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文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文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3月10日 星期日

大猩猩對話錄 & B的故事 書摘


大猩猩對話錄
35-40億年,生命由古代海洋中出現。
2億五千萬年前,哺乳類出現。
?一千~一千五百萬年前靈長類出現。
三百萬年前,人類出現。

你們文化的人在執行的故事是關於世界的意義,關於神在世界的意旨以及人類的命運。
由人類誕生開始,宇宙其他的部分都不再有趣,不再參與發展中的戲劇。地球是人的誕生地與家鄉,掠取者把世界當成人的維生系統,就像設計來生產和維持人類生活的機器。

根據掠取者神話來看,第一,人有基本上的瑕疵,第二他們沒有關於自己應該如何生活的某種知識。把世界弄得一團糟。

2010年3月19日 星期五

關於里長的一些想法

在GTALK上掛著「選里長?」的暱稱一陣子,接著改成「為什麼需要里長?」想換暱稱了,也把一些想法整理一下。

「選里長?」有好一段時間沒有固定工作/收入了,在里長眾多福利 中,光是第一項,就讓想賺錢的我很心動。「(1)每月4萬5仟事務費【薪資,免扣稅哦!】」。另外想推動些樸門、永續生活設計的東西,在路邊盆栽,屋頂種菜,堆肥之類的;從生活周遭開始改變,也覺得選里長似乎不錯。有個朋友說這些事情不一定需要里長來做,也沒錯。

接著,在想綠黨/綠色政治「三權分立」原則與「五權分立」的現況之間存在什麼關連時,在里長這環節上卡住了。里長屬於哪一種權力架構?它像是三權分立中的行政,有些時候(選舉期間?)又像是代表民意的立法職。

2009年9月10日 星期四

錢,金戈戈,貝戈戈,美戈戈,生戈平

錢,金戈戈,貝戈戈,美戈戈,生戈平。

古早的貨幣是用貝殼做的,但為什麼「貝戈戈」變成了低下的「賤」字呢?它明明跟「錢」長的很像。大概是人類技術的進步,總是尋找不容易腐壞的東西當作價值保存的工具,等到處理金屬的技術進步了,金子成為最不會腐壞的物質,而成為永恆價值的象徵。貝殼所做的貨幣,地位就相對變低了。

為了翻轉「貝殼是有價值的東西」,建立新的概念「金銀是更有價值的東西」,錢字就替代了賤字,這似乎也涉及了某些政權、文化霸權的轉移。應該需要多去考究一下「賤」與「錢」這兩個字分別出現的年代。印象中在倫語裡頭就有賤字(西周?),但「古代」似乎是以「銀兩」來指稱「錢」,「錢」字倒底何時誕生的呢?是日本明治維新現代化之後所發明的漢字嗎?

2007年12月10日 星期一


保護生態環境的心靈改革從改變國家意識開始。

現代國家的概念,從十八九世紀開始,支配了人類的社會,也支配了全球的自然環境;國家這樣的政治制度,與日益發展的企業及資本主義結合之後,更成為剝削全球弱勢者與環境資源的工具與機器。

拯救環境必須從制度上有根本的變革,例如體認人類社會與國家,對於保護環境與生態具有物種與生態尺度上的義務,這樣的義務是超越國家所保障的基本人權的;人權,只是人類這物種內部的倫理規範,對於保護環境與其他生命的物種義務,應該規範到人類這物種的憲法位階當中。

除了制度的變革,透過符號的象徵意義,也有助於生態保育意識的建立。中文中的國字,原本是「人拿著刀戈在捍衛一個領域」,也可以看做由一群死亡的戰士保衛內部的生存者;但目前國家機器卻成為開發主義的工具,持續破壞領域內的各種自然生命,將生命轉化為資源加以利用。這樣的狀況,全世界都一樣;台灣也不例外。

爭議許久的樂生療養院,間接促發了這個新「國」字誕生的概念:「國家應該是要保護人民生活、與領域內的生命與生態的,而且應該以弱勢者的保護優先,讓國內的生命快樂生活」如果這個國家或政府太過份地殘害生命與弱勢者,那我們應該要反抗它、改變它。改變一個「國」字就是作為一種改變現狀的方式。

除了中文的國字,新「國」字也有相對應的英文概念:Netion,以網路概念為基礎的人類社會制度,包含生態網路與電腦網路。而Internetion則更是新的「國」際社會。詳細的概念有待更多的填補與建構。

回到台灣的政治與社會現況,這個新的國字有個好處與功能或許是,「讓社會跳脫統獨的爭議問題」,而讓更多焦點關注到生態環保的議題、弱勢者的生存問題、樂生療養院的人權價值、產業如何轉型而不傷害環境地生產,等面向。統獨爭議屬於國家定位的問題,一旦當國家意識與國家的定義轉變之後,原先的國家認同與統獨定位也成了次要的議題,從正題與反題的二元對立,進入新的合題:環境問題的嚴重性比統獨問題更迫切,環境問題在海峽兩岸的陸地上與海峽中間的水域都一樣嚴重而需要解決。

新的「國」家於是不應該再以種族或意識型態作為分界與爭論的依據,而應該以生態系保育作為人與人合作與競爭的目的,以及人與萬物共生的基礎。


--
關鍵字:生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