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生態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生態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1月4日 星期三

2012/1/4林震洋公辦政見發表演講稿

各位觀眾、各位女士先生、左營楠梓區的選民、各位國家的主人,大家好。

我是林震洋,是綠黨在高雄第三選區的立委候選人。

在發表實質的『政見』主張之前,我要先談一下這場選舉的程序問題,關於選舉制度以及藍綠標籤的問題。

這不是一場公平的選舉。這是一場不公平的選舉。

雖然從解嚴以來,我們已經經歷過很多次的投票,但是不公平的選舉制度,讓人民不能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讓政治成為少數人、有錢人的禁臠。 請各位看看這張比較表格,如果有個外星人、外星智慧生物來觀察我們的社會,它可能會得到這樣的結論:我們這兒並不是一個民主國家、民主社會,我們是一個錢主國家、錢主社會。

在民主制度比較悠久的國家,例如法國,國會議員的參選保證金大約是新台幣五千元,在英國比較高一點,大約新台幣兩萬七千元,但這些國家的物價水準都是台灣的好幾倍;在德國,保證金被認為是違憲的制度。在台灣卻要20萬元!逼近一個大學畢業生的年收入,這讓青年、讓勞工、讓平民百姓都難以在平等的基礎上參與政治、參與決策,讓政府被財團控制,不斷破壞環境。選舉制度必須要改變,改用公費選舉的方式,降低投票年齡,實行通訊投票,這樣的民主才是實質的民主。

綠色不是民族主義的顏色,不是以一種民族主義對抗另外一種民族主義,綠色也不只是民主進步黨的顏色,她應該是自然生態的顏色。40年前,1972年,全球最早的綠黨發源於澳洲塔斯馬尼亞島的反水庫運動,反對工業化發展對河川、對土地的無止盡剝削。

10年前的全球綠人大會,更通過了的六大核心價值 : 生態智慧、社會正義、和平非暴力、參與式民主、尊重多元、不犧牲下一代的永續。這是全球綠色政黨共同遵守的價值,當媒體朋友輕易地使用「藍」、「綠」兩種 標籤來劃分統獨立場,就讓這些普世價值被忽略、被掩蓋,讓社會不斷陷入仇恨、分裂和對立。可是,環境惡化越來越嚴重,我們必須重新還原『綠色』的意義,讓 社會超越統獨的爭議。

我們的政治被「國家」這個概念給綁住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經歷了恐懼、仇恨、或冷漠的態度,讓公共領 域被商業、營利的思維給盤據,但是我們不能對於政治、對於公共事務繼續冷漠,不能再坐視社會不公擴大蔓延,不能讓統獨爭議掩蓋經濟成長背後的環境代價;我 們要走向更多元、更包容、更永續的社會,我們需要對於國家制度有新的想像。

我主張使用一個新的文字:「生態國」,來轉變國家運作的方向。

工 業化、現代化、企業全球化的發展,已經讓台灣、讓中國大陸與地球的環境被過度開發與嚴重汙染,生物多樣性瀕臨瓦解。國家不能再是人拿著武器、靠著軍事武力 相互競爭資源的機器,不能再是少數資產階級統治人民、開發土地的工具,不能再讓政府成為破壞環境的共犯。未來,國家制度的核心,應該是保護生命、保護土 地、確保生態系統的健康、保障人民生活基本需求能夠獲得滿足。

在我拜票的過程中,有位長輩說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沒吃過苦, 但我不同意,我羨慕父親小時候可以在溪流裡游泳,我看到的溪流卻是水泥化的臭水溝。和自然分離,也是一種痛苦。我將這段話貼在臉書上,有朋友回應說:「與 自然分離,是最深的痛苦。」這就是我們這一代、和未來世代所必須承受的。

土地不是商品,人是土地的一部分,石化業讓我們有方便的生活,但是卻讓全球面臨暖化的危機,讓太平洋環流漂滿塑膠廢物、破壞海洋生態;在台灣,環境汙染的代價更是由少數人來承擔,企業和大多數股東只想著要賺錢,一再壓低污染防治的成本,這是不正義的。

五輕要關廠,民國79年政府承諾五輕將在104年 遷廠,但至今對於遷廠始終沒有積極作為,致使地方居民仍然一再抗爭。石化業不只汙染空氣,也汙染土壤、地下水,讓周遭居民罹患癌症,所以我認為即使遷廠也 還不夠。台灣中油公司已經在林園三輕進行擴建,五輕更不應該再去汙染另一塊土地,應該要讓半屏山麓的煉油廠,就地轉型成為生態復育公園。

全球的石油產量已經在2006年 達到高峰,未來的石油開採將越來越困難,油價也會持續攀升,我們要藉著五輕關廠的機會,調整並縮減石化產業的規模,邁向低碳的社會,讓石油、塑膠這些不可 再生的資源,受到珍惜與重視,不再成為汙染與致癌的有害物質。縮減石化產業之後,我們也將同時改善空氣品質,降低空氣中致癌的細懸浮微粒的總量,讓大高雄 的居民生活得更健康。

從全國或全球的尺度來看,科學技術的進步,已經讓我們身處在一個生產力旺盛的時代,同時卻也消耗太多 自然資源,製造太多廢物與汙染。為了追求一個更和諧、更平等而安全的社會,我們應該要大幅縮短工時,讓工作機會、以及連帶的收入、財富被公平分配,以互助 合作的態度守護地球,而不是以競爭的態度比賽看誰占據、耗用更多的資源。

地球只有一個,台灣只有一個,而且這不是我們這一個世代兩千三百萬人所獨有的,祖先留給我們的青山綠水已經變成了土石流和臭水溝,我們有責任將牠復原歸還給後代子孫。

縮短工時不只可以讓社會的貧富差距縮小,也可以增加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時間,讓社會更民主;可以增加我們與家人相處、和鄰居互動的時間,讓社會更安和樂利。

有越來越多的團體指出,縮短工時是解決氣候危機的重要方向,例如英國的新經濟基金會,就以「21工時」為題發表了研究報告,他們主張每周彈性工時21小時,或者每年彈性工時1,092個小時。縮短工時可以成為一種政策工具,一種降低溫室氣體排放、調適社會因應氣候災難、減緩人類生存危機的政策工具。

左 營的眷村保留,也是我要努力的政策方向。眷村不只是國有財產局的『財產』,它具有多重的文化價值:不同時期的房舍,反映出歷史的軌跡和當時的建築技術。來 自不同省籍的軍眷家屬,帶來多元、豐富的生活文化,尤其是飲食,多樣風味的食物,提醒著人們,自己和土地的連結。人不是土地的主人,人是土地的一部分。

尤 其是當我們邁入高齡社會,低矮的房舍更具有保存的價值,一樓的住宅遠比高耗能的電梯大廈更適合居住,人們更容易認識彼此、互相照顧。眷村不應該被當作是等 待剷平的歷史遺跡,我主張,眷村空屋開放給民間社團經營,搭配蓮池潭、舊城遺址等觀光資源,創造出多元活潑的文化,左營眷村可以成為國際旅客交流、創造友 誼的和平起點。

和平的基礎不是軍事武力,而是人與環境的和諧共存。現代的都市、馬路、樓房,過去都曾經是農田,或是有梅花 鹿奔馳出沒的森林原野,都市和道路的擴張要受到限制,不能繼續壓迫農村、摧毀農地;都市的運轉倚賴著貨幣經濟,利用貨幣驅動著工廠生產、也製造了汙染。我 們不只要減緩貨幣經濟的規模,也要讓都市充滿更多綠色植物,讓都市也具有糧食生產的功能,我主張:發展都市農業,例如在公園、在空地,種菜、養雞,減緩對 於運輸能源的消耗、拉近人與食物的距離;回收枯枝落葉、雜草等各種有機質進行堆肥,復育土壤生態系統;在屋頂收集雨水,去除水泥化工程對於河川的破壞,恢 復河川生命力。溪流有魚,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現在,這似乎是很奢侈的。

民國一百年剛剛結束,讓我向中國國民黨的先烈們致 謝:辛亥革命的成功,讓我們走出封建歷史,走向民主政治;但是龐大的黨產至今依然阻礙著其他政黨和國民黨進行公平的競爭,阻礙民主的發展。我也感謝民主進 步黨與黨外運動的前輩們,經過二、三十年的努力讓我們走出一黨專政的獨裁;但是,請不要忘記綠色的生態意涵,也不要忘記仇恨與對立的情緒,是會阻礙民主 的。

數十年或一百年的歷史,對於在台灣居住數千年的原住民族來說,都是短暫的,我們需要更謙卑地向原住民族學習。綠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的第一席,是蘭嶼達悟族的媽媽:希婻瑪飛伏女士。這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第一次,非原住民的公民可以投票給依賴土地而生、順應土地智慧的原住民。

請您在第八屆立委選舉中,將政黨票投給八號,綠黨,在高雄第三選區選擇三號,林震洋。謝謝各位。

2011年12月5日 星期一

綠黨八屆高雄左楠區立委參選人林震洋DM文案

綠黨八屆高雄左楠區立委參選人林震洋DM文案

* 小白兔勇闖「政治」叢林

政治關於權力、政治關於鬥爭、政治需要手腕、政治需要精明算計;小白兔不相信這些、小白兔乾淨,而且純粹。

政治應該要讓生活變好,增加我們「幸福」的總量,天應該藍、水應該綠,食物應該營養、土壤應該生機旺盛,人應該相愛、自信,應該快樂。

「政治是關於可能性的藝術。」在一片關於「政治」的肅殺言論中,小白兔只獨獨標出了這一句加拿大綠黨的政治人物所說的話。在另外一本關於世界「綠色政治」的書裡則這麼說:「只有不斷伸出手去觸碰那些不可能的事物,人才有可能完成那些可能的事。」

小白兔要伸手開始觸碰那些「不可能的」事。

「綠色政治」,應該是以「綠」為價值的政治,綠色是生態的顏色、是小而美的勇氣、循環再生的強韌,是生命的顏色。

* 生態國 啟航港都

「生態國」意味著:國的建立應以生態為核心,而不以武力為基礎。這個想法,自我在參與樂生保留運動,和青年、老邁院民一起經歷與警察的肉搏抗爭當中萌發,又到了福島核災後,立法院前的反核抗爭而達到巔峰──這個罔顧人的生命與自然極限,連核能都硬要蓋的國家,拆掉也罷!

核能的廢棄物,就是核子武器的基本原料。這也許可以說明我們日常生活的兩面:便利的背面就是暴力,但是暴力被藏起來了,我們就看不見真相。以「生態國」為初衷,我代表綠黨參選立委,說明我的主張:

我主張以縮短工時作為永續經濟的方案,因為善待土地就是善待人,GDP數字的增加是虛假的經濟成長,人民實質的生活幸福感則是真的。

我主張以五輕關廠作為縮減石化產業的基本處方,因為石化工業毒化土地、長久破壞居民健康,而我們的國家必須更積極地打造具再生能力的產業前景。

我主張以都市農業綠地有機化政府介入打造的城鄉飲食關係,來作為台灣復育農業、促進食物安全、提昇糧食自給率的經濟方案。

我主張以保留既有文化與生活的多樣形式作為保留傳統美食的出發點,而這件事在左楠便是舊城眷村,與中油眷舍的留存問題。

高雄是個特別的城市,在工業之都綠地交錯、道路寬敞;軍事用地在左楠、石化工業在左楠,眷村舊城也在這;愛鄉土的文人,愛環境、愛樹、愛河岸的媽媽們全都在此聚居生活。這個地方,正可以走出另一種永續,啟動「生態國」。


* 2012/1/14 選票投綠黨 隨手做環保

* 「生態國」邀您一起來啟航

2012 年,最方便而影響深遠的隨手做環保,就是將立委選舉的政黨票,投給為生態發聲的綠黨,只要讓綠黨突破5%得票率,就會有兩席不分區立委進國會,還能得到每年、每票五十元的政黨補助款。四年總額上億元,將以「綠色提案公益創投」用在保護子孫的未來。

有人說:「世界的改變,總是從一小群人開始的。」這一小群人,是先知先覺、深思熟慮的一小群人。他們是綠黨,他們以理念與熱情為參政資本,抵抗高額保證金與不合理的選制,需要您的捐款相助;或高雄選民欲加入選務志工、腳踏車隊、走街宣講、發送傳單,可直接聯繫綠黨左楠區林震洋競選總部。

就從這次,拒為兩黨惡鬥添軍火,妳/你的一票,可以讓微笑綠黨的維和部隊不必再打游擊!現在就呼朋引伴替綠黨募選票,讓夢想實現!

2012/1/14號召您的親朋好友,不分選區政黨票投綠黨左營楠梓立委票投林震洋


封底:

聯絡資訊

綠黨左營楠梓區候選人林震洋競選總部

地址:高雄市左營區左營大路465號 Tel (07) 5879767

捐款資訊

戶名:第八屆立法委員擬參選人林震洋政治獻金專戶

郵政劃撥42282568

戶名:綠黨政治獻金專戶

永豐銀行景美分行(807)1220–0100–267377

* 他們挺綠黨


震洋,綠色環境的先覺者勇敢站出來!給台灣一個健康的未來,咱的子孫有福了!

梁淑貞│舊城文化協會

林震洋以「生態國」挑戰向下沈淪的政治文化。

這是綠黨在高雄,實踐綠色政治的重要起點。

李根政│地球公民基金會

震洋是個完全體現「綠色政治」精神的綠黨青年,追求地球永續需要綠黨、也需要震洋。

文魯彬│綠黨共同召集人

如果生產、生活、生態間達到平衡是我們要的願景,那我們大可以要求、嘗試各種可能性,並和綠黨的政治代理人─震洋,一起實現。

蔡雅如(鴨子)│中山大學社會系碩士班研究生

小白兔抗核能與石化

生態國

2011年11月7日 星期一

綠黨 林震洋倒數七十天的募款信

二零零六年,我加入綠黨。那時我在環保團體「綠色陣線協會」工作,很能體會「參政」 作為保護環境手段的重要性。當時的綠黨秘書長溫炳原遊說我一起出來參選市議員,我因為一些個人因素而拒絕了,後來的時間裡,先後擔任綠黨的中執委、中評 委,積極參與綠黨黨務,也常感到不合理的選制對於人民參政的限制太多。我相信這句話:「政治,是關於可能性的藝術。」;也有人說:世界的改變,總是從一小 群人開始的。我認為綠黨就是這樣的一小群人。

我還記得是在參與樂生保留運動的時候,年邁的院民和許多青年,與政府公權力的 「肉搏」經驗給了我很大的衝擊,在一種不滿的情緒裡,我在腦中改寫了「國」這個字,拿掉了中間的武力象徵,放進了生命、生態的「生」;對我而言,這是比較 理想的「國家」該有的樣子,也同時是在更積極地主張:環保議題,不僅僅是「生態」議題,也是關於社會正義的課題、關乎人們要如何將綠色的價值實現為一個國 家──政治體──的問題。人民需要更多的幸福、更多的安全感。我們需要乾淨的水、空氣與健康的土地;母親們不應該在市場看到那些不確定是否健康的肉品蔬菜 而感到焦慮、不應該在看著孩子喝不確定是否帶有毒物的飲料而感到害怕;勞動中的人不應該「不敢」要求一個合理的待遇、更多的休憩,還有實現夢想的機會;城 市不需要更多年輕人買不起、租不起的空屋,戀愛中的人也不應該對婚姻、生育、未來的生活充滿未知的恐懼。

許多人說我的想法 不切實際,但這些年我們看遍了那些「切實際」的人所作為的政治,讓我們多麼憤怒與無力:福島核災之後,核能政策並沒有轉彎;大埔搶地之後,農業政策也沒有 得到好的檢討;科技業員工自殺或者過勞死,但政府仍然在優惠產業、要求勞工共體時艱;塑化劑風暴之後,我們也並未收斂我們對石化、塑膠產業的依賴。我認為 這些事是很清楚的:這個城市被過量的強迫性勞動所支撐著,這些強迫性的勞動剝削了環境、也剝奪了人們「幸福」的權力,因此加入綠黨、甚至參選,對我而言, 就是一個帶著我「不切實際」的想法進入政治的機會,我相信大幅減少工時是邁向永續生活的解方,縮減石化產業可以讓我們得到更健康的土壤、空氣與海洋,保護 生態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但綠黨在台灣的「參政」,仍有很艱困的路要走,高額保證金的限制也剝奪了像我這樣一個帶著理想、卻 無家世背景的普通人參選的機會。我認為這件事不合理,金錢不應該是人民參選的門檻──選民投票的選項,不應該總是只有那些比較有錢的人,而我需要帶著這份 不滿進入體制、尋求改變。

因為如此,我非常需要你們的協助。選舉還剩七十天,如果你也願意與我一起成為「改變」的一小群人,請協助我,或者將這個訊息轉達給你身邊的朋友。捐款給我,或者綠黨,讓我們「一起」參選。

戶名:第八屆立法委員擬參選人林震洋政治獻金專戶:郵政劃撥42282568

戶名:綠黨政治獻金專戶:永豐銀行景美分行(807):1220–0100–267377

綠黨 高雄市左楠區第八屆立委參選人

林震洋 敬上

2011年10月5日 星期三

生態國 短講稿

生態國 短講稿

大家好,請借我五分鐘,讓我向您介紹一個新文字。
(舉生態國的牌子)這是我設計的一個新國字,暫時將它稱作「生態國」。原本的國字是人拿著戈、武器,占領一塊土地的意思。但是經過歷史上各種大大小小的戰爭,我們應該反思如何避免戰爭,避免對於某些資源的過度依賴,而最終必須靠武力與其他人爭奪資源。

我們可以妥善規劃各種生態與環境資源,並且將社會發展的目標設定在滿足生活的基本需求、快樂的生活。

原住民族是沒有國家概念的,他們相信人屬於土地,而不是土地屬於人。土地不是各種等待被利用、買賣的地產、房屋或其他地上物,而是和我們的生命緊密相連的生態系統,土地就是我們的生命。

如果我們一直陷入國家統獨的爭議,一直相信經濟成長的迷思,我們就會看不見台灣經濟奇蹟的代價是:河川變成水溝、峽谷變成水庫、農田變都市、野生動植物一一滅絕。但我們人類也是生態系的一份子,當其他生物消失、只剩下博物館中的標本時,人活著不僅孤單,甚至也可能活不下去。就像前幾年歐洲蜜蜂的大量失蹤,就引發糧食供應短缺的問題。

我相信以武力為基礎的國家制度必須改變,國防預算應該調整,破碎的生態環境已經影響了人民生計安全。未來的政治必須以生態保育為核心,才能讓人與自然重修舊好,讓生活基本需求的滿足優先於資源與利潤的競爭。請幫助我一起推廣、使用這個新文字,一起轉變國家運作的方向。

請您投我一票,投綠黨一票,謝謝。

2011年7月9日 星期六

邀請左楠起步走向生態國 ──綠黨黨員林震洋的參選說明

2005 年的環境NGO會議前夕,我第一次冒出「生態國」這個字的構想,也曾想像著某一天的遊行隊伍中,有群人舉著大幅的布條向前進,上面寫著這個新文字。之後幾 年,這個新的符號,總是三不五時浮上腦海,於是2007年我寫了些理念說明http://huck2.blogspot.com/2007/12 /netion-internetion.html#links;但侷限於虛擬的網路世界,我(或是它)覺得仍不足夠,希望有一天它會被編入字典,在各種 輸入法中也能將它打出來;2010年我製作了三款白底黑字的貼紙,之後陸續有親友設計了更多漂亮的彩色版本。

朋友建議我以 商標的方式去推廣這個字,但我總希望它能是個「公共財」,每個人都能看見它、使用它,甚至用選舉去推展它。符號堆疊著我們思考世界的方式,而我相信「國 家」這個制度需要被挑戰與翻轉:以軍事為根基,占領土地與資源的思維,已經讓台灣、中國、全世界的環境都一再被破壞,生態系統也瀕臨瓦解,最終能從中獲利 的只有非常少數人,金錢和貨幣成為唯一的贏家,以指數率不斷地繁衍增長。這種被金錢或利息給奴役的社會,該轉型了。

2007年12月10日 星期一


保護生態環境的心靈改革從改變國家意識開始。

現代國家的概念,從十八九世紀開始,支配了人類的社會,也支配了全球的自然環境;國家這樣的政治制度,與日益發展的企業及資本主義結合之後,更成為剝削全球弱勢者與環境資源的工具與機器。

拯救環境必須從制度上有根本的變革,例如體認人類社會與國家,對於保護環境與生態具有物種與生態尺度上的義務,這樣的義務是超越國家所保障的基本人權的;人權,只是人類這物種內部的倫理規範,對於保護環境與其他生命的物種義務,應該規範到人類這物種的憲法位階當中。

除了制度的變革,透過符號的象徵意義,也有助於生態保育意識的建立。中文中的國字,原本是「人拿著刀戈在捍衛一個領域」,也可以看做由一群死亡的戰士保衛內部的生存者;但目前國家機器卻成為開發主義的工具,持續破壞領域內的各種自然生命,將生命轉化為資源加以利用。這樣的狀況,全世界都一樣;台灣也不例外。

爭議許久的樂生療養院,間接促發了這個新「國」字誕生的概念:「國家應該是要保護人民生活、與領域內的生命與生態的,而且應該以弱勢者的保護優先,讓國內的生命快樂生活」如果這個國家或政府太過份地殘害生命與弱勢者,那我們應該要反抗它、改變它。改變一個「國」字就是作為一種改變現狀的方式。

除了中文的國字,新「國」字也有相對應的英文概念:Netion,以網路概念為基礎的人類社會制度,包含生態網路與電腦網路。而Internetion則更是新的「國」際社會。詳細的概念有待更多的填補與建構。

回到台灣的政治與社會現況,這個新的國字有個好處與功能或許是,「讓社會跳脫統獨的爭議問題」,而讓更多焦點關注到生態環保的議題、弱勢者的生存問題、樂生療養院的人權價值、產業如何轉型而不傷害環境地生產,等面向。統獨爭議屬於國家定位的問題,一旦當國家意識與國家的定義轉變之後,原先的國家認同與統獨定位也成了次要的議題,從正題與反題的二元對立,進入新的合題:環境問題的嚴重性比統獨問題更迫切,環境問題在海峽兩岸的陸地上與海峽中間的水域都一樣嚴重而需要解決。

新的「國」家於是不應該再以種族或意識型態作為分界與爭論的依據,而應該以生態系保育作為人與人合作與競爭的目的,以及人與萬物共生的基礎。


--
關鍵字:生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