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zeitgeist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zeitgeist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社會運動、遊行集會中的分工與異化 ~ 製作標語這件事

社會運動、遊行集會中的分工與異化 ~ 製作標語這件事 20111017

大概是從去年自己製作生態國的旗子參加反國光石化遊行的那次遊行開始,特別注意到親手製作標語這件事情,和舉著印刷的標語或旗幟,感覺不一樣。

在網路上看到許多佔領華爾街的照片,都是以手寫標語的方式在提出訴求,回到一種直樸的表達方式,於是這次佔領台北,我也自己做了一張A3大小的標語海報,材料是回收珍珠板A4單面廢紙、麥克筆。要在人群中,舉起這樣的海報,讓別人看見自己的訴求,與別人不一樣,是需要一些勇氣的。

幾個星期之前參加高雄同志遊行,列印輸出了四、五款標語,黏在厚紙板上,並加上竹竿,結果因為製作的份數太多,反而累了一起參加的朋友,需要背著多餘的標語走在行進隊伍中。當時是兩個人討論訴求,六個人製作,九個人參與遊行。

從對於議題的認識,到構思標語和呈現方式、製作,最後上街頭,被人看見。這一連串的參與/行動,也是一種「生產的過程」,其中也包含分工與異化的可能。全都自己一個人構思動手,應是最完整的參與。當一起參與的人數增加,要如何決定訴求、要不要利用機械技術進行複製,也就隱含了一些疏離、異化的可能性。

word軟體、圖片檔案、影印機的高科技,回到草稿草圖、手繪手寫的手作模式;從千篇一律的標楷字體,回到帶有個人風格的筆跡,也是一種適切科技的展現,重新體認到「言論自由」就在自己手中。

一起來運動吧~~

佔領華爾街的一些街頭照片

http://www.flickr.com/photos/coolloud/6225798031/in/set-72157627727723819/

佔領華爾街主題曲 終於來了

http://www.newtalk.tw/blog_read.php?oid=4006


開放空間

主題:「沒有複利的台灣與世界」
紀錄:
※ 錢就是債。國王向銀行家借錢,再借才能還利息。(因為錢是銀行家發行的)
99%人的勞動付出,不如1%人的利息收入。
※ 金錢至上的社會價值觀!
※ 新的利息設計:- ~ 0~ +;例如0~10=>正利息;10~100=>零利息;100萬以上負利息。
※ 貨幣的本質在於信任;通膨、加印鈔票,讓信任降低、消失。
※ 金融業已經大到、複雜到一般人無法理解。
※ 銀行發展了四百年,將物極必反。
※ 物暢其流,以物/務易物/務。(希臘已經開始)
※ 閒置(物品)也是一種浪費,將所有權的概念改為使用權。
※ 沒有複利的世界將會如何?:損失有上限,發展減緩,貧富差距縮小。
※ 利息就是虛擬的,在古代收取利息是犯罪。
--
不知道後來的討論是否有更多紀錄內容

2009年6月8日 星期一

Zeitgeist「時代精神」影片筆記摘要

Zeitgeist: Addendum 時代精神

http://video.google.com/videoplay?docid=7065205277695921912

筆記:
各種制度,政治、法律控制著我們的思維與一切生活
其中又以貨幣制度影響最深
「虛假地相信自己是自由的那些人,往往也是被奴役最深的人」

美國貨幣政策的主導文件:「Modern Money Machanics」
美元是美國政府向聯邦儲備局的借款,所以它的本質是一種負債,
每借十塊錢,有一元做抵押,其他九元可再放款。

無法以通貨膨脹的方式(不斷印製鈔票)來解決通貨膨脹的問題。

負債與金錢的成長模式相近,
聯邦銀行使得負債成為恆久不滅的事物,

人們被迫要從本來的債務模式中脫離,接受以金錢作為債務的生活,
而在勞動市場中競相爭逐金錢。

為了支付利息,這樣的需求,使得通貨膨脹永遠存在於金錢的制度中。

透過控制貨幣,控制薪資,而維持著奴隸制度

銀行是(社會、世界)真正的主人,連同它們所的政府與企業合作,以負債作為控制國家的方式。

負債是控制社會的槍枝,利息是它的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