許多里幹事。晚上到台北和同學聚會,搭便車回到大安路下車,半夜兩點一路散步回家,有種莫名的踏實感。
因為說出了自己對這個里、社區、的期待,而與這個地方產生更多連結和參與。當我說要「拆除鐵窗」,心理的鐵窗多少也被拆掉一點。就像在各種談話的場合,沒有發言講話的人,往往像是不存在或者沒有在場。我想這也是當前保證金制度的另一項缺點:限縮了社區與公民意識,保證金像是用金錢堆砌的柵欄,不允許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參與公共領域的事務。也間接否定了我們的存在的價值、言論自由與政治參與的權利。
光是這一點,透過五萬元,重新和社區、家鄉產生連結,反思自己失去了什麼,「有什麼權利被剝奪了」,也是參選的收穫吧。
7月或更早 擬了不同層次的參選政見構想,
8/22~比較確定是要參選里長,而不是議員,也想到或許2年之後要再參選立委,腦中浮出一幅圖像:一隻腳正踏入一片未知的水域。
8/30寫好了政見,轉發給不同的人,陸續收到不同回饋意見。
9/xx拜訪附近的書店,詢問在那裡舉辦定期活動的可能性。第一次向潛在選民表明參選意願,結果書店老闆不住在這個里。
9/15修改二版的政見。覺得政見怎麼改也改不完。
9/16和一位親戚爭辯/討論,參選是不是浪費這五萬元,綠黨該如何發展,政見有人看嗎,選制公平嗎?
9/17又修改了政見。申請戶籍謄本、印學歷、提款五萬元、登記參選。第一次見到本里里幹事、和樹林許多里幹事。晚上到台北和同學聚會,搭便車回到大安路下車,半夜兩點一路散步回家,有種莫名的踏實感。
因為說出了自己對這個里、社區、的期待,而與這個地方產生更多連結和參與。當我說要「拆除鐵窗」,心理的鐵窗多少也被拆掉一點。就像在各種談話的場合,沒有發言講話的人,往往像是不存在或者沒有在場。我想這也是當前保證金制度的另一項缺點:限縮了社區與公民意識,保證金像是用金錢堆砌的柵欄,不允許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參與公共領域的事務。也間接否定了我們的存在的價值、言論自由與政治參與的權利。
光是這一點,透過五萬元,重新和社區、家鄉產生連結,反思自己失去了什麼,「有什麼權利被剝奪了」,也是參選的收穫吧。
捷克布拉格的一本成人雜誌
這張照片可能是輔導級的,在捷克布拉格一家雜貨店拍的。從車站走向青年旅社的途中,就看到脫衣舞廳,也有人招呼我進去,傳統教育下的道德感太重或一個人旅行的安全疑慮,這次沒進去體驗歐州的情色(商業)文化,不過倒是去了「性交器具博物館」。
照片中左上方是一本成人雜誌,我也翻閱了,是三點全裸的。
竟然這麼隨手可及,也沒有封套黏貼,要購買之後才能拆閱。這件事大概是這趟歐洲一週自助旅行中最大的文化衝擊。
這種對於性的開放程度,對比於台灣、台北的文化,差很大。
不怕未成年的人去看受到影響嗎?或許店員會阻止,或許學校的性教育夠完整。
為什麼對性的態度會這麼開放?我模糊地想起在布拉格之春的小說中,女主角也很主動掌握自己的性愛欲。因為戰火下,生命相對脆弱,由不得自己掌握,性、愛於是成了生命存在的證明;這是一個猜想。另一個則是文藝復興之類的傳統,在街道上不時可見到各種雕塑,裸體程度不等的男女(神)象。人體是美的,這種深層的概念,或許也是讓性得以自由、解放、出現在公共空間的基礎。
或許在台灣推動「性交易合法化、除罪化」的主張,還有那巨大的文化差異橫躺在傳統社會與法律制度之間。
或許有些不敬,但依著希臘女神們裸體的雕像,我想著:媽祖、觀世音、關公、土地公.....等諸位神明,是否也有褪去衣裳的一天/或一夜? 畢竟夏天是越來越熱了....
2010年7月20日 星期二
農再、農陣、選舉、保證金
「……養雞種菜一個月下來可能只賺個3000元,別人笑說你笨啊,誰叫你要務農。我們不做田,你吃什麼!……」http://www.civilmedia.tw/archives/4266
後天717,農民要到總統府前抗議了;昨天,要把農村都市化的農再條例通過了;大前天綠黨針對選舉保證金也進行抗議。台灣最低層級的公職選舉,里長保證金5萬元新台幣,比法國總統37,760元還高)http://www.greenparty.org.tw/index.php/actions/release/1231-2010-07-13-07-15-46
這幾件事其實也扣連在一起。過高的保證金阻礙了窮人、弱勢者的參政機會,妨礙了公民參政權的展現,本質上是違憲的。農人也同樣被隔絕在政治金權遊戲之外,有錢進場玩這政治遊戲的人,所依循的原則就是「繼續賺錢,越多越好」。難怪要花2000億,再把農村整建得更具賣相。賺更多錢,然後把入場費:保證金再修得更高一些。
後天717,農民要到總統府前抗議了;昨天,要把農村都市化的農再條例通過了;大前天綠黨針對選舉保證金也進行抗議。台灣最低層級的公職選舉,里長保證金5萬元新台幣,比法國總統37,760元還高)http://www.greenparty.org.tw/index.php/actions/release/1231-2010-07-13-07-15-46
這幾件事其實也扣連在一起。過高的保證金阻礙了窮人、弱勢者的參政機會,妨礙了公民參政權的展現,本質上是違憲的。農人也同樣被隔絕在政治金權遊戲之外,有錢進場玩這政治遊戲的人,所依循的原則就是「繼續賺錢,越多越好」。難怪要花2000億,再把農村整建得更具賣相。賺更多錢,然後把入場費:保證金再修得更高一些。
7/17夜宿凱道心得
1.夏至關燈日要擴大成為 「每季每月每週或每天夜晚,關燈、觀星夜」 用手遮掉路燈真能看到不少星星耶,至少十顆。
2.在凱道或是自由廣場舉辦開放空間會議,應該會很讚。7/17晚上各個睡墊,其實有點像「世界咖啡館」討論圓桌的感覺。
3. 「睡在凱道上的人,都做了些什麼夢呢?」我自己幾乎沒睡著,但這露宿街頭的經驗很難忘。第二天早上若能安排個這樣的分享交流,應該也不錯。
4.台北市的早晨也是有鳥叫、蟬鳴的,晨光也很美,不輸花東。
5.搧動扇子一陣子之後,會帶起氣流引起風?
6.台北賓館應該開放給凱道集會民眾使用....即使是廁所也好,沒有外賓,就由主人自行使用,沒什麼不對吧。(那兒的主管機關是台北市或中央政府???)
7.藍綠之間 青紅皂白
藍不藍 綠不綠 不分青紅皂白
在夜宿凱道的活動上遇到火盟的朋友,他說我越來越紅了,
由綠轉紅,轉黑。幾年前接觸到蠻野心足網站上「反抗的元素」等文章時,多少就埋下了「綠黑」:生態無政府、原始安納奇的種子吧。
最近在PTT「政黑版」轉文談論農陣與選舉保證金的關連,陷入一種謾罵。
凱道上的另一段對話,聊到「廢除工作」的小書銷售所得,
可考慮成立「安納奇主義研究社團」
Anarchy的思潮在台灣真是太少,雖然也不清楚外國有多活躍。
「黑色」的政治主張意涵,被「抹黑」成為「黑道」、「違法」,甚至是仇恨政治、Hatepolitics。
政黑=仇恨政治?
真是夠了
還我安納奇主義來!
不管有沒有政府,沒有統治者。
「民主的終極意義在於自我治理,而非多數統治」
沒有追求自治的「無統治者主義」,哪來的民主?
顏色的濫用也不只是黑色,
綠色不是重視生態與自然環境,是獨立的民族意識
藍色不是企業、資本主義的意涵,是統一的國族主義
紅色不是勞工運動,同政黑一樣成為Home的弔詭音譯。
這樣的誤用,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媒體簡化的貼標籤,不讓閱聽人理性思辨,
只要貼上簡單標籤,方便評論者迅速指稱,
這種只求快速的短暫溝通/意見發表,
只是讓誤解越來越深,
無助於相互理解。
媒體不只是三立 東森 TVBS 中天 公視 苦勞 環資 立報 小地方 醒報.......
每一個使用語言在溝通在傳遞、交換訊息的人,都是媒介的主體
藍綠惡鬥,藍綠混戰,藍綠之亂,該終止了。
從每個人的思維、語言、習慣開始。
藍綠還給天地,政治還給人民。
期待雨過天晴的彩虹,在一個繽紛多元的社會。
2.在凱道或是自由廣場舉辦開放空間會議,應該會很讚。7/17晚上各個睡墊,其實有點像「世界咖啡館」討論圓桌的感覺。
3. 「睡在凱道上的人,都做了些什麼夢呢?」我自己幾乎沒睡著,但這露宿街頭的經驗很難忘。第二天早上若能安排個這樣的分享交流,應該也不錯。
4.台北市的早晨也是有鳥叫、蟬鳴的,晨光也很美,不輸花東。
5.搧動扇子一陣子之後,會帶起氣流引起風?
6.台北賓館應該開放給凱道集會民眾使用....即使是廁所也好,沒有外賓,就由主人自行使用,沒什麼不對吧。(那兒的主管機關是台北市或中央政府???)
7.藍綠之間 青紅皂白
藍不藍 綠不綠 不分青紅皂白
在夜宿凱道的活動上遇到火盟的朋友,他說我越來越紅了,
由綠轉紅,轉黑。幾年前接觸到蠻野心足網站上「反抗的元素」等文章時,多少就埋下了「綠黑」:生態無政府、原始安納奇的種子吧。
最近在PTT「政黑版」轉文談論農陣與選舉保證金的關連,陷入一種謾罵。
凱道上的另一段對話,聊到「廢除工作」的小書銷售所得,
可考慮成立「安納奇主義研究社團」
Anarchy的思潮在台灣真是太少,雖然也不清楚外國有多活躍。
「黑色」的政治主張意涵,被「抹黑」成為「黑道」、「違法」,甚至是仇恨政治、Hatepolitics。
政黑=仇恨政治?
真是夠了
還我安納奇主義來!
不管有沒有政府,沒有統治者。
「民主的終極意義在於自我治理,而非多數統治」
沒有追求自治的「無統治者主義」,哪來的民主?
顏色的濫用也不只是黑色,
綠色不是重視生態與自然環境,是獨立的民族意識
藍色不是企業、資本主義的意涵,是統一的國族主義
紅色不是勞工運動,同政黑一樣成為Home的弔詭音譯。
這樣的誤用,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媒體簡化的貼標籤,不讓閱聽人理性思辨,
只要貼上簡單標籤,方便評論者迅速指稱,
這種只求快速的短暫溝通/意見發表,
只是讓誤解越來越深,
無助於相互理解。
媒體不只是三立 東森 TVBS 中天 公視 苦勞 環資 立報 小地方 醒報.......
每一個使用語言在溝通在傳遞、交換訊息的人,都是媒介的主體
藍綠惡鬥,藍綠混戰,藍綠之亂,該終止了。
從每個人的思維、語言、習慣開始。
藍綠還給天地,政治還給人民。
期待雨過天晴的彩虹,在一個繽紛多元的社會。
2010年7月11日 星期日
2009夏耘農村調查--台南麻豆-學甲筆記
2009夏耘農村調查--台南麻豆-學甲筆記 林震洋整理
前言
這組的訪調由郁仁、育承帶領慧岑與我拜訪蘇榮燦、李价斌、鄭慶凰、許佳琪……等許多人,增加對於台南地區農業現況的了解。訪調一開始,我們預計探詢的主題有:1.嘉南大圳的乾旱期、作物、產值。2.從三年輪灌的特色,轉為現在沒水種植雜糧的變化過程。3.水權的變化歷程,為何在圳邊卻無法用到水。4.更加了解代耕中心/代耕協會,代耕範圍廣達十幾個鄉鎮。5.成立中的有機合作社。訪調中後期,經歷八八風災,沒有完整做完這次的調查,但仍有不少收穫與心得。謝謝小黑、培慧、小非的鼓勵,將訪調收穫整理如下,敬供關心台灣農業的各位參考。
水資源
曾文越域引水計畫:該計畫中的65%為工業用水,35%民生用水。但民生用水量的估算是在人口持續增加的假設底下所設定。(工業用水則大概是依據GDP成長的目標假設來規劃。)
南科:原本是規劃作為生技產業,並沒有要做半導體。但後來變更目的再加上大煉鋼廠,用水量變得更凶;使得農業用水更少。
農地的價格:一般而言是越靠近水源,價格越好。水權的變化也影響著地價的波動。(雙期作區>一期作區>輪灌區(有地下水)>看天田)。
各種作物概況:
稻米:台17線以西,灌溉水進不來。但過去是種稻子的。七股地區,以前還有產陸稻,現在則多成為魚塭或旱作。
文旦:麻豆的產值產量可以每斤80元,一棵樹約兩百斤做概估,約16000元。
菱角;受訪者:李价斌,經營「水菱有機農場」,種植二十幾甲水田。
菱角的用水量高,是二期的作物,與稻米輪作,需常年灌溉。縣政府推行「綠標補助」,菱角田中如果有菱角鳥水稚築巢,政府會補助農民。
後續訪調的潛在主題:菱角田的分佈。菱角與稻田的用水量/水分蒸發散量。施藥功能與成效。蔬果的分類屬性,成本、產地價與市售價的關連。水稚復育區,菱角採收後的保存方式。作物生長期,與菱角農、台一線路邊攤販(銷售商)的生活步調。從菱角(高經濟作物)田到稻田,到雜糧作物之間的轉變歷史。中、大盤商是否會形成,與不同作物種類的倉儲通路特性的關連。
桑椹;受訪者:鄭慶凰,經營「尋秘桑田」休閒農園。
經營理念:打算讓農業從一級產業進入二及甚至跳到三級休閒業,甚至知識產業。縣政府施政背景:2000、2001開始的一鄉一休閒的政策,從12個鄉鎮開始推廣到很多鄉鎮,經費卻從2000多萬降到一兩百萬。
現況:目前多做旅行業戶外教學的生意,但受限於旅行業的既定運作模式。
桑椹紅酒的製作過程:採果、榨汁、補糖、發酵。
經營的三個目標:農產品含加工,特殊農產品與文化產業(發展出一支成功的商品),社區產業。
台灣的植物在冬天最多元,夏天太熱大多熱死。台灣的桑樹有兩百多種。果桑的農會收購價格從35元每台斤跌到10元。「尋秘桑田」也有參加台南休閒發展協會,台灣觀光協會。向他們申請計畫,發展包裝行程。
後續訪調的潛在主題:接觸到的桑農有多少人多少面積?下營種桑的歷史與作物變遷。
紅蘿蔔:將軍鄉的紅蘿蔔,銷售通路全掌握在冷凍廠,甚至種子也是,冷凍廠可以控制大批的人力調度。例如;若一個人種植馬鈴薯、甘薯、紅蘿蔔各一分地,一天採收一行就累死,三十個人則容易許多,類似在玩期貨。「我們都還看期貨盤。」利潤集中在冷藏與加工兩個環節上,是這產業的核心。
高樑:高樑過去種植時,要趕在颱風前採收,不好種,因為若連下三天的雨會在穗上出芽。現在已沒人種,因為採種田連續失敗好幾年。
洋香瓜:洋香瓜多是商人財團在種,C/P值(性能價格比)比較高,高經濟作物才能得到補助。洋香瓜種久了,土中菌種生物相不適合續種,因此要再換地。另外如小蕃茄與西瓜也是採輪作方式進行。
檳榔:檳榔、荖葉在台東生產,一車的價值可能高達400萬,但極耗地力,每次要移除舊土換新土 。
飼料玉米:台灣的產量占不到需求量的2%,進口一船比全台灣生產量更多。種植的利潤其實都來自政府的保價收購。台灣有六個飼料廠,玉米從產地到乾燥廠,再到鄉農會省農會,最後到飼料廠,經過四次搬運,每次都有些微耗損,存放一年之後才會出售。過去的保價收購是一斤十五元,今年(2009)又從八元降為六元。
飼料玉米大概在中秋前後種下,看農曆的八月初到八月中,約在過年時採收,曬乾。採種田去年的面積有七十公頃,需要隔離帶至少三百公尺,上風處要更寬,約五六百公尺。
台灣在20多年前開始種植,78~85年間達到高峰:兩萬三千公頃。也會和甘蔗並種,73年農地重劃之後引進農機。目前只剩六千公頃。
家庭經濟
以劉育承父親為例的飼料玉米代耕農民的成本收益概況:
收入:每期政府補助4500元,一年兩期小計9000元;契作收入每分地產量約500~700斤,以700斤、一斤50元計算,約3500元。總計約12500元。
成本:
翻耕,敖草(把野草埋入土中發酵堆肥),用曳引機兩次,每次450小計900元
夯田,把田打平,用曳引機,400元。
播種,用播種機,施肥台肥一號,同步使用播種機,一分地用兩包,加播種一共700元。
毒蟲藥,100元。
玉米種子一包2~2.5公斤,290元。(飼料玉米比青割玉米便宜,但青割玉米種給牛吃,政府補助價3500,不用採收的費用,由牛戶自行來採收。)
中耕機,翻土到畦上蓋住雜草,450元
中耕機把溝犁大,讓畦更高,穩固玉米根部,450元。(畦稜相距兩尺半)
採收機,900元。
成本共計4200元。
總計:每分地一年收入約六千元。
83年後,若休耕就不能再申請以契作種植玉米,契作一斤只剩五元。水被調往南科使用,大家休耕不必用水,這兩者間的因果關係不明。
97年因為進口糧食價格上漲,以八元鼓勵重新種作。
後續訪調的潛在主題:飼料玉米所支撐的動物量、食物哩程與飼料里程背後的能資源消耗。
漁塭:
漁塭,經濟相對於農地,魚塭價值較低,不用精緻操作,例如虱目魚、吳郭魚、烏魚。鰻魚則單價較高,風險也比較高,所需的水深淺、含氧量較少,需要大面積的水池。下雨時鰻魚會沿著水流爬上土堤,不像浮游的魚類,要等到水淹過土堤才會游出。
代耕與農機具
播種機的引進已經有十幾年,從挖土、播種、覆土到施肥都一貫化。
代耕的機具昂貴,是進入此一領域的門檻,目前以雲嘉南地區的雜糧作物為主。
作物的產量大則容易控制市場,但也要承擔較高的風險。
從事代耕的條件:需要面對幾百位農友,瞭解各農機械的運作與分佈位置,人際關係必須廣闊。
代耕中心的成員組成,類似中小企業相互協助的模式。這背景是抄襲美國大面積粗放農業的方式,但台灣做不到那規模。代耕中心約每三十公頃成立一家,進行種植、採收、乾燥等不同作業。機械化之後開始出現代耕的模式,代耕也只在機械化農作的區域出現。
代耕的科技與社會面向:日本的情況是「協同市場」,組成鄉鎮層級的農機隊,屬半公益性質,股東制的合作社,聘請專業的經理人。台南代耕協會有50多名會員,類似合作社的營利組織。在鄉下地區,協會組織具有接收資訊的功能,成員也到美國學習農機操作才回台。
Q:代耕者的土地財產。代耕者自己是否有田,與代耕土地的比例如何?
A:代耕者可能也有田,但往往面積比一般農民小很多,例如一甲與十甲的差別。例如黃郁仁代耕作30多甲地,自己擁有一甲,該地參加農會的諾麗果代耕。
後續潛在主題:台南縣/全台灣共有幾家代耕中心?代耕模式的產生與土地劃分、農地重劃的關連。代耕中心的形成背景經過。雜糧作物中的小農與農企業關係。政府的補助分配標準如何設定。
參考資料:黃郁仁。農村地方產業再生之初探─以飼料玉米產業為例。
各種權利:土地、水源
土地所有權相關子題
1.「鼎新」鼎新購併或買下許多經營不善的食品產業與畜牧場的土地與產權。2. 財力雄厚的慈善團體與基金會容易持有大面積的拍賣農地,日後以「福利設
施」等相關名義開發。 3.很多(文旦)產銷班的建築物,有許可建照、卻沒有使用執照。政府等於在變相鼓勵非法。
水權與地價
「沒水,能種什麼作物」,海風會讓稻穗變黑。
10月底開始停水到1月或2月,再開始放水。但八九月到12月是下游需水的時卻沒有水。影響下游地區的地價,一分只有二十多萬,也影響玉米的含水量與重量。上游東邊一年放水十個月,地價一分一百八十萬。
政府與農會
政府作的是控制與穩定市場,但也是在欺壓農民。
政府投資蘭花與芒果,一個廠一億元。但出口的量有限,出不去的話價格還是下跌。
農會是農民組織,又接受政府的委辦。源於接受美援的制度,日本農協時期還沒有成立信用部。
農會也是需要拿政府補助,跟著政府在喊口號,並不真正幫助農民。
後續潛在主題:
1.鄉下的農會系統與水利系統,限制農民參與戶籍所在地的農會,與場廠工會的限制,有著類似的關連性。
2.作物種類與銷售通路之關連
銷售給農會或生意人(中盤商?),價格與通路層次形成的原因,農會同時也作為剝削的中盤商角色?從合作社轉為金融機構、協助轉為控制的轉變癥結是什麼?時間點?
3.代耕、農機的資本投入,是政府的政策或農民自主的選擇?來自粗放式美國農業政策/美國大農企業,向台灣擴張的結果?是民間與政府對於土地規劃、權利的分配,創造出難以自耕的小農現況?
颱風的影響
莫拉克颱風打斷了原本的訪調計畫,九月初我們再訪問了經營魚塭的業者。田野調查的台南地區相對來說受災較輕微,受訪者表示「蚵架損失較大,原本預計中秋節採收,大量淡水讓蚵變瘦,蚵以為遇到環境危機,而大量吐出精卵,變得瘦小。設施的損失是各項成本最大的一項。有些受災戶在災後會選擇自殺,在受災戶、風險管理、債權人之間應有更完善的互助機制。」
發想與心得:
1.以水圳作為穿越線調查土地利用的變化情況。
2.故鄉的變與不變,變了仍算是「故」嗎?台北縣位在城鄉之間,樹林鎮從農業轉為工業,商業、服務業、衛星城鎮化,升格為樹林市;應該發展「台北縣大富翁」,取代台北市本位/資本主義遊戲的大富翁/獨占者遊戲。
3.「蕪菁」 :無產青年合作社 。合作社是更值得多探討的方向。
4.窮困小農不存在?數量很少?因為資本額太小無法務農,已經被市場淘汰?生活在社會邊緣,沒有在訪調間被遇見?農業(台南縣的雜糧作物)已經高度分工、中小企業化。
5.窮困的定義是以「利潤率」或「資本額」來看待?以家戶或個人為單位?若以「樂於他人分享的意願高低」來判斷,我才是窮困的?都市人窮的只剩下錢。
6.擁有土地或農機具的農民,代表「掌握生產資料」,在經濟關係中,偏屬資產階級而非無產階級,但同時自身也是勞動者,是比較沒有被異化的狀態。
7.貨幣資本大多在誰手上?農會?農會與其他金融機構間的競爭合作關係?
8.淹水:建造漂在魚塭上的房舍,類似荷蘭。
9.在學甲經歷莫拉克颱風後的一篇心得http://huck2.blogspot.com/2009/08/blog-post_747.html#more
10.當「以農立國」撞上「以企業立國」的冰山。
我曾在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看過一面星星被改為企業圖騰的美國國旗(google圖片「corporate flag」可看到),也聽一位住在美國的朋友說「美國不是個國家,是個企業綜合體。」而從農再的爭議開始,經過夏耘、到近期許多科學園區引發的污染、土地爭議,「以農立國」這樣的描述,不止一次出現在報章上或自己的腦中。但台灣的農,究竟是什麼樣的農?
農業,已經等同於農企業了嗎?農事、務農,表示一定要以商品生產的邏輯,來看待果實、葉菜與花卉嗎?土地不是生養萬物的母親,只是另一間露天的工廠,被轉為更進步的高科技園區,那是產業升級、是繁榮。水也不是生命,只是一種資源。這是兩種思維、價值、態度……的對立。
甚至對「有機」認證的法律規範成了定局,不僅反映出社會間對於農產品品質的不信任,必須以政府的監督來確保品質,也顯現充滿人情的農村社會在瓦解,以農立國成為歷史或淪為政治口號。
要如何才能阻止科技園區向農業區的擴張?我們使用各種科技產品,自己似乎也是這類環境問題的一部份,我想這問題的背後是一種文化差異、世界觀的衝突。把世界萬物都看做是資源、原料,等待被人類轉化成商品到市場交易,當這種以企業立國的思維,撞上以農立國的小島(不沈的航空母艦,也是替資本主義世界觀服務的軍事美名),就算這小島不沈,恐怕也是一片死寂。
前言
這組的訪調由郁仁、育承帶領慧岑與我拜訪蘇榮燦、李价斌、鄭慶凰、許佳琪……等許多人,增加對於台南地區農業現況的了解。訪調一開始,我們預計探詢的主題有:1.嘉南大圳的乾旱期、作物、產值。2.從三年輪灌的特色,轉為現在沒水種植雜糧的變化過程。3.水權的變化歷程,為何在圳邊卻無法用到水。4.更加了解代耕中心/代耕協會,代耕範圍廣達十幾個鄉鎮。5.成立中的有機合作社。訪調中後期,經歷八八風災,沒有完整做完這次的調查,但仍有不少收穫與心得。謝謝小黑、培慧、小非的鼓勵,將訪調收穫整理如下,敬供關心台灣農業的各位參考。
水資源
曾文越域引水計畫:該計畫中的65%為工業用水,35%民生用水。但民生用水量的估算是在人口持續增加的假設底下所設定。(工業用水則大概是依據GDP成長的目標假設來規劃。)
南科:原本是規劃作為生技產業,並沒有要做半導體。但後來變更目的再加上大煉鋼廠,用水量變得更凶;使得農業用水更少。
農地的價格:一般而言是越靠近水源,價格越好。水權的變化也影響著地價的波動。(雙期作區>一期作區>輪灌區(有地下水)>看天田)。
各種作物概況:
稻米:台17線以西,灌溉水進不來。但過去是種稻子的。七股地區,以前還有產陸稻,現在則多成為魚塭或旱作。
文旦:麻豆的產值產量可以每斤80元,一棵樹約兩百斤做概估,約16000元。
菱角;受訪者:李价斌,經營「水菱有機農場」,種植二十幾甲水田。
菱角的用水量高,是二期的作物,與稻米輪作,需常年灌溉。縣政府推行「綠標補助」,菱角田中如果有菱角鳥水稚築巢,政府會補助農民。
後續訪調的潛在主題:菱角田的分佈。菱角與稻田的用水量/水分蒸發散量。施藥功能與成效。蔬果的分類屬性,成本、產地價與市售價的關連。水稚復育區,菱角採收後的保存方式。作物生長期,與菱角農、台一線路邊攤販(銷售商)的生活步調。從菱角(高經濟作物)田到稻田,到雜糧作物之間的轉變歷史。中、大盤商是否會形成,與不同作物種類的倉儲通路特性的關連。
桑椹;受訪者:鄭慶凰,經營「尋秘桑田」休閒農園。
經營理念:打算讓農業從一級產業進入二及甚至跳到三級休閒業,甚至知識產業。縣政府施政背景:2000、2001開始的一鄉一休閒的政策,從12個鄉鎮開始推廣到很多鄉鎮,經費卻從2000多萬降到一兩百萬。
現況:目前多做旅行業戶外教學的生意,但受限於旅行業的既定運作模式。
桑椹紅酒的製作過程:採果、榨汁、補糖、發酵。
經營的三個目標:農產品含加工,特殊農產品與文化產業(發展出一支成功的商品),社區產業。
台灣的植物在冬天最多元,夏天太熱大多熱死。台灣的桑樹有兩百多種。果桑的農會收購價格從35元每台斤跌到10元。「尋秘桑田」也有參加台南休閒發展協會,台灣觀光協會。向他們申請計畫,發展包裝行程。
後續訪調的潛在主題:接觸到的桑農有多少人多少面積?下營種桑的歷史與作物變遷。
紅蘿蔔:將軍鄉的紅蘿蔔,銷售通路全掌握在冷凍廠,甚至種子也是,冷凍廠可以控制大批的人力調度。例如;若一個人種植馬鈴薯、甘薯、紅蘿蔔各一分地,一天採收一行就累死,三十個人則容易許多,類似在玩期貨。「我們都還看期貨盤。」利潤集中在冷藏與加工兩個環節上,是這產業的核心。
高樑:高樑過去種植時,要趕在颱風前採收,不好種,因為若連下三天的雨會在穗上出芽。現在已沒人種,因為採種田連續失敗好幾年。
洋香瓜:洋香瓜多是商人財團在種,C/P值(性能價格比)比較高,高經濟作物才能得到補助。洋香瓜種久了,土中菌種生物相不適合續種,因此要再換地。另外如小蕃茄與西瓜也是採輪作方式進行。
檳榔:檳榔、荖葉在台東生產,一車的價值可能高達400萬,但極耗地力,每次要移除舊土換新土 。
飼料玉米:台灣的產量占不到需求量的2%,進口一船比全台灣生產量更多。種植的利潤其實都來自政府的保價收購。台灣有六個飼料廠,玉米從產地到乾燥廠,再到鄉農會省農會,最後到飼料廠,經過四次搬運,每次都有些微耗損,存放一年之後才會出售。過去的保價收購是一斤十五元,今年(2009)又從八元降為六元。
飼料玉米大概在中秋前後種下,看農曆的八月初到八月中,約在過年時採收,曬乾。採種田去年的面積有七十公頃,需要隔離帶至少三百公尺,上風處要更寬,約五六百公尺。
台灣在20多年前開始種植,78~85年間達到高峰:兩萬三千公頃。也會和甘蔗並種,73年農地重劃之後引進農機。目前只剩六千公頃。
家庭經濟
以劉育承父親為例的飼料玉米代耕農民的成本收益概況:
收入:每期政府補助4500元,一年兩期小計9000元;契作收入每分地產量約500~700斤,以700斤、一斤50元計算,約3500元。總計約12500元。
成本:
翻耕,敖草(把野草埋入土中發酵堆肥),用曳引機兩次,每次450小計900元
夯田,把田打平,用曳引機,400元。
播種,用播種機,施肥台肥一號,同步使用播種機,一分地用兩包,加播種一共700元。
毒蟲藥,100元。
玉米種子一包2~2.5公斤,290元。(飼料玉米比青割玉米便宜,但青割玉米種給牛吃,政府補助價3500,不用採收的費用,由牛戶自行來採收。)
中耕機,翻土到畦上蓋住雜草,450元
中耕機把溝犁大,讓畦更高,穩固玉米根部,450元。(畦稜相距兩尺半)
採收機,900元。
成本共計4200元。
總計:每分地一年收入約六千元。
83年後,若休耕就不能再申請以契作種植玉米,契作一斤只剩五元。水被調往南科使用,大家休耕不必用水,這兩者間的因果關係不明。
97年因為進口糧食價格上漲,以八元鼓勵重新種作。
後續訪調的潛在主題:飼料玉米所支撐的動物量、食物哩程與飼料里程背後的能資源消耗。
漁塭:
漁塭,經濟相對於農地,魚塭價值較低,不用精緻操作,例如虱目魚、吳郭魚、烏魚。鰻魚則單價較高,風險也比較高,所需的水深淺、含氧量較少,需要大面積的水池。下雨時鰻魚會沿著水流爬上土堤,不像浮游的魚類,要等到水淹過土堤才會游出。
代耕與農機具
播種機的引進已經有十幾年,從挖土、播種、覆土到施肥都一貫化。
代耕的機具昂貴,是進入此一領域的門檻,目前以雲嘉南地區的雜糧作物為主。
作物的產量大則容易控制市場,但也要承擔較高的風險。
從事代耕的條件:需要面對幾百位農友,瞭解各農機械的運作與分佈位置,人際關係必須廣闊。
代耕中心的成員組成,類似中小企業相互協助的模式。這背景是抄襲美國大面積粗放農業的方式,但台灣做不到那規模。代耕中心約每三十公頃成立一家,進行種植、採收、乾燥等不同作業。機械化之後開始出現代耕的模式,代耕也只在機械化農作的區域出現。
代耕的科技與社會面向:日本的情況是「協同市場」,組成鄉鎮層級的農機隊,屬半公益性質,股東制的合作社,聘請專業的經理人。台南代耕協會有50多名會員,類似合作社的營利組織。在鄉下地區,協會組織具有接收資訊的功能,成員也到美國學習農機操作才回台。
Q:代耕者的土地財產。代耕者自己是否有田,與代耕土地的比例如何?
A:代耕者可能也有田,但往往面積比一般農民小很多,例如一甲與十甲的差別。例如黃郁仁代耕作30多甲地,自己擁有一甲,該地參加農會的諾麗果代耕。
後續潛在主題:台南縣/全台灣共有幾家代耕中心?代耕模式的產生與土地劃分、農地重劃的關連。代耕中心的形成背景經過。雜糧作物中的小農與農企業關係。政府的補助分配標準如何設定。
參考資料:黃郁仁。農村地方產業再生之初探─以飼料玉米產業為例。
各種權利:土地、水源
土地所有權相關子題
1.「鼎新」鼎新購併或買下許多經營不善的食品產業與畜牧場的土地與產權。2. 財力雄厚的慈善團體與基金會容易持有大面積的拍賣農地,日後以「福利設
施」等相關名義開發。 3.很多(文旦)產銷班的建築物,有許可建照、卻沒有使用執照。政府等於在變相鼓勵非法。
水權與地價
「沒水,能種什麼作物」,海風會讓稻穗變黑。
10月底開始停水到1月或2月,再開始放水。但八九月到12月是下游需水的時卻沒有水。影響下游地區的地價,一分只有二十多萬,也影響玉米的含水量與重量。上游東邊一年放水十個月,地價一分一百八十萬。
政府與農會
政府作的是控制與穩定市場,但也是在欺壓農民。
政府投資蘭花與芒果,一個廠一億元。但出口的量有限,出不去的話價格還是下跌。
農會是農民組織,又接受政府的委辦。源於接受美援的制度,日本農協時期還沒有成立信用部。
農會也是需要拿政府補助,跟著政府在喊口號,並不真正幫助農民。
後續潛在主題:
1.鄉下的農會系統與水利系統,限制農民參與戶籍所在地的農會,與場廠工會的限制,有著類似的關連性。
2.作物種類與銷售通路之關連
銷售給農會或生意人(中盤商?),價格與通路層次形成的原因,農會同時也作為剝削的中盤商角色?從合作社轉為金融機構、協助轉為控制的轉變癥結是什麼?時間點?
3.代耕、農機的資本投入,是政府的政策或農民自主的選擇?來自粗放式美國農業政策/美國大農企業,向台灣擴張的結果?是民間與政府對於土地規劃、權利的分配,創造出難以自耕的小農現況?
颱風的影響
莫拉克颱風打斷了原本的訪調計畫,九月初我們再訪問了經營魚塭的業者。田野調查的台南地區相對來說受災較輕微,受訪者表示「蚵架損失較大,原本預計中秋節採收,大量淡水讓蚵變瘦,蚵以為遇到環境危機,而大量吐出精卵,變得瘦小。設施的損失是各項成本最大的一項。有些受災戶在災後會選擇自殺,在受災戶、風險管理、債權人之間應有更完善的互助機制。」
發想與心得:
1.以水圳作為穿越線調查土地利用的變化情況。
2.故鄉的變與不變,變了仍算是「故」嗎?台北縣位在城鄉之間,樹林鎮從農業轉為工業,商業、服務業、衛星城鎮化,升格為樹林市;應該發展「台北縣大富翁」,取代台北市本位/資本主義遊戲的大富翁/獨占者遊戲。
3.「蕪菁」 :無產青年合作社 。合作社是更值得多探討的方向。
4.窮困小農不存在?數量很少?因為資本額太小無法務農,已經被市場淘汰?生活在社會邊緣,沒有在訪調間被遇見?農業(台南縣的雜糧作物)已經高度分工、中小企業化。
5.窮困的定義是以「利潤率」或「資本額」來看待?以家戶或個人為單位?若以「樂於他人分享的意願高低」來判斷,我才是窮困的?都市人窮的只剩下錢。
6.擁有土地或農機具的農民,代表「掌握生產資料」,在經濟關係中,偏屬資產階級而非無產階級,但同時自身也是勞動者,是比較沒有被異化的狀態。
7.貨幣資本大多在誰手上?農會?農會與其他金融機構間的競爭合作關係?
8.淹水:建造漂在魚塭上的房舍,類似荷蘭。
9.在學甲經歷莫拉克颱風後的一篇心得http://huck2.blogspot.com/2009/08/blog-post_747.html#more
10.當「以農立國」撞上「以企業立國」的冰山。
我曾在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看過一面星星被改為企業圖騰的美國國旗(google圖片「corporate flag」可看到),也聽一位住在美國的朋友說「美國不是個國家,是個企業綜合體。」而從農再的爭議開始,經過夏耘、到近期許多科學園區引發的污染、土地爭議,「以農立國」這樣的描述,不止一次出現在報章上或自己的腦中。但台灣的農,究竟是什麼樣的農?
農業,已經等同於農企業了嗎?農事、務農,表示一定要以商品生產的邏輯,來看待果實、葉菜與花卉嗎?土地不是生養萬物的母親,只是另一間露天的工廠,被轉為更進步的高科技園區,那是產業升級、是繁榮。水也不是生命,只是一種資源。這是兩種思維、價值、態度……的對立。
甚至對「有機」認證的法律規範成了定局,不僅反映出社會間對於農產品品質的不信任,必須以政府的監督來確保品質,也顯現充滿人情的農村社會在瓦解,以農立國成為歷史或淪為政治口號。
要如何才能阻止科技園區向農業區的擴張?我們使用各種科技產品,自己似乎也是這類環境問題的一部份,我想這問題的背後是一種文化差異、世界觀的衝突。把世界萬物都看做是資源、原料,等待被人類轉化成商品到市場交易,當這種以企業立國的思維,撞上以農立國的小島(不沈的航空母艦,也是替資本主義世界觀服務的軍事美名),就算這小島不沈,恐怕也是一片死寂。
2010年6月22日 星期二
我的小革命~重新聽磁帶卡匣音樂 20100622
那天看/聽到你用錄音帶在播放音樂,真是莫名的驚訝。
前陣子看了「太多了」這本書
在清理房間時,打算淘汰一些舊東西/雜物。
CD音響播放卡匣的功能壞了,於是錄音帶也被我列入選項,堆放在門外。
今天難得自己煮晚餐,洗碗的時候轉開收音機,是股票分析的頻道,
不想轉動旋扭去找音樂,想到可以試試看播放錄音帶。
找了張雨生、西洋情歌、凡人二重唱……。
^_^,它是好的。
於是「答案/CHYNA」伴我渡過愉快的半小時。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Ex34S3J4LU
中科、各個科學園區一期又一期的開發案,像是數也數不完。
連帶的農地滅絕,水庫水霸興建,環境問題總是環環相扣。
作為一個都市中的消費者,拒絕跟隨高科技吞噬環境的潮流,也是一種積極的行動。
回想錄音帶漸漸被淘汰的那陣子,
新購買一片又一片的CD,換聽不同的音樂與歌曲。
人的心境、能量、氛圍、質地,也跟著轉變。
回頭來看,那也是一種迫遷,像是被迫進入新的科技時代。
以小即是美的態度、適切科技的方式來生活,
錄音帶能播放音樂,足以保存數十年,伴人渡過一生,也就足夠。
「革命就在生活中的每一個選擇。」吳音寧。
前陣子看了「太多了」這本書
在清理房間時,打算淘汰一些舊東西/雜物。
CD音響播放卡匣的功能壞了,於是錄音帶也被我列入選項,堆放在門外。
今天難得自己煮晚餐,洗碗的時候轉開收音機,是股票分析的頻道,
不想轉動旋扭去找音樂,想到可以試試看播放錄音帶。
找了張雨生、西洋情歌、凡人二重唱……。
^_^,它是好的。
於是「答案/CHYNA」伴我渡過愉快的半小時。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Ex34S3J4LU
中科、各個科學園區一期又一期的開發案,像是數也數不完。
連帶的農地滅絕,水庫水霸興建,環境問題總是環環相扣。
作為一個都市中的消費者,拒絕跟隨高科技吞噬環境的潮流,也是一種積極的行動。
回想錄音帶漸漸被淘汰的那陣子,
新購買一片又一片的CD,換聽不同的音樂與歌曲。
人的心境、能量、氛圍、質地,也跟著轉變。
回頭來看,那也是一種迫遷,像是被迫進入新的科技時代。
以小即是美的態度、適切科技的方式來生活,
錄音帶能播放音樂,足以保存數十年,伴人渡過一生,也就足夠。
「革命就在生活中的每一個選擇。」吳音寧。
2010年5月18日 星期二
Permaculture:一場寧靜的革命~比爾‧默立森先生專訪
Permaculture婆媽姑舅:一場寧靜的革命~比爾‧默立森先生專訪
作者:思科特‧倫敦 Scott London
譯者:林震洋 Huck Lin
譯註:
1.這篇翻譯由google自動翻譯後進行修改編輯,對於比爾先生的姓氏,併用默立森、莫利森兩種譯法,以呼應他在森林中受到啟發而致力捍衛地球的經歷。
2.「Permaculture」一詞的翻譯,也同樣併用:婆媽姑舅、永久性農業、樸門永續設計、樸門農法、永續栽培、永續文化…等多種詞彙,希望有助於讀者從不同的角度來認識這個新的(英文)概念。
比爾‧默立森(Bill Mollison)稱呼自己是田野生物學家與浪遊教師。然而,更準確的描述則是一位發起人或始作俑者。當他在1978年出版「永久性農業之一」(Permaculture One)的時候,他也發起了一次跨越國界的土地利用運動,很多人認為這運動是極具顛覆性的,甚至堪稱為革命。
永久性農業- 永久和農業 -是一套整合式的設計理念,包含農藝、建築、園藝、生態,甚至財務管理和社區規劃。基本的做法是建立可持續的系統,讓該系統能自行供應所需,並不斷循環利用自身的廢棄物。
在研究澳洲的熱帶雨林與沙漠生態系統數十年之後,默立森發展出永續栽培的概念。他觀察各種植物自然聚集成為互助群落的現象,並利用這觀念發產出特殊的農業策略與社區規劃方法,其中的要旨是把適當的組成元素組合在一起,讓他們相輔相成而持續不墜。
如今,他的思想幾乎已經傳遍全球,並且紮根深化。永久性農業此刻正在南美洲的熱帶雨林被實踐、也在非洲喀拉哈里沙漠、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北部的極地、更在遍布北美洲的許多社區。例如美國新墨西哥州,農民利用永續栽培設計,不需借助重型機具,就把硬實密壓的污染土地轉化為樹木茂盛的花果樂園。在加州的戴維斯市,有個社區利用洗澡水、洗衣水去沖馬桶和澆灌花園。在加拿大多倫多,有建築師團隊替都市內的住宅創設一套系統,不需要依賴城市的供水管線或污水處理設施,而且每年的運作費用只需幾百美元。
雖然大多數美國人依然不曾聽聞過莫利森的事蹟,但他已經成為澳洲的國家象徵之一。他曾經被封為澳洲的「風雲人物」,並於1981年獲頒著名的美好生活獎(也被稱為另類諾貝爾獎),正是因為他致力於發展、推廣樸門永續設計。
他每年會到加州歐海市(Ojai)開授為期兩週的密集課程,課程中間的兩個午後時光,我和他相約在聖塔巴巴拉(Santa Barbara),討論這新穎的設計哲學。一位個子不高、身材圓潤的男子,滿臉白鬍子加上開懷的笑容。他是我所見過最和藹善良的人士之一,頑固而又健談,他似乎可以針對任何場合都說出一個故事——或者嚴肅的玩笑;他的評論往往是以爽朗而引人共鳴的笑聲來結尾。
* *
史考特倫敦:有位評論家曾經形容您的教誨是在「煽動」人們。
比爾莫利森:沒錯,那描述非常敏銳。我教導自力更生,這是全世界最顛覆的一回事。我教人們如何種植自己的糧食,這是令人震驚的顛覆。嗯,是的,它確實在煽動人;但這是平靜的煽動。
倫敦 :你什麼時候開始傳授樸門永續設計?
莫利森 :在70年代初,我恍然大悟,原來從來沒有人把設計應用在農業上。當我意識到這想法,全身一陣毛骨悚然,這實在太怪異了。我們經歷了7000年的農業,而我們也經歷了7000年的喪亡,一切都淪為沙漠。所以我想到:能不能遵從生態原則來建立各種系統或制度?我們知道那些原理,但我們卻不曾應用它們。生態學家從來沒有好好把生態學運用在他們的園圃裡面;建築師不曾了解建築物裡面的熱能傳輸;而物理學家居住的房子則能源系統一片混亂。我們從來沒有把我們的知識應用在我們實際的生活中,這非常奇怪。
倫敦 :這透露出當前環境問題的一些跡象。
莫利森 :確實。我記得在1967年的羅馬俱樂部報告中有讀過:「由於人口增長和對資源的過度消費,環境惡化是不可能避免的結果。」讀完那報告之後,我暗想「人類真是太愚蠢、又太破壞環境了——我們做什麼也沒用。」所以,我退出了社會。我想就遠離世俗吧,只要坐在山上,看著人類社會崩塌。
大約三個星期之後,我意識到,我必須回去、進行反抗。[笑]你知道,人要在逃逸之後,才會有再次回去的動力。
倫敦 :那也是您孕育出樸門永續設計概念的時期嗎?
莫利森:它實際上可以追溯到1959年,當時我在塔斯馬尼亞島的雨林中研究植食性有袋動物和森林更新之間的關聯。當大型有袋動物的族群數量太高時,森林生態的更新情況並不好;因此,我創設了一個簡單的系統,其中有23種木本植物,4種為優勢種,並納入兩種植食性的有袋動物。這是一個非常靈活的系統,它的基礎是各系統成員之間的互動關係,而不是各別物種的類型。有一天晚上靈光乍現,我想到我們可以建造出比那更好的系統。
那是值得紀念的天啟。這難得的開竅經驗在你我一生中並不常見,也許10年才發生一次。假如你是原住民,你的年齡將由這種經驗來定義:每一次的天啟代表你進入下一個年齡階段,不論你的實際歲數是多少。幸運的話,你一生中會經歷三次美好的天啟。
因為我是一個教育工作者,我意識到,如果我不去教授它,它不會有絲毫的流傳。於是,我開始以被動的知識(passive knowledge)為基礎,發展設計的準則,我寫了一本書叫做《永久性農業之一》(Permaculture One)。這本書受歡迎的程度簡直讓我驚駭。[笑]我收到數以千計的信件說,「你所闡明的內容,多年來也一直浮現在我的腦海」和「你讓我知道如何真正善用手邊的器物。」
倫敦:永久性農業是基於科學的原理和研究。但是,它似乎也汲取了傳統知識與原住民族的智慧。
莫利森:恩,如果我到了希臘,向一位葡萄園間的老婦人問說「為什麼你要在葡萄旁邊種植玫瑰?」她會對我說,「因為玫瑰是葡萄的醫生。假如你不種植玫瑰,葡萄就會生病。」這回答不能直接使我受益。但假如我能因此發現,玫瑰根部分泌出某些化學物質,被葡萄根系吸收,進而能驅避害蟲白粉蝨(這是以科學方式表達同一件事),就對我非常有幫助了。
傳統知識總是類似這種性質。我認識一位菲律賓男子,他永遠都會在香蕉根部附近種植四顆豆子和一株辣椒。我問他「你為什麼把辣椒跟香蕉種在一起?」他說「你難道不知道混種這些東西是天經地義的嗎?。」後來我歸結出其中的道理:豆子可以幫忙固氮,而辣椒可以防止甲蟲攻擊香蕉根部,這方法的效果極佳。
倫敦:你也將樸門農法引入依然遵循傳統耕作方式的地方。他們是否會接受你的想法?
莫利森 :我和原住民部落族人交往時有個分常巧妙的方法。例如,我到了澳洲中央沙漠,那裡的每個人幾乎都在半飢荒狀態,我說:「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給你任何協助。」然後我會撒謊說,「我不清楚接下來該怎麼做。」他們回應說「哦,一起來吧,我們會讓它成功運作的。」最後水到渠成,他們自己完成了那些事。
我記得在辛巴威的某所學校,我們之前曾做了些起頭工作;當我再次重返那校園時,到處都充滿綠意,食物環繞在四周,教室的溫度也獲得調節。我問他們:「是誰做的?」他們說「我們!」當人們為自己做出改變,他們會對此感到自豪。
倫敦:對有些人來說,尤其是原住民部落,「你可以種植自己的食物」這種觀念如同革命一般強烈。
莫利森:當你所生長的世界,讓你對土地的影響力微不足道時,你就不會想到要替自己創造資源。有什麼東西落在地上,你就吃什麼。而你的號碼(身份證字號)也同樣由那些落在地面的機構所統治。永久性農業則讓你有不同的思維,因為你可以很輕易地種植你所需要的一切。
例如:喀拉哈里沙漠的布希曼人,擁有一種稱為morama的原生豆科植物。它是多年生的,平常在地底下蔓延,等到降雨之後才會發出芽。以往布希曼人會外出採集這種植物。但是當他們被迫遷,離開自己的土地,為了騰出空間給遊憩與自然公園,就很難找到morama豆子。我問他們:「為什麼你們不在這兒種植morama?」他們說「你認為我們可以這樣做嗎?」於是,我們到園圃裡去種植豆子。在那時間點之前,他們從來沒想過要種植任何東西。他們非常驚訝自己竟然可以做出這種事。
類似的例子還有一種果樹mongongo,它生長在沙丘的頂部。事實上,布希曼人不曾在沙丘間移植過任何一棵樹。但是,我在那裡找了棵母樹,剪下枝條插在沙子裡,枝條漸漸萌芽抽葉,最後結出mongongo堅果。如今,他們隨心所欲到處種植這種果樹。
倫敦 :您曾經把現代科技化的農業稱為一種「巫術」形式。
莫利森:嗯,這它確實是一種巫術。今天在世界上的土壤科學家人數遠勝於歷史中的任何時期。但是如果我們對照土壤科學家的增加以及全球土壤的喪失;您會發現土壤科學家越多,地球喪失的土壤也越多。
我想起1947年從戰場返回家園的軍人。他們有一種小鋼罐,只要在開口處用力一折,就能噴灑出滴滴涕藥劑,軍人在房間裡到處噴,於是一隻蚊子也不剩,但是貓也一樣消失了。[笑]戰爭結束之後,有人開始在農業領域使用這些化學製品。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所使用的氣體,如今被挪用到農業上;坦克車被改裝成鐵牛車。合成肥料大舉湧上市面的部分原因,也是因為相關產業在戰爭時期傾其全力生產硝酸鹽來製造炸藥;等到戰後,他們突然發現,你可以把它添加在作物上,並獲得巨大的產量。
倫敦 :因此,從這角度來看,綠色革命其實是向土地開戰。
莫利森 :是的。各國政府依然支持這種農業,每年達到400億美元左右的規模。這些經費都沒有用來支持其他替代系統,例如有機農業或是培育土壤的農業。就連當今的中國,也採用現代化學農企業。
倫敦:我記得已故的經濟學家羅伯特‧西奧博爾德(Robert Theobald)曾經對我說「如果中國決定走上西方世界的道路,那全球的環境也就玩完了。」
莫利森:我在維也納時無意間聽到兩位「歐盟官員」在談論環境,第一位問「你認為我們還有多少時間?」另一位回答:「10年。」第一位說「您可真是樂觀。」我接著對他們倆人說:「如果中國開始發展汽車,那我們還有兩年。」
倫敦 :哪一種類型的過度消費最使你煩惱?
莫利森 :我痛恨草坪。我認為每個人在潛意識中都厭惡草坪,因為我們是草坪的奴隸。想像一下,每個星期六和星期日,有數百萬人爬上剪草機、到處繞圈圈的情景。
現在澳大利亞政府把草坪規格重新劃分成1至5英畝。週五傍晚你會看到人們下班回家,卻用整個週末在駕駛他們的小割草機。星期一早上,當你開車經過那些草坪,卻又看到所有的割草機都停放在五英畝草坪的中間,等候下一個星期五。像白痴一樣,我們用掉所有騰出的閒暇時間,來操作這些瘋狂的機器,修剪一週之後又會再次茂盛的花草。
倫敦 :永久性農業教導我們如何使用的最低度的能源來完成一項工作。
莫利森 :是的。家家戶戶都應該生產多餘的能源並回銷給公立電網。我們已經建立了幾個村莊達到這種理想——其中一、兩座建築物裝配有太陽能電板,供應給村中的60戶住家,多餘的電力回銷給網格電力公司。7年之後,你就可以賺回所有的花費然後獲得免費的電力。也有人在丹麥使用相同的構想,每個村莊都有一座風車,可以供應800戶家庭的電力需求。
倫敦 :同樣的原則好像也適用於人力能源。我注意到,你並不鼓勵人們在園圃中的進行挖掘,因為那需要消耗能源,而人力能源可以有更好的用途。
莫利森 :嗯,有些人喜歡挖東挖西。它有點像是室內的健身自行車。但我寧願把這工作留給蚯蚓那些小蟲,他們天生就是幹這行,我已經從添加覆蓋物的行動中創造美好的土壤。
倫敦 :樸門永續設計是否也適合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
莫利森 :適合。在介紹手冊中是一整個章節是關於城市的永續栽培。當我第一次去紐約,我在南布朗士區幫忙籌設一座香草農場。那兒的土地非常便宜,因為沒有電力,沒有水,沒有警察,但是有好幾噸的毒品。這個小農場逐漸擴大到供應全紐約市8%香草的的規模。整個紐約如今大約有1100座城市農場。
倫敦 :除了創設一座農場,我們還有什麼方法能幫助自己的城市存續得更久?
莫利森 :收集您屋頂的雨水。種植自己的食物。建立自己的能源系統。這些事其實都再簡單不過。自己種植食物所花的時間比你走去超級市場採買的時間更少。問問看任何有進行土壤覆蓋的有機園丁,他多少時間在覆蓋園圃,他會告訴你「每星期花個幾分鐘吧。」當你開車前往超級市場,取用購物手推車,採集你喜愛的野菜,然後再次開車回家,你已經花了一兩個小時,同時也花了不少錢。
倫敦 :雖然樸門永續設計是以科學原則為基礎,但它似乎也有很紮實的哲學或道德特性。
莫利森 :它的確具有道德特性,因為我認為不包含倫理在內的科學,是一種社會病態(sociopathology)。例如,「我會運用我所知的一切,而不管結果如何」,這種想法完全不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我不希望與那樣的科學為伍。
倫敦 :你如何描述你所開創的這件事?
莫利森 :嗯,這是一場革命。但它是那種沒人會注意到的革命。它可能很隱微不顯。可能是建築物運作地更好;也可能是您不再需要賺大錢,因為你周圍到處是食物,也沒有任何能源成本開支;或許巨額的資金被釋放到社會公眾領域,讓我們替自己提供更好的生活。
因此,這是一場革命。但是,永續文化是反政治的。這裡沒有政治人物、行政人員或神職人員存在的空間,也不存在法律。我們唯一遵從的道德倫理是:照顧地球關懷人,不斷努力實現這目的。
* *
這次專訪改編自電台節目「洞察及展望」(Insight & Outlook),由思科特倫敦主持。它也刊載於2005年夏季發行的《綠色生活》(Green Living)雜誌。
===================================================================================
中英對照稿
Permaculture:一場寧靜的革命~比爾‧默立森先生專訪http://www.scottlondon.com/interviews/mollison.html
作者:思科特‧倫敦 Scott London
譯者:林震洋 Huck Lin
譯註:
1.這篇翻譯由google自動翻譯後進行修改編輯,對於比爾先生的姓氏,併用默立森、莫利森兩種譯法,以呼應他在森林中受到啟發而致力捍衛地球的經歷。
2.「Permaculture」一詞的翻譯,也同樣併用:永久性農業、樸門永續設計、樸門農法、永續栽培、永續文化…等多種詞彙,希望有助於讀者從不同的角度來認識這個新的(英文)概念。
Bill Mollison calls himself a field biologist and itinerant teacher. But it would be more accurate to describe him as an instigator. When he published Permaculture One in 1978, he launched an international land-use movement many regard as subversive, even revolutionary.
比爾‧默立森(Bill Mollison)稱呼自己是田野生物學家與浪遊教師。然而,更準確的描述則是一位發起人或始作俑者。當他在1978年出版「永久性農業之一」(Permaculture One)的時候,他也發起了一次跨越國界的土地利用運動,很多人認為這運動是極具顛覆性的,甚至堪稱為革命。
Permaculture – from permanent and agriculture – is an integrated design philosophy that encompasses gardening, architecture, horticulture, ecology, even money management and community design. The basic approach is to create sustainable systems that provide for their own needs and recycle their waste.
永久性農業- 永久和農業 -是一套整合式的設計理念,包含農藝、建築、園藝、生態,甚至財務管理和社區規劃。基本的做法是建立可持續的系統,讓該系統能自行供應所需,並不斷循環利用自身的廢棄物。
Mollison developed permaculture after spending decades in the rainforests and deserts of Australia studying ecosystems. He observed that plants naturally group themselves in mutually beneficial communities. He used this idea to develop a different approach to agriculture and community design, one that seeks to place the right elements together so they sustain and support each other.
在研究澳洲的熱帶雨林與沙漠生態系統數十年之後,默立森發展出永續栽培的概念。他觀察各種植物自然聚集成為互助群落的現象,並利用這觀念發產出特殊的農業策略與社區規劃方法,其中的要旨是把適當的組成元素組合在一起,讓他們相輔相成而持續不墜。
Today his ideas have spread and taken root in almost every country on the globe. Permaculture is now being practiced in the rainforests of South America, in the Kalahari desert, in the arctic north of Scandinavia, and in communities all over North America. In New Mexico, for example, farmers have used permaculture to transform hard-packed dirt lots into lush gardens and tree orchards without using any heavy machinery. In Davis, California, one community uses bath and laundry water to flush toilets and irrigate gardens. In Toronto, a team of architects has created a design for an urban infill house that doesn't tap into city water or sewage infrastructure and that costs only a few hundred dollars a year to operate.
如今,他的思想幾乎已經傳遍全球,並且紮根深化。永久性農業此刻正在南美洲的熱帶雨林被實踐、也在非洲喀拉哈里沙漠、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北部的極地、更在遍布北美洲的許多社區。例如美國新墨西哥州,農民利用永續栽培設計,不需借助重型機具,就把硬實密壓的污染土地轉化為樹木茂盛的花果樂園。在加州的戴維斯市,有個社區利用洗澡水、洗衣水去沖馬桶和澆灌花園。在加拿大多倫多,有建築師團隊替都市內的住宅創設一套系統,不需要依賴城市的供水管線或污水處理設施,而且每年的運作費用只需幾百美元。
While Mollison is still unknown to most Americans, he is a national icon down under. He has been named Australia's “Man of the Year” and in 1981 he received the prestigious Right Livelihood Award, also known as the Alternative Nobel Prize, for his work developing and promoting permaculture.
雖然大多數美國人依然不曾聽聞過莫利森的事蹟,但他已經成為澳洲的國家象徵之一。他曾經被封為澳洲的「風雲人物」,並於1981年獲頒著名的美好生活獎(也被稱為另類諾貝爾獎),正是因為他致力於發展、推廣樸門永續設計。
I sat down with him to discuss his innovative design philosophy. We met over the course of two afternoons in Santa Barbara in conjunction with an intensive two-week course he teaches each year in Ojai. A short, round man with a white beard and a big smile, he is one of the most affable and good-natured people I've met. An inveterate raconteur, he seems to have a story – or a bad joke – for every occasion. His comments are often rounded out by a hearty and infectious laugh.
他每年會到加州歐海市(Ojai)開授為期兩週的密集課程,課程中間的兩個午後時光,我和他相約在聖塔巴巴拉(Santa Barbara),討論這新穎的設計哲學。一位個子不高、身材圓潤的男子,滿臉白鬍子加上開懷的笑容。他是我所見過最和藹善良的人士之一,頑固而又健談,他似乎可以針對任何場合都說出一個故事——或者嚴肅的玩笑;他的評論往往是以爽朗而引人共鳴的笑聲來結尾。
* *
Scott London: A reviewer once described your teachings as "seditious."
Bill Mollison: Yes, it was very perceptive. I teach self-reliance, the world's most subversive practice. I teach people how to grow their own food, which is shockingly subversive. So, yes, it's seditious. But it's peaceful sedition.
史考特倫敦:有位評論家曾經形容您的教誨是在「煽動」人們。
比爾莫利森:沒錯,那描述非常敏銳。我教導自力更生,這是全世界最顛覆的一回事。我教人們如何種植自己的糧食,這是令人震驚的顛覆。嗯,是的,它確實在煽動人;但這是平靜的煽動。
London : When did you begin teaching permaculture?
Mollison : In the early 1970s, it dawned on me that no one had ever applied design to agriculture. When I realized it, the hairs went up on the back of my neck. It was so strange. We'd had agriculture for 7,000 years, and we'd been losing for 7,000 years — everything was turning into desert. So I wondered, can we build systems that obey ecological principles? We know what they are, we just never apply them. Ecologists never apply good ecology to their gardens. Architects never understand the transmission of heat in buildings. And physicists live in houses with demented energy systems. It's curious that we never apply what we know to how we actually live.
倫敦 :你什麼時候開始傳授樸門永續設計?
莫利森 :在70年代初,我恍然大悟,原來從來沒有人把設計應用在農業上。當我意識到這想法,全身一陣毛骨悚然,這實在太怪異了。我們經歷了7000年的農業,而我們也經歷了7000年的喪亡,一切都淪為沙漠。所以我想到:能不能遵從生態原則來建立各種系統或制度?我們知道那些原理,但我們卻不曾應用它們。生態學家從來沒有好好把生態學運用在他們的園圃裡面;建築師不曾了解建築物裡面的熱能傳輸;而物理學家居住的房子則能源系統一片混亂。我們從來沒有把我們的知識應用在我們實際的生活中,這非常奇怪。
London : It tells us something about our curren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Mollison : It does. I remember the Club of Rome report in 1967 which said that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was inevitable due to population growth and over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After reading that, I thought, "People are so stupid and so destructive — we can do nothing for them."” So I withdrew from society. I thought I would leave and just sit on a hill and watch it collapse.
It took me about three weeks before I realized that I had to get back and fight. [Laughs] You know, you have to get out in order to want to get back in.
倫敦 :這透露出當前環境問題的一些跡象。
莫利森 :確實。我記得在1967年的羅馬俱樂部報告中有讀過:「由於人口增長和對資源的過度消費,環境惡化是不可能避免的結果。」讀完那報告之後,我暗想「人類真是太愚蠢、又太破壞環境了——我們做什麼也沒用。」所以,我退出了社會。我想就遠離世俗吧,只要坐在山上,看著人類社會崩塌。
大約三個星期之後,我意識到,我必須回去、進行反抗。[笑]你知道,人要在逃逸之後,才會有再次回去的動力。
London : Is that when the idea of permaculture was born?
Mollison : It actually goes back to 1959. I was in the Tasmanian rain forest study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browsing marsupials and forest regeneration. We weren't having a lot of success regenerating forests with a big marsupial population. So I created a simple system with 23 woody plant species, of which only four were dominant, and only two real browsing marsupials. It was a very flexible system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s of components, not types of species. It occurred to me one evening that we could build systems that worked better than that one.
That was a remarkable revelation. Ever so often in your life — perhaps once a decade — you have a revelation. If you are an aborigine, that defines your age. You only have a revelation once every age, no matter what your chronological age. If you're lucky, you have three good revelations in a lifetime.
Because I was an educator, I realized that if I didn't teach it, it wouldn't go anywhere. So I started to develop design instructions based on passive knowledge and I wrote a book about it called Permaculture One. To my horror, everybody was interested in it. [Laughs] I got thousands of letters saying, "You've articulated something that I've had in my mind for years," and "You've put something into my hands which I can use."
倫敦 :那也是您孕育出樸門永續設計概念的時期嗎?
莫利森:它實際上可以追溯到1959年,當時我在塔斯馬尼亞島的雨林中研究植食性有袋動物和森林更新之間的關聯。當大型有袋動物的族群數量太高時,森林生態的更新情況並不好;因此,我創設了一個簡單的系統,其中有23種木本植物,4種為優勢種,並納入兩種植食性的有袋動物。這是一個非常靈活的系統,它的基礎是各系統成員之間的互動關係,而不是各別物種的類型。有一天晚上靈光乍現,我想到我們可以建造出比那更好的系統。
那是值得紀念的天啟。這難得的開竅經驗在你我一生中並不常見,也許10年才發生一次。假如你是原住民,你的年齡將由這種經驗來定義:每一次的天啟代表你進入下一個年齡階段,不論你的實際歲數是多少。幸運的話,你一生中會經歷三次美好的天啟。
因為我是一個教育工作者,我意識到,如果我不去教授它,它不會有絲毫的流傳。於是,我開始以被動的知識(passive knowledge)為基礎,發展設計的準則,我寫了一本書叫做《永久性農業之一》(Permaculture One)。這本書受歡迎的程度簡直讓我驚駭。[笑]我收到數以千計的信件說,「你所闡明的內容,多年來也一直浮現在我的腦海」和「你讓我知道如何真正善用手邊的器物。」
London : Permaculture is based on scientific principles and research. But it seems to me that it also draws on traditional and indigenous folk wisdom.
Mollison : Well, if I go to an old Greek lady sitting in a vineyard and ask, "Why have you planted roses among your grapes?" she will say to me, "Because the rose is the doctor of the grape. If you don't plant roses, the grapes get ill." That doesn't do me a lot of good. But if I can find out that the rose exudes a certain root chemical that is taken up by the grape root which in turn repels the white fly (which is the scientific way of saying the same thing), then I have something very useful.
Traditional knowledge is always of that nature. I know a Filipino man who always plants a chili and four beans in the same hole as the banana root. I asked him, "Why do you plant a chili with the banana?" And he said, "Don't you know that you must always plant these things together." Well, I worked out that the beans fix the nitrogen and the chili prevents beetles from attacking the banana root. And that works very well.
倫敦:永久性農業是基於科學的原理和研究。但是,它似乎也汲取了傳統知識與原住民族的智慧。
莫利森:恩,如果我到了希臘,向一位葡萄園間的老婦人問說「為什麼你要在葡萄旁邊種植玫瑰?」她會對我說,「因為玫瑰是葡萄的醫生。假如你不種植玫瑰,葡萄就會生病。」這回答不能直接使我受益。但假如我能因此發現,玫瑰根部分泌出某些化學物質,被葡萄根系吸收,進而能驅避害蟲白粉蝨(這是以科學方式表達同一件事),就對我非常有幫助了。
傳統知識總是類似這種性質。我認識一位菲律賓男子,他永遠都會在香蕉根部附近種植四顆豆子和一株辣椒。我問他「你為什麼把辣椒跟香蕉種在一起?」他說「你難道不知道混種這些東西是天經地義的嗎?。」後來我歸結出其中的道理:豆子可以幫忙固氮,而辣椒可以防止甲蟲攻擊香蕉根部,這方法的效果極佳。
London : You have introduced permaculture in places that still rely on traditional farming practices. Have they been receptive to your ideas?
Mollison : I have a terribly tricky way of approaching indigenous tribal people. For example, I'll go to the Central Desert, where everyone is half-starved, and say, "I wonder if I can help you." And I'll lie and say, "I don't know how to do this?" And they say, "Oh, come on, we'll make it work." By the time it's done, they have done it themselves.
I remember going back to a school we started in Zimbabwe. It's green and surrounded by food. The temperature in the classroom is controlled. I asked them, "Who did this?" They said, "We did!" When people do it for themselves, they are proud of it.
倫敦:你也將樸門農法引入依然遵循傳統耕作方式的地方。他們是否會接受你的想法?
莫利森 :我和原住民部落族人交往時有個分常巧妙的方法。例如,我到了澳洲中央沙漠,那裡的每個人幾乎都在半飢荒狀態,我說:「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給你任何協助。」然後我會撒謊說,「我不清楚接下來該怎麼做。」他們回應說「哦,一起來吧,我們會讓它成功運作的。」最後水到渠成,他們自己完成了那些事。
我記得在辛巴威的某所學校,我們之前曾做了些起頭工作;當我再次重返那校園時,到處都充滿綠意,食物環繞在四周,教室的溫度也獲得調節。我問他們:「是誰做的?」他們說「我們!」當人們為自己做出改變,他們會對此感到自豪。
London : For some people — particularly indigenous tribes — the notion that you can grow your own food is revolutionary.
Mollison : When you grow up in a world where you have a very minor effect on the land, you don't think of creating resources for yourself. What falls on the ground you eat. And your numbers are governed by what falls on the ground. Permaculture allows you to think differently because you can grow everything that you need very easily.
For example, the bushmen of the Kalahari have a native bean called the morama bean. It is a perennial that grows underground and spreads out when it rains. They used to go out and collect it. But after they were pushed off their lands to make room for game and natural parks the morama bean was hard to find. I asked them, "Why don't you plant them here?" They said, "Do you think we could?" So we planted the bean in their gardens. Up to that point, they never actually thought of planting something. It stunned them that they could actually do that.
The same thing happened with the mongongo tree which grows on the top of sand dunes. They had never actually moved the tree from one dune to another. But I went and cut a branch off the mother tree and stuck it in the sand. The thing started to sprout leaves and produce mongongo nuts. Now they grow the trees wherever they want.
倫敦:對有些人來說,尤其是原住民部落,「你可以種植自己的食物」這種觀念如同革命一般強烈。
莫利森:當你所生長的世界,讓你對土地的影響力微不足道時,你就不會想到要替自己創造資源。有什麼東西落在地上,你就吃什麼。而你的號碼(身份證字號)也同樣由那些落在地面的機構所統治。永久性農業則讓你有不同的思維,因為你可以很輕易地種植你所需要的一切。
例如:喀拉哈里沙漠的布希曼人,擁有一種稱為morama的原生豆科植物。它是多年生的,平常在地底下蔓延,等到降雨之後才會發出芽。以往布希曼人會外出採集這種植物。但是當他們被迫遷,離開自己的土地,為了騰出空間給遊憩與自然公園,就很難找到morama豆子。我問他們:「為什麼你們不在這兒種植morama?」他們說「你認為我們可以這樣做嗎?」於是,我們到園圃裡去種植豆子。在那時間點之前,他們從來沒想過要種植任何東西。他們非常驚訝自己竟然可以做出這種事。
類似的例子還有一種果樹mongongo,它生長在沙丘的頂部。事實上,布希曼人不曾在沙丘間移植過任何一棵樹。但是,我在那裡找了棵母樹,剪下枝條插在沙子裡,枝條漸漸萌芽抽葉,最後結出mongongo堅果。如今,他們隨心所欲到處種植這種果樹。
London : You once described modern technological agriculture as a form of "witchcraft."
Mollison : Well, it is a sort of witchcraft. Today we have more soil scientists than at any other time in history. If you plot the rise of soil scientists against the loss of soil, you see that the more of them you have, the more soil you lose.
I remember seeing soldiers returning from the War in 1947. They had these little steel canisters with a snap-off top. When they snapped the tops off, they sprayed DDT all over the room so you never saw any more flies or mosquitoes — or cats. [Laughs] After the war, they started to use those chemicals in agriculture. The gases used by the Nazis were now developed for agriculture.。 Tanks were made into plows. Part of the reason for the huge surge in artificial fertilizer was that the industry was geared up to produce nitrates for explosives. Then they suddenly discovered you could put it on your crops and get great results.
倫敦 :您曾經把現代科技化的農業稱為一種「巫術」形式。
莫利森:嗯,這它確實是一種巫術。今天在世界上的土壤科學家人數遠勝於歷史中的任何時期。但是如果我們對照土壤科學家的增加以及全球土壤的喪失;您會發現土壤科學家越多,地球喪失的土壤也越多。
我想起1947年從戰場返回家園的軍人。他們有一種小鋼罐,只要在開口處用力一折,就能噴灑出滴滴涕藥劑,軍人在房間裡到處噴,於是一隻蚊子也不剩,但是貓也一樣消失了。[笑]戰爭結束之後,有人開始在農業領域使用這些化學製品。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所使用的氣體,如今被挪用到農業上;坦克車被改裝成鐵牛車。合成肥料大舉湧上市面的部分原因,也是因為相關產業在戰爭時期傾其全力生產硝酸鹽來製造炸藥;等到戰後,他們突然發現,你可以把它添加在作物上,並獲得巨大的產量。
London : So the green revolution was a kind of war against the land, in a manner of speaking.
Mollison : That's right. Governments still support this kind of agriculture to the tune of about $40 billion each year. None of that goes to supporting alternative systems like organic or soil-creating agriculture. Even China is adopting modern chemical agriculture now.
倫敦 :因此,從這角度來看,綠色革命其實是向土地開戰。
莫利森 :是的。各國政府依然支持這種農業,每年達到400億美元左右的規模。這些經費都沒有用來支持其他替代系統,例如有機農業或是培育土壤的農業。就連當今的中國,也採用現代化學農企業。
London : I remember the late economist Robert Theobald saying to me that if China decides to go the way of the West, the environmental ballgame is over.
Mollison : I overheard two "Eurocrats" in Vienna talking about the environment. One said, "How long do you think we've got?" The other said, "Ten years." And the first one said, "You're an optimist." So I said to them, "If China begins to develop motor vehicles, we've got two years."
倫敦:我記得已故的經濟學家羅伯特‧西奧博爾德(Robert Theobald)曾經對我說「如果中國決定走上西方世界的道路,那全球的環境也就玩完了。」
莫利森:我在維也納時無意間聽到兩位「歐盟官員」在談論環境,第一位問「你認為我們還有多少時間?」另一位回答:「10年。」第一位說「您可真是樂觀。」我接著對他們倆人說:「如果中國開始發展汽車,那我們還有兩年。」
London : What kind of overconsumption bothers you the most?
Mollison : I hate lawns. Subconsciously I think we all hate them because we're their slaves. Imagine the millions of people who get on their lawn-mowers and ride around in circles every Saturday and Sunday.
They have all these new subdivisions in Australia which are between one and five acres. You see people coming home from work on Friday, getting on their little ride-on mowers, and mowing all weekend. On Monday morning you can drive through these areas and see all these mowers halfway across the five acres, waiting for the next Friday. Like idiots, we spend all our spare time driving these crazy machines, cutting grass which is only going to grow back again next week.
倫敦 :哪一種類型的過度消費最使你煩惱?
莫利森 :我痛恨草坪。我認為每個人在潛意識中都厭惡草坪,因為我們是草坪的奴隸。想像一下,每個星期六和星期日,有數百萬人爬上剪草機、到處繞圈圈的情景。
現在澳大利亞政府把草坪規格重新劃分成1至5英畝。週五傍晚你會看到人們下班回家,卻用整個週末在駕駛他們的小割草機。星期一早上,當你開車經過那些草坪,卻又看到所有的割草機都停放在五英畝草坪的中間,等候下一個星期五。像白痴一樣,我們用掉所有騰出的閒暇時間,來操作這些瘋狂的機器,修剪一週之後又會再次茂盛的花草。
London : Permaculture teaches us how to use the minimum amount of energy needed to get a job done.
Mollison : That's right. Every house should be over-producing its energy and selling to the grid. We have built entire villages that do that – where one or two buildings hold the solar panels for all sixty homes and sell the surplus to the grid. In seven years, you can pay off all your expenses and run free. They use this same idea in Denmark. Every village there has a windmill that can fuel up to 800 homes.
倫敦 :永久性農業教導我們如何使用的最低度的能源來完成一項工作。
莫利森 :是的。家家戶戶都應該生產多餘的能源並回銷給公立電網。我們已經建立了幾個村莊達到這種理想——其中一、兩座建築物裝配有太陽能電板,供應給村中的60戶住家,多餘的電力回銷給網格電力公司。7年之後,你就可以賺回所有的花費然後獲得免費的電力。也有人在丹麥使用相同的構想,每個村莊都有一座風車,可以供應800戶家庭的電力需求。
London : The same principle probably applies to human energy as well. I noticed that you discourage digging in gardens because it requires energy that can be better used for other things.
Mollison : Well, some people like digging. It's a bit like having an exercise bike in your bedroom. But I prefer to leave it to the worms. They do a great job. I've created fantastic soil just from mulching.
倫敦 :同樣的原則好像也適用於人力能源。我注意到,你並不鼓勵人們在園圃中的進行挖掘,因為那需要消耗能源,而人力能源可以有更好的用途。
莫利森 :嗯,有些人喜歡挖東挖西。它有點像是室內的健身自行車。但我寧願把這工作留給蚯蚓那些小蟲,他們天生就是幹這行,我已經從添加覆蓋物的行動中創造美好的土壤。
London : Does permaculture apply to those of us who live in cities?
Mollison : Yes, there is a whole section in the manual about urban permaculture. When I first went to New York, I helped start a little herb-farm in the South Bronx. The land was very cheap there because there was no power, no water, no police, and there were tons of drugs. This little farm grew to supply eight percent of New York's herbs. There are now 1,100 city farms in New York.
倫敦 :樸門永續設計是否也適合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
莫利森 :適合。在介紹手冊中是一整個章節是關於城市的永續栽培。當我第一次去紐約,我在南布朗士區幫忙籌設一座香草農場。那兒的土地非常便宜,因為沒有電力,沒有水,沒有警察,但是有好幾噸的毒品。這個小農場逐漸擴大到供應全紐約市8%香草的的規模。整個紐約如今大約有1100座城市農場。
London : Short of starting a farm, what can we do to make our cities more sustainable?
Mollison : Catch the water off your roof. Grow your own food. Make your own energy. It's insanely easy to do all that. It takes you less time to grow your food than to walk down to the supermarket to buy it. Ask any good organic gardener who mulches how much time he spends on his garden and he'll say, "Oh, a few minutes every week." By the time you have taken your car and driven to the supermarket, taken your foraging-trolley and collected your wild greens, and driven back home again, you've spent a good hour or two — plus you've spent a lot of money.
倫敦 :除了創設一座農場,我們還有什麼方法能幫助自己的城市存續得更久?
莫利森 :收集您屋頂的雨水。種植自己的食物。建立自己的能源系統。這些事其實都再簡單不過。自己種植食物所花的時間比你走去超級市場採買的時間更少。問問看任何有進行土壤覆蓋的有機園丁,他多少時間在覆蓋園圃,他會告訴你「每星期花個幾分鐘吧。」當你開車前往超級市場,取用購物手推車,採集你喜愛的野菜,然後再次開車回家,你已經花了一兩個小時,同時也花了不少錢。
London : Even though permaculture is based on scientific principles, it seems to have a very strong philosophical or ethical dimension.
Mollison : There is an ethical dimension because I think science without ethics is sociopathology. To say, "I'll apply what I know regardless of the outcome" is to take absolutely no responsibility for your actions. I don't want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at sort of science.
倫敦 :雖然樸門永續設計是以科學原則為基礎,但它似乎也有很紮實的哲學或道德特性。
莫利森 :它的確具有道德特性,因為我認為不包含倫理在內的科學,是一種社會病態(sociopathology)。例如,「我會運用我所知的一切,而不管結果如何」,這種想法完全不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我不希望與那樣的科學為伍。
London : What do you think you've started?
Mollison : Well, it's a revolution. But it's the sort of revolution that no one will notice. It might get a little shadier. Buildings might function better. You might have less money to earn because your food is all around you and you don't have any energy costs. Giant amounts of money might be freed up in society so that we can provide for ourselves better.
So it's a revolution. But permaculture is anti-political. There is no room for politicians or administrators or priests. And there are no laws either. The only ethics we obey are: care of the earth, care of people, and reinvestment in those ends.
倫敦 :你如何描述你所開創的這件事?
莫利森 :嗯,這是一場革命。但它是那種沒人會注意到的革命。它可能很隱微不顯。可能是建築物運作地更好;也可能是您不再需要賺大錢,因為你周圍到處是食物,也沒有任何能源成本開支;或許巨額的資金被釋放到社會公眾領域,讓我們替自己提供更好的生活。
因此,這是一場革命。但是,永續文化是反政治的。這裡沒有政治人物、行政人員或神職人員存在的空間,也不存在法律。我們唯一遵從的道德倫理是:照顧地球關懷人,不斷努力實現這目的。
This interview was adapted from the radio series Insight & Outlook , hosted by Scott London . It appeared in the Summer 2005 issue of Green Living magazine.
這次專訪改編自電台節目「洞察及展望」(Insight & Outlook),由思科特倫敦主持。它也刊載於2005年夏季發行的《綠色生活》(Green Living)雜誌。
作者:思科特‧倫敦 Scott London
譯者:林震洋 Huck Lin
譯註:
1.這篇翻譯由google自動翻譯後進行修改編輯,對於比爾先生的姓氏,併用默立森、莫利森兩種譯法,以呼應他在森林中受到啟發而致力捍衛地球的經歷。
2.「Permaculture」一詞的翻譯,也同樣併用:婆媽姑舅、永久性農業、樸門永續設計、樸門農法、永續栽培、永續文化…等多種詞彙,希望有助於讀者從不同的角度來認識這個新的(英文)概念。
比爾‧默立森(Bill Mollison)稱呼自己是田野生物學家與浪遊教師。然而,更準確的描述則是一位發起人或始作俑者。當他在1978年出版「永久性農業之一」(Permaculture One)的時候,他也發起了一次跨越國界的土地利用運動,很多人認為這運動是極具顛覆性的,甚至堪稱為革命。
永久性農業- 永久和農業 -是一套整合式的設計理念,包含農藝、建築、園藝、生態,甚至財務管理和社區規劃。基本的做法是建立可持續的系統,讓該系統能自行供應所需,並不斷循環利用自身的廢棄物。
在研究澳洲的熱帶雨林與沙漠生態系統數十年之後,默立森發展出永續栽培的概念。他觀察各種植物自然聚集成為互助群落的現象,並利用這觀念發產出特殊的農業策略與社區規劃方法,其中的要旨是把適當的組成元素組合在一起,讓他們相輔相成而持續不墜。
如今,他的思想幾乎已經傳遍全球,並且紮根深化。永久性農業此刻正在南美洲的熱帶雨林被實踐、也在非洲喀拉哈里沙漠、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北部的極地、更在遍布北美洲的許多社區。例如美國新墨西哥州,農民利用永續栽培設計,不需借助重型機具,就把硬實密壓的污染土地轉化為樹木茂盛的花果樂園。在加州的戴維斯市,有個社區利用洗澡水、洗衣水去沖馬桶和澆灌花園。在加拿大多倫多,有建築師團隊替都市內的住宅創設一套系統,不需要依賴城市的供水管線或污水處理設施,而且每年的運作費用只需幾百美元。
雖然大多數美國人依然不曾聽聞過莫利森的事蹟,但他已經成為澳洲的國家象徵之一。他曾經被封為澳洲的「風雲人物」,並於1981年獲頒著名的美好生活獎(也被稱為另類諾貝爾獎),正是因為他致力於發展、推廣樸門永續設計。
他每年會到加州歐海市(Ojai)開授為期兩週的密集課程,課程中間的兩個午後時光,我和他相約在聖塔巴巴拉(Santa Barbara),討論這新穎的設計哲學。一位個子不高、身材圓潤的男子,滿臉白鬍子加上開懷的笑容。他是我所見過最和藹善良的人士之一,頑固而又健談,他似乎可以針對任何場合都說出一個故事——或者嚴肅的玩笑;他的評論往往是以爽朗而引人共鳴的笑聲來結尾。
* *
史考特倫敦:有位評論家曾經形容您的教誨是在「煽動」人們。
比爾莫利森:沒錯,那描述非常敏銳。我教導自力更生,這是全世界最顛覆的一回事。我教人們如何種植自己的糧食,這是令人震驚的顛覆。嗯,是的,它確實在煽動人;但這是平靜的煽動。
倫敦 :你什麼時候開始傳授樸門永續設計?
莫利森 :在70年代初,我恍然大悟,原來從來沒有人把設計應用在農業上。當我意識到這想法,全身一陣毛骨悚然,這實在太怪異了。我們經歷了7000年的農業,而我們也經歷了7000年的喪亡,一切都淪為沙漠。所以我想到:能不能遵從生態原則來建立各種系統或制度?我們知道那些原理,但我們卻不曾應用它們。生態學家從來沒有好好把生態學運用在他們的園圃裡面;建築師不曾了解建築物裡面的熱能傳輸;而物理學家居住的房子則能源系統一片混亂。我們從來沒有把我們的知識應用在我們實際的生活中,這非常奇怪。
倫敦 :這透露出當前環境問題的一些跡象。
莫利森 :確實。我記得在1967年的羅馬俱樂部報告中有讀過:「由於人口增長和對資源的過度消費,環境惡化是不可能避免的結果。」讀完那報告之後,我暗想「人類真是太愚蠢、又太破壞環境了——我們做什麼也沒用。」所以,我退出了社會。我想就遠離世俗吧,只要坐在山上,看著人類社會崩塌。
大約三個星期之後,我意識到,我必須回去、進行反抗。[笑]你知道,人要在逃逸之後,才會有再次回去的動力。
倫敦 :那也是您孕育出樸門永續設計概念的時期嗎?
莫利森:它實際上可以追溯到1959年,當時我在塔斯馬尼亞島的雨林中研究植食性有袋動物和森林更新之間的關聯。當大型有袋動物的族群數量太高時,森林生態的更新情況並不好;因此,我創設了一個簡單的系統,其中有23種木本植物,4種為優勢種,並納入兩種植食性的有袋動物。這是一個非常靈活的系統,它的基礎是各系統成員之間的互動關係,而不是各別物種的類型。有一天晚上靈光乍現,我想到我們可以建造出比那更好的系統。
那是值得紀念的天啟。這難得的開竅經驗在你我一生中並不常見,也許10年才發生一次。假如你是原住民,你的年齡將由這種經驗來定義:每一次的天啟代表你進入下一個年齡階段,不論你的實際歲數是多少。幸運的話,你一生中會經歷三次美好的天啟。
因為我是一個教育工作者,我意識到,如果我不去教授它,它不會有絲毫的流傳。於是,我開始以被動的知識(passive knowledge)為基礎,發展設計的準則,我寫了一本書叫做《永久性農業之一》(Permaculture One)。這本書受歡迎的程度簡直讓我驚駭。[笑]我收到數以千計的信件說,「你所闡明的內容,多年來也一直浮現在我的腦海」和「你讓我知道如何真正善用手邊的器物。」
倫敦:永久性農業是基於科學的原理和研究。但是,它似乎也汲取了傳統知識與原住民族的智慧。
莫利森:恩,如果我到了希臘,向一位葡萄園間的老婦人問說「為什麼你要在葡萄旁邊種植玫瑰?」她會對我說,「因為玫瑰是葡萄的醫生。假如你不種植玫瑰,葡萄就會生病。」這回答不能直接使我受益。但假如我能因此發現,玫瑰根部分泌出某些化學物質,被葡萄根系吸收,進而能驅避害蟲白粉蝨(這是以科學方式表達同一件事),就對我非常有幫助了。
傳統知識總是類似這種性質。我認識一位菲律賓男子,他永遠都會在香蕉根部附近種植四顆豆子和一株辣椒。我問他「你為什麼把辣椒跟香蕉種在一起?」他說「你難道不知道混種這些東西是天經地義的嗎?。」後來我歸結出其中的道理:豆子可以幫忙固氮,而辣椒可以防止甲蟲攻擊香蕉根部,這方法的效果極佳。
倫敦:你也將樸門農法引入依然遵循傳統耕作方式的地方。他們是否會接受你的想法?
莫利森 :我和原住民部落族人交往時有個分常巧妙的方法。例如,我到了澳洲中央沙漠,那裡的每個人幾乎都在半飢荒狀態,我說:「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給你任何協助。」然後我會撒謊說,「我不清楚接下來該怎麼做。」他們回應說「哦,一起來吧,我們會讓它成功運作的。」最後水到渠成,他們自己完成了那些事。
我記得在辛巴威的某所學校,我們之前曾做了些起頭工作;當我再次重返那校園時,到處都充滿綠意,食物環繞在四周,教室的溫度也獲得調節。我問他們:「是誰做的?」他們說「我們!」當人們為自己做出改變,他們會對此感到自豪。
倫敦:對有些人來說,尤其是原住民部落,「你可以種植自己的食物」這種觀念如同革命一般強烈。
莫利森:當你所生長的世界,讓你對土地的影響力微不足道時,你就不會想到要替自己創造資源。有什麼東西落在地上,你就吃什麼。而你的號碼(身份證字號)也同樣由那些落在地面的機構所統治。永久性農業則讓你有不同的思維,因為你可以很輕易地種植你所需要的一切。
例如:喀拉哈里沙漠的布希曼人,擁有一種稱為morama的原生豆科植物。它是多年生的,平常在地底下蔓延,等到降雨之後才會發出芽。以往布希曼人會外出採集這種植物。但是當他們被迫遷,離開自己的土地,為了騰出空間給遊憩與自然公園,就很難找到morama豆子。我問他們:「為什麼你們不在這兒種植morama?」他們說「你認為我們可以這樣做嗎?」於是,我們到園圃裡去種植豆子。在那時間點之前,他們從來沒想過要種植任何東西。他們非常驚訝自己竟然可以做出這種事。
類似的例子還有一種果樹mongongo,它生長在沙丘的頂部。事實上,布希曼人不曾在沙丘間移植過任何一棵樹。但是,我在那裡找了棵母樹,剪下枝條插在沙子裡,枝條漸漸萌芽抽葉,最後結出mongongo堅果。如今,他們隨心所欲到處種植這種果樹。
倫敦 :您曾經把現代科技化的農業稱為一種「巫術」形式。
莫利森:嗯,這它確實是一種巫術。今天在世界上的土壤科學家人數遠勝於歷史中的任何時期。但是如果我們對照土壤科學家的增加以及全球土壤的喪失;您會發現土壤科學家越多,地球喪失的土壤也越多。
我想起1947年從戰場返回家園的軍人。他們有一種小鋼罐,只要在開口處用力一折,就能噴灑出滴滴涕藥劑,軍人在房間裡到處噴,於是一隻蚊子也不剩,但是貓也一樣消失了。[笑]戰爭結束之後,有人開始在農業領域使用這些化學製品。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所使用的氣體,如今被挪用到農業上;坦克車被改裝成鐵牛車。合成肥料大舉湧上市面的部分原因,也是因為相關產業在戰爭時期傾其全力生產硝酸鹽來製造炸藥;等到戰後,他們突然發現,你可以把它添加在作物上,並獲得巨大的產量。
倫敦 :因此,從這角度來看,綠色革命其實是向土地開戰。
莫利森 :是的。各國政府依然支持這種農業,每年達到400億美元左右的規模。這些經費都沒有用來支持其他替代系統,例如有機農業或是培育土壤的農業。就連當今的中國,也採用現代化學農企業。
倫敦:我記得已故的經濟學家羅伯特‧西奧博爾德(Robert Theobald)曾經對我說「如果中國決定走上西方世界的道路,那全球的環境也就玩完了。」
莫利森:我在維也納時無意間聽到兩位「歐盟官員」在談論環境,第一位問「你認為我們還有多少時間?」另一位回答:「10年。」第一位說「您可真是樂觀。」我接著對他們倆人說:「如果中國開始發展汽車,那我們還有兩年。」
倫敦 :哪一種類型的過度消費最使你煩惱?
莫利森 :我痛恨草坪。我認為每個人在潛意識中都厭惡草坪,因為我們是草坪的奴隸。想像一下,每個星期六和星期日,有數百萬人爬上剪草機、到處繞圈圈的情景。
現在澳大利亞政府把草坪規格重新劃分成1至5英畝。週五傍晚你會看到人們下班回家,卻用整個週末在駕駛他們的小割草機。星期一早上,當你開車經過那些草坪,卻又看到所有的割草機都停放在五英畝草坪的中間,等候下一個星期五。像白痴一樣,我們用掉所有騰出的閒暇時間,來操作這些瘋狂的機器,修剪一週之後又會再次茂盛的花草。
倫敦 :永久性農業教導我們如何使用的最低度的能源來完成一項工作。
莫利森 :是的。家家戶戶都應該生產多餘的能源並回銷給公立電網。我們已經建立了幾個村莊達到這種理想——其中一、兩座建築物裝配有太陽能電板,供應給村中的60戶住家,多餘的電力回銷給網格電力公司。7年之後,你就可以賺回所有的花費然後獲得免費的電力。也有人在丹麥使用相同的構想,每個村莊都有一座風車,可以供應800戶家庭的電力需求。
倫敦 :同樣的原則好像也適用於人力能源。我注意到,你並不鼓勵人們在園圃中的進行挖掘,因為那需要消耗能源,而人力能源可以有更好的用途。
莫利森 :嗯,有些人喜歡挖東挖西。它有點像是室內的健身自行車。但我寧願把這工作留給蚯蚓那些小蟲,他們天生就是幹這行,我已經從添加覆蓋物的行動中創造美好的土壤。
倫敦 :樸門永續設計是否也適合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
莫利森 :適合。在介紹手冊中是一整個章節是關於城市的永續栽培。當我第一次去紐約,我在南布朗士區幫忙籌設一座香草農場。那兒的土地非常便宜,因為沒有電力,沒有水,沒有警察,但是有好幾噸的毒品。這個小農場逐漸擴大到供應全紐約市8%香草的的規模。整個紐約如今大約有1100座城市農場。
倫敦 :除了創設一座農場,我們還有什麼方法能幫助自己的城市存續得更久?
莫利森 :收集您屋頂的雨水。種植自己的食物。建立自己的能源系統。這些事其實都再簡單不過。自己種植食物所花的時間比你走去超級市場採買的時間更少。問問看任何有進行土壤覆蓋的有機園丁,他多少時間在覆蓋園圃,他會告訴你「每星期花個幾分鐘吧。」當你開車前往超級市場,取用購物手推車,採集你喜愛的野菜,然後再次開車回家,你已經花了一兩個小時,同時也花了不少錢。
倫敦 :雖然樸門永續設計是以科學原則為基礎,但它似乎也有很紮實的哲學或道德特性。
莫利森 :它的確具有道德特性,因為我認為不包含倫理在內的科學,是一種社會病態(sociopathology)。例如,「我會運用我所知的一切,而不管結果如何」,這種想法完全不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我不希望與那樣的科學為伍。
倫敦 :你如何描述你所開創的這件事?
莫利森 :嗯,這是一場革命。但它是那種沒人會注意到的革命。它可能很隱微不顯。可能是建築物運作地更好;也可能是您不再需要賺大錢,因為你周圍到處是食物,也沒有任何能源成本開支;或許巨額的資金被釋放到社會公眾領域,讓我們替自己提供更好的生活。
因此,這是一場革命。但是,永續文化是反政治的。這裡沒有政治人物、行政人員或神職人員存在的空間,也不存在法律。我們唯一遵從的道德倫理是:照顧地球關懷人,不斷努力實現這目的。
* *
這次專訪改編自電台節目「洞察及展望」(Insight & Outlook),由思科特倫敦主持。它也刊載於2005年夏季發行的《綠色生活》(Green Living)雜誌。
===================================================================================
中英對照稿
Permaculture:一場寧靜的革命~比爾‧默立森先生專訪http://www.scottlondon.com/interviews/mollison.html
作者:思科特‧倫敦 Scott London
譯者:林震洋 Huck Lin
譯註:
1.這篇翻譯由google自動翻譯後進行修改編輯,對於比爾先生的姓氏,併用默立森、莫利森兩種譯法,以呼應他在森林中受到啟發而致力捍衛地球的經歷。
2.「Permaculture」一詞的翻譯,也同樣併用:永久性農業、樸門永續設計、樸門農法、永續栽培、永續文化…等多種詞彙,希望有助於讀者從不同的角度來認識這個新的(英文)概念。
Bill Mollison calls himself a field biologist and itinerant teacher. But it would be more accurate to describe him as an instigator. When he published Permaculture One in 1978, he launched an international land-use movement many regard as subversive, even revolutionary.
比爾‧默立森(Bill Mollison)稱呼自己是田野生物學家與浪遊教師。然而,更準確的描述則是一位發起人或始作俑者。當他在1978年出版「永久性農業之一」(Permaculture One)的時候,他也發起了一次跨越國界的土地利用運動,很多人認為這運動是極具顛覆性的,甚至堪稱為革命。
Permaculture – from permanent and agriculture – is an integrated design philosophy that encompasses gardening, architecture, horticulture, ecology, even money management and community design. The basic approach is to create sustainable systems that provide for their own needs and recycle their waste.
永久性農業- 永久和農業 -是一套整合式的設計理念,包含農藝、建築、園藝、生態,甚至財務管理和社區規劃。基本的做法是建立可持續的系統,讓該系統能自行供應所需,並不斷循環利用自身的廢棄物。
Mollison developed permaculture after spending decades in the rainforests and deserts of Australia studying ecosystems. He observed that plants naturally group themselves in mutually beneficial communities. He used this idea to develop a different approach to agriculture and community design, one that seeks to place the right elements together so they sustain and support each other.
在研究澳洲的熱帶雨林與沙漠生態系統數十年之後,默立森發展出永續栽培的概念。他觀察各種植物自然聚集成為互助群落的現象,並利用這觀念發產出特殊的農業策略與社區規劃方法,其中的要旨是把適當的組成元素組合在一起,讓他們相輔相成而持續不墜。
Today his ideas have spread and taken root in almost every country on the globe. Permaculture is now being practiced in the rainforests of South America, in the Kalahari desert, in the arctic north of Scandinavia, and in communities all over North America. In New Mexico, for example, farmers have used permaculture to transform hard-packed dirt lots into lush gardens and tree orchards without using any heavy machinery. In Davis, California, one community uses bath and laundry water to flush toilets and irrigate gardens. In Toronto, a team of architects has created a design for an urban infill house that doesn't tap into city water or sewage infrastructure and that costs only a few hundred dollars a year to operate.
如今,他的思想幾乎已經傳遍全球,並且紮根深化。永久性農業此刻正在南美洲的熱帶雨林被實踐、也在非洲喀拉哈里沙漠、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北部的極地、更在遍布北美洲的許多社區。例如美國新墨西哥州,農民利用永續栽培設計,不需借助重型機具,就把硬實密壓的污染土地轉化為樹木茂盛的花果樂園。在加州的戴維斯市,有個社區利用洗澡水、洗衣水去沖馬桶和澆灌花園。在加拿大多倫多,有建築師團隊替都市內的住宅創設一套系統,不需要依賴城市的供水管線或污水處理設施,而且每年的運作費用只需幾百美元。
While Mollison is still unknown to most Americans, he is a national icon down under. He has been named Australia's “Man of the Year” and in 1981 he received the prestigious Right Livelihood Award, also known as the Alternative Nobel Prize, for his work developing and promoting permaculture.
雖然大多數美國人依然不曾聽聞過莫利森的事蹟,但他已經成為澳洲的國家象徵之一。他曾經被封為澳洲的「風雲人物」,並於1981年獲頒著名的美好生活獎(也被稱為另類諾貝爾獎),正是因為他致力於發展、推廣樸門永續設計。
I sat down with him to discuss his innovative design philosophy. We met over the course of two afternoons in Santa Barbara in conjunction with an intensive two-week course he teaches each year in Ojai. A short, round man with a white beard and a big smile, he is one of the most affable and good-natured people I've met. An inveterate raconteur, he seems to have a story – or a bad joke – for every occasion. His comments are often rounded out by a hearty and infectious laugh.
他每年會到加州歐海市(Ojai)開授為期兩週的密集課程,課程中間的兩個午後時光,我和他相約在聖塔巴巴拉(Santa Barbara),討論這新穎的設計哲學。一位個子不高、身材圓潤的男子,滿臉白鬍子加上開懷的笑容。他是我所見過最和藹善良的人士之一,頑固而又健談,他似乎可以針對任何場合都說出一個故事——或者嚴肅的玩笑;他的評論往往是以爽朗而引人共鳴的笑聲來結尾。
* *
Scott London: A reviewer once described your teachings as "seditious."
Bill Mollison: Yes, it was very perceptive. I teach self-reliance, the world's most subversive practice. I teach people how to grow their own food, which is shockingly subversive. So, yes, it's seditious. But it's peaceful sedition.
史考特倫敦:有位評論家曾經形容您的教誨是在「煽動」人們。
比爾莫利森:沒錯,那描述非常敏銳。我教導自力更生,這是全世界最顛覆的一回事。我教人們如何種植自己的糧食,這是令人震驚的顛覆。嗯,是的,它確實在煽動人;但這是平靜的煽動。
London : When did you begin teaching permaculture?
Mollison : In the early 1970s, it dawned on me that no one had ever applied design to agriculture. When I realized it, the hairs went up on the back of my neck. It was so strange. We'd had agriculture for 7,000 years, and we'd been losing for 7,000 years — everything was turning into desert. So I wondered, can we build systems that obey ecological principles? We know what they are, we just never apply them. Ecologists never apply good ecology to their gardens. Architects never understand the transmission of heat in buildings. And physicists live in houses with demented energy systems. It's curious that we never apply what we know to how we actually live.
倫敦 :你什麼時候開始傳授樸門永續設計?
莫利森 :在70年代初,我恍然大悟,原來從來沒有人把設計應用在農業上。當我意識到這想法,全身一陣毛骨悚然,這實在太怪異了。我們經歷了7000年的農業,而我們也經歷了7000年的喪亡,一切都淪為沙漠。所以我想到:能不能遵從生態原則來建立各種系統或制度?我們知道那些原理,但我們卻不曾應用它們。生態學家從來沒有好好把生態學運用在他們的園圃裡面;建築師不曾了解建築物裡面的熱能傳輸;而物理學家居住的房子則能源系統一片混亂。我們從來沒有把我們的知識應用在我們實際的生活中,這非常奇怪。
London : It tells us something about our curren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Mollison : It does. I remember the Club of Rome report in 1967 which said that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was inevitable due to population growth and over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After reading that, I thought, "People are so stupid and so destructive — we can do nothing for them."” So I withdrew from society. I thought I would leave and just sit on a hill and watch it collapse.
It took me about three weeks before I realized that I had to get back and fight. [Laughs] You know, you have to get out in order to want to get back in.
倫敦 :這透露出當前環境問題的一些跡象。
莫利森 :確實。我記得在1967年的羅馬俱樂部報告中有讀過:「由於人口增長和對資源的過度消費,環境惡化是不可能避免的結果。」讀完那報告之後,我暗想「人類真是太愚蠢、又太破壞環境了——我們做什麼也沒用。」所以,我退出了社會。我想就遠離世俗吧,只要坐在山上,看著人類社會崩塌。
大約三個星期之後,我意識到,我必須回去、進行反抗。[笑]你知道,人要在逃逸之後,才會有再次回去的動力。
London : Is that when the idea of permaculture was born?
Mollison : It actually goes back to 1959. I was in the Tasmanian rain forest study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browsing marsupials and forest regeneration. We weren't having a lot of success regenerating forests with a big marsupial population. So I created a simple system with 23 woody plant species, of which only four were dominant, and only two real browsing marsupials. It was a very flexible system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s of components, not types of species. It occurred to me one evening that we could build systems that worked better than that one.
That was a remarkable revelation. Ever so often in your life — perhaps once a decade — you have a revelation. If you are an aborigine, that defines your age. You only have a revelation once every age, no matter what your chronological age. If you're lucky, you have three good revelations in a lifetime.
Because I was an educator, I realized that if I didn't teach it, it wouldn't go anywhere. So I started to develop design instructions based on passive knowledge and I wrote a book about it called Permaculture One. To my horror, everybody was interested in it. [Laughs] I got thousands of letters saying, "You've articulated something that I've had in my mind for years," and "You've put something into my hands which I can use."
倫敦 :那也是您孕育出樸門永續設計概念的時期嗎?
莫利森:它實際上可以追溯到1959年,當時我在塔斯馬尼亞島的雨林中研究植食性有袋動物和森林更新之間的關聯。當大型有袋動物的族群數量太高時,森林生態的更新情況並不好;因此,我創設了一個簡單的系統,其中有23種木本植物,4種為優勢種,並納入兩種植食性的有袋動物。這是一個非常靈活的系統,它的基礎是各系統成員之間的互動關係,而不是各別物種的類型。有一天晚上靈光乍現,我想到我們可以建造出比那更好的系統。
那是值得紀念的天啟。這難得的開竅經驗在你我一生中並不常見,也許10年才發生一次。假如你是原住民,你的年齡將由這種經驗來定義:每一次的天啟代表你進入下一個年齡階段,不論你的實際歲數是多少。幸運的話,你一生中會經歷三次美好的天啟。
因為我是一個教育工作者,我意識到,如果我不去教授它,它不會有絲毫的流傳。於是,我開始以被動的知識(passive knowledge)為基礎,發展設計的準則,我寫了一本書叫做《永久性農業之一》(Permaculture One)。這本書受歡迎的程度簡直讓我驚駭。[笑]我收到數以千計的信件說,「你所闡明的內容,多年來也一直浮現在我的腦海」和「你讓我知道如何真正善用手邊的器物。」
London : Permaculture is based on scientific principles and research. But it seems to me that it also draws on traditional and indigenous folk wisdom.
Mollison : Well, if I go to an old Greek lady sitting in a vineyard and ask, "Why have you planted roses among your grapes?" she will say to me, "Because the rose is the doctor of the grape. If you don't plant roses, the grapes get ill." That doesn't do me a lot of good. But if I can find out that the rose exudes a certain root chemical that is taken up by the grape root which in turn repels the white fly (which is the scientific way of saying the same thing), then I have something very useful.
Traditional knowledge is always of that nature. I know a Filipino man who always plants a chili and four beans in the same hole as the banana root. I asked him, "Why do you plant a chili with the banana?" And he said, "Don't you know that you must always plant these things together." Well, I worked out that the beans fix the nitrogen and the chili prevents beetles from attacking the banana root. And that works very well.
倫敦:永久性農業是基於科學的原理和研究。但是,它似乎也汲取了傳統知識與原住民族的智慧。
莫利森:恩,如果我到了希臘,向一位葡萄園間的老婦人問說「為什麼你要在葡萄旁邊種植玫瑰?」她會對我說,「因為玫瑰是葡萄的醫生。假如你不種植玫瑰,葡萄就會生病。」這回答不能直接使我受益。但假如我能因此發現,玫瑰根部分泌出某些化學物質,被葡萄根系吸收,進而能驅避害蟲白粉蝨(這是以科學方式表達同一件事),就對我非常有幫助了。
傳統知識總是類似這種性質。我認識一位菲律賓男子,他永遠都會在香蕉根部附近種植四顆豆子和一株辣椒。我問他「你為什麼把辣椒跟香蕉種在一起?」他說「你難道不知道混種這些東西是天經地義的嗎?。」後來我歸結出其中的道理:豆子可以幫忙固氮,而辣椒可以防止甲蟲攻擊香蕉根部,這方法的效果極佳。
London : You have introduced permaculture in places that still rely on traditional farming practices. Have they been receptive to your ideas?
Mollison : I have a terribly tricky way of approaching indigenous tribal people. For example, I'll go to the Central Desert, where everyone is half-starved, and say, "I wonder if I can help you." And I'll lie and say, "I don't know how to do this?" And they say, "Oh, come on, we'll make it work." By the time it's done, they have done it themselves.
I remember going back to a school we started in Zimbabwe. It's green and surrounded by food. The temperature in the classroom is controlled. I asked them, "Who did this?" They said, "We did!" When people do it for themselves, they are proud of it.
倫敦:你也將樸門農法引入依然遵循傳統耕作方式的地方。他們是否會接受你的想法?
莫利森 :我和原住民部落族人交往時有個分常巧妙的方法。例如,我到了澳洲中央沙漠,那裡的每個人幾乎都在半飢荒狀態,我說:「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給你任何協助。」然後我會撒謊說,「我不清楚接下來該怎麼做。」他們回應說「哦,一起來吧,我們會讓它成功運作的。」最後水到渠成,他們自己完成了那些事。
我記得在辛巴威的某所學校,我們之前曾做了些起頭工作;當我再次重返那校園時,到處都充滿綠意,食物環繞在四周,教室的溫度也獲得調節。我問他們:「是誰做的?」他們說「我們!」當人們為自己做出改變,他們會對此感到自豪。
London : For some people — particularly indigenous tribes — the notion that you can grow your own food is revolutionary.
Mollison : When you grow up in a world where you have a very minor effect on the land, you don't think of creating resources for yourself. What falls on the ground you eat. And your numbers are governed by what falls on the ground. Permaculture allows you to think differently because you can grow everything that you need very easily.
For example, the bushmen of the Kalahari have a native bean called the morama bean. It is a perennial that grows underground and spreads out when it rains. They used to go out and collect it. But after they were pushed off their lands to make room for game and natural parks the morama bean was hard to find. I asked them, "Why don't you plant them here?" They said, "Do you think we could?" So we planted the bean in their gardens. Up to that point, they never actually thought of planting something. It stunned them that they could actually do that.
The same thing happened with the mongongo tree which grows on the top of sand dunes. They had never actually moved the tree from one dune to another. But I went and cut a branch off the mother tree and stuck it in the sand. The thing started to sprout leaves and produce mongongo nuts. Now they grow the trees wherever they want.
倫敦:對有些人來說,尤其是原住民部落,「你可以種植自己的食物」這種觀念如同革命一般強烈。
莫利森:當你所生長的世界,讓你對土地的影響力微不足道時,你就不會想到要替自己創造資源。有什麼東西落在地上,你就吃什麼。而你的號碼(身份證字號)也同樣由那些落在地面的機構所統治。永久性農業則讓你有不同的思維,因為你可以很輕易地種植你所需要的一切。
例如:喀拉哈里沙漠的布希曼人,擁有一種稱為morama的原生豆科植物。它是多年生的,平常在地底下蔓延,等到降雨之後才會發出芽。以往布希曼人會外出採集這種植物。但是當他們被迫遷,離開自己的土地,為了騰出空間給遊憩與自然公園,就很難找到morama豆子。我問他們:「為什麼你們不在這兒種植morama?」他們說「你認為我們可以這樣做嗎?」於是,我們到園圃裡去種植豆子。在那時間點之前,他們從來沒想過要種植任何東西。他們非常驚訝自己竟然可以做出這種事。
類似的例子還有一種果樹mongongo,它生長在沙丘的頂部。事實上,布希曼人不曾在沙丘間移植過任何一棵樹。但是,我在那裡找了棵母樹,剪下枝條插在沙子裡,枝條漸漸萌芽抽葉,最後結出mongongo堅果。如今,他們隨心所欲到處種植這種果樹。
London : You once described modern technological agriculture as a form of "witchcraft."
Mollison : Well, it is a sort of witchcraft. Today we have more soil scientists than at any other time in history. If you plot the rise of soil scientists against the loss of soil, you see that the more of them you have, the more soil you lose.
I remember seeing soldiers returning from the War in 1947. They had these little steel canisters with a snap-off top. When they snapped the tops off, they sprayed DDT all over the room so you never saw any more flies or mosquitoes — or cats. [Laughs] After the war, they started to use those chemicals in agriculture. The gases used by the Nazis were now developed for agriculture.。 Tanks were made into plows. Part of the reason for the huge surge in artificial fertilizer was that the industry was geared up to produce nitrates for explosives. Then they suddenly discovered you could put it on your crops and get great results.
倫敦 :您曾經把現代科技化的農業稱為一種「巫術」形式。
莫利森:嗯,這它確實是一種巫術。今天在世界上的土壤科學家人數遠勝於歷史中的任何時期。但是如果我們對照土壤科學家的增加以及全球土壤的喪失;您會發現土壤科學家越多,地球喪失的土壤也越多。
我想起1947年從戰場返回家園的軍人。他們有一種小鋼罐,只要在開口處用力一折,就能噴灑出滴滴涕藥劑,軍人在房間裡到處噴,於是一隻蚊子也不剩,但是貓也一樣消失了。[笑]戰爭結束之後,有人開始在農業領域使用這些化學製品。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所使用的氣體,如今被挪用到農業上;坦克車被改裝成鐵牛車。合成肥料大舉湧上市面的部分原因,也是因為相關產業在戰爭時期傾其全力生產硝酸鹽來製造炸藥;等到戰後,他們突然發現,你可以把它添加在作物上,並獲得巨大的產量。
London : So the green revolution was a kind of war against the land, in a manner of speaking.
Mollison : That's right. Governments still support this kind of agriculture to the tune of about $40 billion each year. None of that goes to supporting alternative systems like organic or soil-creating agriculture. Even China is adopting modern chemical agriculture now.
倫敦 :因此,從這角度來看,綠色革命其實是向土地開戰。
莫利森 :是的。各國政府依然支持這種農業,每年達到400億美元左右的規模。這些經費都沒有用來支持其他替代系統,例如有機農業或是培育土壤的農業。就連當今的中國,也採用現代化學農企業。
London : I remember the late economist Robert Theobald saying to me that if China decides to go the way of the West, the environmental ballgame is over.
Mollison : I overheard two "Eurocrats" in Vienna talking about the environment. One said, "How long do you think we've got?" The other said, "Ten years." And the first one said, "You're an optimist." So I said to them, "If China begins to develop motor vehicles, we've got two years."
倫敦:我記得已故的經濟學家羅伯特‧西奧博爾德(Robert Theobald)曾經對我說「如果中國決定走上西方世界的道路,那全球的環境也就玩完了。」
莫利森:我在維也納時無意間聽到兩位「歐盟官員」在談論環境,第一位問「你認為我們還有多少時間?」另一位回答:「10年。」第一位說「您可真是樂觀。」我接著對他們倆人說:「如果中國開始發展汽車,那我們還有兩年。」
London : What kind of overconsumption bothers you the most?
Mollison : I hate lawns. Subconsciously I think we all hate them because we're their slaves. Imagine the millions of people who get on their lawn-mowers and ride around in circles every Saturday and Sunday.
They have all these new subdivisions in Australia which are between one and five acres. You see people coming home from work on Friday, getting on their little ride-on mowers, and mowing all weekend. On Monday morning you can drive through these areas and see all these mowers halfway across the five acres, waiting for the next Friday. Like idiots, we spend all our spare time driving these crazy machines, cutting grass which is only going to grow back again next week.
倫敦 :哪一種類型的過度消費最使你煩惱?
莫利森 :我痛恨草坪。我認為每個人在潛意識中都厭惡草坪,因為我們是草坪的奴隸。想像一下,每個星期六和星期日,有數百萬人爬上剪草機、到處繞圈圈的情景。
現在澳大利亞政府把草坪規格重新劃分成1至5英畝。週五傍晚你會看到人們下班回家,卻用整個週末在駕駛他們的小割草機。星期一早上,當你開車經過那些草坪,卻又看到所有的割草機都停放在五英畝草坪的中間,等候下一個星期五。像白痴一樣,我們用掉所有騰出的閒暇時間,來操作這些瘋狂的機器,修剪一週之後又會再次茂盛的花草。
London : Permaculture teaches us how to use the minimum amount of energy needed to get a job done.
Mollison : That's right. Every house should be over-producing its energy and selling to the grid. We have built entire villages that do that – where one or two buildings hold the solar panels for all sixty homes and sell the surplus to the grid. In seven years, you can pay off all your expenses and run free. They use this same idea in Denmark. Every village there has a windmill that can fuel up to 800 homes.
倫敦 :永久性農業教導我們如何使用的最低度的能源來完成一項工作。
莫利森 :是的。家家戶戶都應該生產多餘的能源並回銷給公立電網。我們已經建立了幾個村莊達到這種理想——其中一、兩座建築物裝配有太陽能電板,供應給村中的60戶住家,多餘的電力回銷給網格電力公司。7年之後,你就可以賺回所有的花費然後獲得免費的電力。也有人在丹麥使用相同的構想,每個村莊都有一座風車,可以供應800戶家庭的電力需求。
London : The same principle probably applies to human energy as well. I noticed that you discourage digging in gardens because it requires energy that can be better used for other things.
Mollison : Well, some people like digging. It's a bit like having an exercise bike in your bedroom. But I prefer to leave it to the worms. They do a great job. I've created fantastic soil just from mulching.
倫敦 :同樣的原則好像也適用於人力能源。我注意到,你並不鼓勵人們在園圃中的進行挖掘,因為那需要消耗能源,而人力能源可以有更好的用途。
莫利森 :嗯,有些人喜歡挖東挖西。它有點像是室內的健身自行車。但我寧願把這工作留給蚯蚓那些小蟲,他們天生就是幹這行,我已經從添加覆蓋物的行動中創造美好的土壤。
London : Does permaculture apply to those of us who live in cities?
Mollison : Yes, there is a whole section in the manual about urban permaculture. When I first went to New York, I helped start a little herb-farm in the South Bronx. The land was very cheap there because there was no power, no water, no police, and there were tons of drugs. This little farm grew to supply eight percent of New York's herbs. There are now 1,100 city farms in New York.
倫敦 :樸門永續設計是否也適合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
莫利森 :適合。在介紹手冊中是一整個章節是關於城市的永續栽培。當我第一次去紐約,我在南布朗士區幫忙籌設一座香草農場。那兒的土地非常便宜,因為沒有電力,沒有水,沒有警察,但是有好幾噸的毒品。這個小農場逐漸擴大到供應全紐約市8%香草的的規模。整個紐約如今大約有1100座城市農場。
London : Short of starting a farm, what can we do to make our cities more sustainable?
Mollison : Catch the water off your roof. Grow your own food. Make your own energy. It's insanely easy to do all that. It takes you less time to grow your food than to walk down to the supermarket to buy it. Ask any good organic gardener who mulches how much time he spends on his garden and he'll say, "Oh, a few minutes every week." By the time you have taken your car and driven to the supermarket, taken your foraging-trolley and collected your wild greens, and driven back home again, you've spent a good hour or two — plus you've spent a lot of money.
倫敦 :除了創設一座農場,我們還有什麼方法能幫助自己的城市存續得更久?
莫利森 :收集您屋頂的雨水。種植自己的食物。建立自己的能源系統。這些事其實都再簡單不過。自己種植食物所花的時間比你走去超級市場採買的時間更少。問問看任何有進行土壤覆蓋的有機園丁,他多少時間在覆蓋園圃,他會告訴你「每星期花個幾分鐘吧。」當你開車前往超級市場,取用購物手推車,採集你喜愛的野菜,然後再次開車回家,你已經花了一兩個小時,同時也花了不少錢。
London : Even though permaculture is based on scientific principles, it seems to have a very strong philosophical or ethical dimension.
Mollison : There is an ethical dimension because I think science without ethics is sociopathology. To say, "I'll apply what I know regardless of the outcome" is to take absolutely no responsibility for your actions. I don't want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at sort of science.
倫敦 :雖然樸門永續設計是以科學原則為基礎,但它似乎也有很紮實的哲學或道德特性。
莫利森 :它的確具有道德特性,因為我認為不包含倫理在內的科學,是一種社會病態(sociopathology)。例如,「我會運用我所知的一切,而不管結果如何」,這種想法完全不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我不希望與那樣的科學為伍。
London : What do you think you've started?
Mollison : Well, it's a revolution. But it's the sort of revolution that no one will notice. It might get a little shadier. Buildings might function better. You might have less money to earn because your food is all around you and you don't have any energy costs. Giant amounts of money might be freed up in society so that we can provide for ourselves better.
So it's a revolution. But permaculture is anti-political. There is no room for politicians or administrators or priests. And there are no laws either. The only ethics we obey are: care of the earth, care of people, and reinvestment in those ends.
倫敦 :你如何描述你所開創的這件事?
莫利森 :嗯,這是一場革命。但它是那種沒人會注意到的革命。它可能很隱微不顯。可能是建築物運作地更好;也可能是您不再需要賺大錢,因為你周圍到處是食物,也沒有任何能源成本開支;或許巨額的資金被釋放到社會公眾領域,讓我們替自己提供更好的生活。
因此,這是一場革命。但是,永續文化是反政治的。這裡沒有政治人物、行政人員或神職人員存在的空間,也不存在法律。我們唯一遵從的道德倫理是:照顧地球關懷人,不斷努力實現這目的。
This interview was adapted from the radio series Insight & Outlook , hosted by Scott London . It appeared in the Summer 2005 issue of Green Living magazine.
這次專訪改編自電台節目「洞察及展望」(Insight & Outlook),由思科特倫敦主持。它也刊載於2005年夏季發行的《綠色生活》(Green Living)雜誌。
2010年5月2日 星期日
2010亞太綠人大會收穫與心得, learning and reflection from APGN 2010
APGN day1 4/30:
1.綠黨在直接行動主義與進入政府組織之間的的拉扯張力,是之後值得更多省思的議題。
2.一般政治人物訴求短期利益的政見,綠黨政治人物則注重世代正義。
3.進入議會之後的利益誘惑,是綠黨的挑戰。
4.幾位中國籍的與會者,都不是從中國入境台灣的,唯一一位要參與的人被拘留無法來台。
心得:中國的不透明成為一種隱憂,昔日是非洲被稱為黑色大陸,如今是「黑色中國」?開放陸生來台,將有助於中國的開放與綠化?長遠來看有助於兩岸的了解與(世界的)和平?
1.綠黨在直接行動主義與進入政府組織之間的的拉扯張力,是之後值得更多省思的議題。
2.一般政治人物訴求短期利益的政見,綠黨政治人物則注重世代正義。
3.進入議會之後的利益誘惑,是綠黨的挑戰。
4.幾位中國籍的與會者,都不是從中國入境台灣的,唯一一位要參與的人被拘留無法來台。
心得:中國的不透明成為一種隱憂,昔日是非洲被稱為黑色大陸,如今是「黑色中國」?開放陸生來台,將有助於中國的開放與綠化?長遠來看有助於兩岸的了解與(世界的)和平?
2010年4月24日 星期六
綠辦公室狂想曲/序曲
在幾方朋友的建議下,
接下了博仲法律事務所綠辦公室的工作,兼職的觀察期
到底什麼是「綠」、「綠辦公室」。
在香港反WTO街頭上的對話又浮現心頭
「if you are green, you must be red.」
企業(藍?)本身能多綠?
綠化只是一種漂綠?一種企業社會責任?
就像「綠黨」被視為以環境保護為目的的政治運動,
企業綠化,也是環境運動、保育革命浪潮中的一陣波濤。
「把辦公室看做實踐permaculture的工具/機會。」
照顧土地、照顧人、分享多餘。
大概是抓著這三個核心倫理在工作吧,
如果把全球綠人的六個核心價值:
生態智慧、社會正義、尊重多元、和平非暴力、參與式民主、永續
當作工作的核心原則,似乎也說得通,只是太政治化了...?
接下了博仲法律事務所綠辦公室的工作,兼職的觀察期
到底什麼是「綠」、「綠辦公室」。
在香港反WTO街頭上的對話又浮現心頭
「if you are green, you must be red.」
企業(藍?)本身能多綠?
綠化只是一種漂綠?一種企業社會責任?
就像「綠黨」被視為以環境保護為目的的政治運動,
企業綠化,也是環境運動、保育革命浪潮中的一陣波濤。
「把辦公室看做實踐permaculture的工具/機會。」
照顧土地、照顧人、分享多餘。
大概是抓著這三個核心倫理在工作吧,
如果把全球綠人的六個核心價值:
生態智慧、社會正義、尊重多元、和平非暴力、參與式民主、永續
當作工作的核心原則,似乎也說得通,只是太政治化了...?
2010年3月19日 星期五
關於里長的一些想法
在GTALK上掛著「選里長?」的暱稱一陣子,接著改成「為什麼需要里長?」想換暱稱了,也把一些想法整理一下。
「選里長?」有好一段時間沒有固定工作/收入了,在里長眾多福利 中,光是第一項,就讓想賺錢的我很心動。「(1)每月4萬5仟事務費【薪資,免扣稅哦!】」。另外想推動些樸門、永續生活設計的東西,在路邊盆栽,屋頂種菜,堆肥之類的;從生活周遭開始改變,也覺得選里長似乎不錯。有個朋友說這些事情不一定需要里長來做,也沒錯。
接著,在想綠黨/綠色政治「三權分立」原則與「五權分立」的現況之間存在什麼關連時,在里長這環節上卡住了。里長屬於哪一種權力架構?它像是三權分立中的行政,有些時候(選舉期間?)又像是代表民意的立法職。
「選里長?」有好一段時間沒有固定工作/收入了,在里長眾多福利 中,光是第一項,就讓想賺錢的我很心動。「(1)每月4萬5仟事務費【薪資,免扣稅哦!】」。另外想推動些樸門、永續生活設計的東西,在路邊盆栽,屋頂種菜,堆肥之類的;從生活周遭開始改變,也覺得選里長似乎不錯。有個朋友說這些事情不一定需要里長來做,也沒錯。
接著,在想綠黨/綠色政治「三權分立」原則與「五權分立」的現況之間存在什麼關連時,在里長這環節上卡住了。里長屬於哪一種權力架構?它像是三權分立中的行政,有些時候(選舉期間?)又像是代表民意的立法職。
2010年2月6日 星期六
permaculture觀點下的一個抗旱對策
--分散的儲水系統與在地化的水權(99.01.10林震洋 呂淑芳)
隨著全球暖化、異常氣候的發生頻率增加,降雨變得更集中而難以預測。最近南台灣曾文、南化、烏山頭水庫紛紛傳出水位不足,農田被迫休耕與家庭限制供水的窘迫境遇。在政府積極清除淤泥的同時,水庫本身阻斷河川水文與生態破壞的事實,卻被遺忘了;而在集集攔河堰所引致的濁水溪流域本土沙塵暴,更暴露出為了工業利用的目的,集中式的水資源管理策略,已造成水資源嚴重匱乏與土地沙漠化的現象。
水資源是大自然的恩典,蘊藏在森林與大地中,在經濟發展數據的魔咒下,建水庫破壞水文、超抽地下水致地層成下陷、工業用水佔用大量的農用與民生用水,並造成水源的嚴重汙染等等,已使水資源問題日益嚴重。
於此之際,水資源的管理策略已到了需重新審視的時刻。一直以來集中式的水資源管理,已無法因應目前的氣候變化,相對的,分散化的水資源管理,讓人們能真正掌握各種生活能資源的主權,也才能在遍及各角落的的社區,立即的靈活回應不斷加劇的自然界生態干擾、或天災。
隨著全球暖化、異常氣候的發生頻率增加,降雨變得更集中而難以預測。最近南台灣曾文、南化、烏山頭水庫紛紛傳出水位不足,農田被迫休耕與家庭限制供水的窘迫境遇。在政府積極清除淤泥的同時,水庫本身阻斷河川水文與生態破壞的事實,卻被遺忘了;而在集集攔河堰所引致的濁水溪流域本土沙塵暴,更暴露出為了工業利用的目的,集中式的水資源管理策略,已造成水資源嚴重匱乏與土地沙漠化的現象。
水資源是大自然的恩典,蘊藏在森林與大地中,在經濟發展數據的魔咒下,建水庫破壞水文、超抽地下水致地層成下陷、工業用水佔用大量的農用與民生用水,並造成水源的嚴重汙染等等,已使水資源問題日益嚴重。
於此之際,水資源的管理策略已到了需重新審視的時刻。一直以來集中式的水資源管理,已無法因應目前的氣候變化,相對的,分散化的水資源管理,讓人們能真正掌握各種生活能資源的主權,也才能在遍及各角落的的社區,立即的靈活回應不斷加劇的自然界生態干擾、或天災。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