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綠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綠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1月20日 星期五

第八屆立委選舉致謝

向各位支持震洋參選第八屆立法委員的朋友致謝:

選舉結束了,震洋在左楠區獲得3,448票,綠黨在高雄市得到24,095張政黨票。相較於四年前高雄縣、市尚未合併時綠黨5,614得票數,我們成長了 大約三、四倍;全國綠黨的成長比例也相近,從5萬多票提升到近23萬票。這反映著高雄、全國人民對於綠黨的肯定與期待。

拜票的最後幾天,不少民眾熱情的回應,讓我感受到莫大的支持與肯定,也因而對於1.66%的得票率覺得有些失落。經過幾天的沉澱,更明白了是我、綠黨的努 力還不夠;雖然我們努力接觸群眾,向公民說明我們的主張,也獲得支持,但是我們所開拓的幅員、所接觸的公民、投入的時間、溝通的深度,都仍需要更多的努力 和紮根。

我感謝非常多的人:從三月開始魯彬、翰聲、詠梅的鼓勵與邀請,詠梅一路來的辛勞與陪伴,父母親的支持,柯育英女士一家人有形無形的支援、指點、引介,綠黨 內、外一同參與選舉的夥伴,高雄支黨部的阿德、小星、吳大哥、怡秀、柏宣、程洋、鴨子……,在選舉過程中勞心勞力的沈培基先生、瑞娥、婉瑜、明儒、瑩純、 袁大哥……,阿立和親戚、朋友、同學們的加油打氣,生祥、大廣、白月、多喝水等在地歌手的情義相挺,具名或匿名的捐款者,提供各式物質資源、精神動力的林 中信先生、洪輝祥老師等支持者,半年以來新認識的長輩、青年、朋友的朋友,來自地球公民基金會、舊城文化協會、高雄煉油廠轉型生態公園促進會、柴山會、主 婦聯盟消費合作社、豆皮咖啡、新濱碼頭、美濃、台南、屏東……等許多環境、社會、文化保存運動中前輩們的指教和鼓勵、對我和綠黨參選、改變政治議程的肯 定,投票給我的三千四百四十八位選民、投給綠黨的兩萬四千又九十五位選民、在路上打氣加油的公民……。還有柴山上的台灣獼猴等動、植物,在選務、工作繁重 的時候,讓我、人的心靈重新回到自然。

生態、自然、天地人的非金錢價值需要被重視,貨幣不是價值衡量的尺度,環境健康對於人類社會的維生功能必須被看見。挽救生態系統的破碎,需要從各個面向、各種層次著手進行。我們需要改變人類的社會、經濟與政治制度,我們需要綠色的政治在高雄。

競選期時我們看到綠色政治「立足高雄」的祈願與可能性,這座過往的工業大城,幅員廣大、空間寬闊,更有許多仍然愛山、愛樹、愛自然的人們。這次參選只是個起點,我仍將持續參與綠黨高雄支黨部的運作,與關心綠黨的朋友一起擴大實踐的工作,招募夥伴、緩步前行。

請持續關注我們、加入我們的行列,在飽受汙染的藍天綠地中,走回身土不二的和諧,走出藍綠標籤的仇恨政治,開創綠色的未來。



敬祝新年快樂

震洋@高雄,2012/1/19
(實體的競選總部暫時結束了,歡迎在臉書"綠黨高雄支黨部"粉絲頁保持聯繫)

2012年1月4日 星期三

2012/1/4林震洋公辦政見發表演講稿

各位觀眾、各位女士先生、左營楠梓區的選民、各位國家的主人,大家好。

我是林震洋,是綠黨在高雄第三選區的立委候選人。

在發表實質的『政見』主張之前,我要先談一下這場選舉的程序問題,關於選舉制度以及藍綠標籤的問題。

這不是一場公平的選舉。這是一場不公平的選舉。

雖然從解嚴以來,我們已經經歷過很多次的投票,但是不公平的選舉制度,讓人民不能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讓政治成為少數人、有錢人的禁臠。 請各位看看這張比較表格,如果有個外星人、外星智慧生物來觀察我們的社會,它可能會得到這樣的結論:我們這兒並不是一個民主國家、民主社會,我們是一個錢主國家、錢主社會。

在民主制度比較悠久的國家,例如法國,國會議員的參選保證金大約是新台幣五千元,在英國比較高一點,大約新台幣兩萬七千元,但這些國家的物價水準都是台灣的好幾倍;在德國,保證金被認為是違憲的制度。在台灣卻要20萬元!逼近一個大學畢業生的年收入,這讓青年、讓勞工、讓平民百姓都難以在平等的基礎上參與政治、參與決策,讓政府被財團控制,不斷破壞環境。選舉制度必須要改變,改用公費選舉的方式,降低投票年齡,實行通訊投票,這樣的民主才是實質的民主。

綠色不是民族主義的顏色,不是以一種民族主義對抗另外一種民族主義,綠色也不只是民主進步黨的顏色,她應該是自然生態的顏色。40年前,1972年,全球最早的綠黨發源於澳洲塔斯馬尼亞島的反水庫運動,反對工業化發展對河川、對土地的無止盡剝削。

10年前的全球綠人大會,更通過了的六大核心價值 : 生態智慧、社會正義、和平非暴力、參與式民主、尊重多元、不犧牲下一代的永續。這是全球綠色政黨共同遵守的價值,當媒體朋友輕易地使用「藍」、「綠」兩種 標籤來劃分統獨立場,就讓這些普世價值被忽略、被掩蓋,讓社會不斷陷入仇恨、分裂和對立。可是,環境惡化越來越嚴重,我們必須重新還原『綠色』的意義,讓 社會超越統獨的爭議。

我們的政治被「國家」這個概念給綁住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經歷了恐懼、仇恨、或冷漠的態度,讓公共領 域被商業、營利的思維給盤據,但是我們不能對於政治、對於公共事務繼續冷漠,不能再坐視社會不公擴大蔓延,不能讓統獨爭議掩蓋經濟成長背後的環境代價;我 們要走向更多元、更包容、更永續的社會,我們需要對於國家制度有新的想像。

我主張使用一個新的文字:「生態國」,來轉變國家運作的方向。

工 業化、現代化、企業全球化的發展,已經讓台灣、讓中國大陸與地球的環境被過度開發與嚴重汙染,生物多樣性瀕臨瓦解。國家不能再是人拿著武器、靠著軍事武力 相互競爭資源的機器,不能再是少數資產階級統治人民、開發土地的工具,不能再讓政府成為破壞環境的共犯。未來,國家制度的核心,應該是保護生命、保護土 地、確保生態系統的健康、保障人民生活基本需求能夠獲得滿足。

在我拜票的過程中,有位長輩說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沒吃過苦, 但我不同意,我羨慕父親小時候可以在溪流裡游泳,我看到的溪流卻是水泥化的臭水溝。和自然分離,也是一種痛苦。我將這段話貼在臉書上,有朋友回應說:「與 自然分離,是最深的痛苦。」這就是我們這一代、和未來世代所必須承受的。

土地不是商品,人是土地的一部分,石化業讓我們有方便的生活,但是卻讓全球面臨暖化的危機,讓太平洋環流漂滿塑膠廢物、破壞海洋生態;在台灣,環境汙染的代價更是由少數人來承擔,企業和大多數股東只想著要賺錢,一再壓低污染防治的成本,這是不正義的。

五輕要關廠,民國79年政府承諾五輕將在104年 遷廠,但至今對於遷廠始終沒有積極作為,致使地方居民仍然一再抗爭。石化業不只汙染空氣,也汙染土壤、地下水,讓周遭居民罹患癌症,所以我認為即使遷廠也 還不夠。台灣中油公司已經在林園三輕進行擴建,五輕更不應該再去汙染另一塊土地,應該要讓半屏山麓的煉油廠,就地轉型成為生態復育公園。

全球的石油產量已經在2006年 達到高峰,未來的石油開採將越來越困難,油價也會持續攀升,我們要藉著五輕關廠的機會,調整並縮減石化產業的規模,邁向低碳的社會,讓石油、塑膠這些不可 再生的資源,受到珍惜與重視,不再成為汙染與致癌的有害物質。縮減石化產業之後,我們也將同時改善空氣品質,降低空氣中致癌的細懸浮微粒的總量,讓大高雄 的居民生活得更健康。

從全國或全球的尺度來看,科學技術的進步,已經讓我們身處在一個生產力旺盛的時代,同時卻也消耗太多 自然資源,製造太多廢物與汙染。為了追求一個更和諧、更平等而安全的社會,我們應該要大幅縮短工時,讓工作機會、以及連帶的收入、財富被公平分配,以互助 合作的態度守護地球,而不是以競爭的態度比賽看誰占據、耗用更多的資源。

地球只有一個,台灣只有一個,而且這不是我們這一個世代兩千三百萬人所獨有的,祖先留給我們的青山綠水已經變成了土石流和臭水溝,我們有責任將牠復原歸還給後代子孫。

縮短工時不只可以讓社會的貧富差距縮小,也可以增加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時間,讓社會更民主;可以增加我們與家人相處、和鄰居互動的時間,讓社會更安和樂利。

有越來越多的團體指出,縮短工時是解決氣候危機的重要方向,例如英國的新經濟基金會,就以「21工時」為題發表了研究報告,他們主張每周彈性工時21小時,或者每年彈性工時1,092個小時。縮短工時可以成為一種政策工具,一種降低溫室氣體排放、調適社會因應氣候災難、減緩人類生存危機的政策工具。

左 營的眷村保留,也是我要努力的政策方向。眷村不只是國有財產局的『財產』,它具有多重的文化價值:不同時期的房舍,反映出歷史的軌跡和當時的建築技術。來 自不同省籍的軍眷家屬,帶來多元、豐富的生活文化,尤其是飲食,多樣風味的食物,提醒著人們,自己和土地的連結。人不是土地的主人,人是土地的一部分。

尤 其是當我們邁入高齡社會,低矮的房舍更具有保存的價值,一樓的住宅遠比高耗能的電梯大廈更適合居住,人們更容易認識彼此、互相照顧。眷村不應該被當作是等 待剷平的歷史遺跡,我主張,眷村空屋開放給民間社團經營,搭配蓮池潭、舊城遺址等觀光資源,創造出多元活潑的文化,左營眷村可以成為國際旅客交流、創造友 誼的和平起點。

和平的基礎不是軍事武力,而是人與環境的和諧共存。現代的都市、馬路、樓房,過去都曾經是農田,或是有梅花 鹿奔馳出沒的森林原野,都市和道路的擴張要受到限制,不能繼續壓迫農村、摧毀農地;都市的運轉倚賴著貨幣經濟,利用貨幣驅動著工廠生產、也製造了汙染。我 們不只要減緩貨幣經濟的規模,也要讓都市充滿更多綠色植物,讓都市也具有糧食生產的功能,我主張:發展都市農業,例如在公園、在空地,種菜、養雞,減緩對 於運輸能源的消耗、拉近人與食物的距離;回收枯枝落葉、雜草等各種有機質進行堆肥,復育土壤生態系統;在屋頂收集雨水,去除水泥化工程對於河川的破壞,恢 復河川生命力。溪流有魚,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現在,這似乎是很奢侈的。

民國一百年剛剛結束,讓我向中國國民黨的先烈們致 謝:辛亥革命的成功,讓我們走出封建歷史,走向民主政治;但是龐大的黨產至今依然阻礙著其他政黨和國民黨進行公平的競爭,阻礙民主的發展。我也感謝民主進 步黨與黨外運動的前輩們,經過二、三十年的努力讓我們走出一黨專政的獨裁;但是,請不要忘記綠色的生態意涵,也不要忘記仇恨與對立的情緒,是會阻礙民主 的。

數十年或一百年的歷史,對於在台灣居住數千年的原住民族來說,都是短暫的,我們需要更謙卑地向原住民族學習。綠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的第一席,是蘭嶼達悟族的媽媽:希婻瑪飛伏女士。這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第一次,非原住民的公民可以投票給依賴土地而生、順應土地智慧的原住民。

請您在第八屆立委選舉中,將政黨票投給八號,綠黨,在高雄第三選區選擇三號,林震洋。謝謝各位。

2008全球綠人的未來:台灣的觀點與台灣的角色

(這是2008年台灣參與巴西全球綠人大會的演講稿,在整理綠黨簡介時找到,雖然晚了幾年,但還是很有分享的價值。尤其是: 台灣的生態足跡是自身島嶼面積的28.8倍,這難以置信的數據。)

第二屆全球綠人大會台灣致詞 演講稿

Future of the Global Greens: Taiwan’s Perspective, Taiwan’s Role

全球綠人的未來:台灣的觀點與台灣的角色

Thank you Global Greens for inviting us to Brazil to take part in this very important conference. Many of you may not know that Brazil does not recognize Taiwan passports, and that our delegation was only able to obtain visas to join this conference on account of the intercession of the Brazilian Green Party. We therefore give our special thanks to the Brazilian Greens and all members of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感謝全球綠人邀請我們來到巴西參加這場非常重要的會議,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巴西並不承認台灣的護照,而我們的訪問團靠著巴西綠黨的幫助,才能獲得簽證並參加此次會議,因此我們要特別感謝巴西綠黨以及籌辦會議的所有成員。


On account of the effort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Taiwan’s ability to jo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to discuss, debate and work towards solving global issues such as climate change, cross border pollution, conflict resolution, health issues and so on is extremely compromised.

在美國和中國的干預之下,台灣要參與解決全球性議題的國際會議,討論與辯論如氣候變遷,跨國污染,戰爭解決,公共衛生等問題,空間都是非常有限的。

2012年1月2日 星期一

2012/1/14 政黨票投八號 綠黨

這是第一次,非原住民也可以投票支持原住民進入國會

原住民運動先驅 歐蜜‧偉浪牧師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SH7HKrHendU


文宣圖片連結: 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283189871729355&set=a.282764448438564.61267.252815594766783&type=1&theater

生態國港都啟航:國家的建立要以生活、生態為核心,不是以武力為基礎。

五輕關廠:復育受汙染土地,調整石化產業結構。

守護眷村:尊重多元文化;國有財產開放非營利社團經營。

推動都市農業,重視農業的非金錢價值。

縮短工時抗暖化。

2011年12月11日 星期日

林震洋教育政見講稿 1207 主辦單位:高雄教師職業工會

林震洋教育政見講稿 1207 主辦單位:高雄教師職業工會

林震洋教育政見講稿 1207

各位高雄教師會的夥伴、關心教育的先生女士大家好,我是綠黨在左營楠梓區的立委候選人林震洋,謝謝教師會讓我有這機會向各位說明我的教育政見主張。

最 近校園營養午餐弊案佔據了媒體版面,甚至有學生在排骨中吃到蛆,這不只反應出現行的教育制度現行的教育太過偏重智育、成績和分數,疏忽了孩子的健康,更反 映出整個校園、整個社會對待食物的態度出了問題。兩大黨受困於經濟成長的迷思,只把食物看成一種商品,但是,食物是健康的源頭,農業是文化的源頭,人其實 也是土地的一部分。我們要重新正視食物和農業的價值。

如果從環境權的角度來看現在的教育制度,我們可以發現它其實剝奪了學 生、教師親近環境的權利,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是在替工業化、現代化的生活作準備。但是,基本的環境人權應該受到保障,不只是在社會的大環境,也是像 校園這樣小型公共空間,學校教育應該要讓教師、生、職員都能在健康的環境中,享受快樂而有尊嚴的生活。

現在的教育制度用細 緻的分數去評價學生的價值,卻忽略了多元的個體差異才是文明之所以豐富與創新的源頭;它用僵化的標準答案去衡量學習成果,鼓勵、逼迫學生相互競爭,甚至導 致校園霸凌的事件,卻疏忽了團隊合作、分享互助的重要。它教給學生片段的知識,卻沒有幫助學生成為他自己(想成為的人)。

升 學制度必須改變,這並不容易,因為這同時也牽動了講求功利、向錢看齊的社會價值觀。但是在民主的社會中,校園本來也就應該是開放,而不是封閉、孤立的系 統。甚至班級制度也應該打散,按照學生不同的學習進度做分組,並採用必選修的課程安排,讓學生可以接觸到不同年齡、多元背景的同學,分享在不同課堂所學的 知識,自然培養出尊重他人的態度。

我們也要改變統一、集中的考試制度,強調標準答案的考試制度忽略了學生彼此生長背景的差 異,和家庭教育資源的差距,那只是假象的公平。採用多元的教育管道,和各校獨立招生的方式,才能照顧到學生的差異,並讓各個學校發展出不同的特色、讓不同 的教育主張可以並存,孕育社會中的多元文化。

學生的健康和快樂比會讀書更重要,比會不會考試更重要;大家生過病,都能體會健康是一切的根本,這道理從校園中就要落實;不能在升學制度的迷思下,讓小孩被書包壓垮、不能讓考試的壓力毀壞孩子學習的樂趣、興趣。

要 教出快樂的學生,也需要有快樂的老師。教育應該捨棄分數這樣的評量標準,例如改為採用等第制度,對學生來說它可以包容更多元的個體差異,對老師來說,則讓 教師從替學生分數高低的責任壓力競爭中解放出來,依據教師自己的興趣和專長進行備課與課程設計。總之,我們要設法讓教師、學生、還有社會一起走出分數、走 出競爭的魔咒;走向合作、共生的未來。

回到營養午餐的議題上,我所構想的解決方案,大致有幾個方向:1.建立校園與食物產 地的直接連結,這不僅可以深化飲食教育與生活教育,也讓師生直接照顧一塊校園以外的田園,進而關心它週遭的環境;像是美濃龍肚國小就有很成功的經驗。2. 家長應該對於校務決策有更多的參與決策,例如營養午餐的採購、是否要穿統一的制服;3.甚至一定學齡以上學生也應該參與相關事務,學生可以推派代表試吃、 選擇食物、探訪蔬菜產地、甚至經營餐廳。或許有人覺得這是在說笑,但是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就有學生利用校園中的橄欖樹製做橄欖油進行販售,日本也有小學生 參與了占地三千五百公頃的龍貓森林保育信託。

校園本來就是社會的一部分,社會運動、環境運動中的一部分。

這些校園環境運動的成功,不只因為他們有深厚的環保意識/概念,也因為他們具有紮實的公民意識/素養,公民應該了解這社會出了甚麼樣的問題,並且具有改變問題的行動能力;在校園中的學生、教師、職員也一樣是公民。

當校園中的班會、學生會,都能實質參與、決定班級和校園的事務,而班長、股長等幹部也不像是軍隊中聽從上級命令的屬下、不是只會服從教師行政權威的小官僚;而是在一種師生彼此尊重,師生共同治理、經營的校園中進行教學,也就能催生出更民主、更公平、更燦爛、更和諧的社會。

謝謝各位

新聞報導

https://sites.google.com/a/kta.kh.edu.tw/indexpage/home/li-wei-hou-xuan/di-ba-jie-li-fa-wei-yuan/hui-yuan-xian-shang-tou-piao/huo-dong-bao-dao

演講錄影影片

http://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478A18FAFE567371

2011年12月5日 星期一

綠黨八屆高雄左楠區立委參選人林震洋DM文案

綠黨八屆高雄左楠區立委參選人林震洋DM文案

* 小白兔勇闖「政治」叢林

政治關於權力、政治關於鬥爭、政治需要手腕、政治需要精明算計;小白兔不相信這些、小白兔乾淨,而且純粹。

政治應該要讓生活變好,增加我們「幸福」的總量,天應該藍、水應該綠,食物應該營養、土壤應該生機旺盛,人應該相愛、自信,應該快樂。

「政治是關於可能性的藝術。」在一片關於「政治」的肅殺言論中,小白兔只獨獨標出了這一句加拿大綠黨的政治人物所說的話。在另外一本關於世界「綠色政治」的書裡則這麼說:「只有不斷伸出手去觸碰那些不可能的事物,人才有可能完成那些可能的事。」

小白兔要伸手開始觸碰那些「不可能的」事。

「綠色政治」,應該是以「綠」為價值的政治,綠色是生態的顏色、是小而美的勇氣、循環再生的強韌,是生命的顏色。

* 生態國 啟航港都

「生態國」意味著:國的建立應以生態為核心,而不以武力為基礎。這個想法,自我在參與樂生保留運動,和青年、老邁院民一起經歷與警察的肉搏抗爭當中萌發,又到了福島核災後,立法院前的反核抗爭而達到巔峰──這個罔顧人的生命與自然極限,連核能都硬要蓋的國家,拆掉也罷!

核能的廢棄物,就是核子武器的基本原料。這也許可以說明我們日常生活的兩面:便利的背面就是暴力,但是暴力被藏起來了,我們就看不見真相。以「生態國」為初衷,我代表綠黨參選立委,說明我的主張:

我主張以縮短工時作為永續經濟的方案,因為善待土地就是善待人,GDP數字的增加是虛假的經濟成長,人民實質的生活幸福感則是真的。

我主張以五輕關廠作為縮減石化產業的基本處方,因為石化工業毒化土地、長久破壞居民健康,而我們的國家必須更積極地打造具再生能力的產業前景。

我主張以都市農業綠地有機化政府介入打造的城鄉飲食關係,來作為台灣復育農業、促進食物安全、提昇糧食自給率的經濟方案。

我主張以保留既有文化與生活的多樣形式作為保留傳統美食的出發點,而這件事在左楠便是舊城眷村,與中油眷舍的留存問題。

高雄是個特別的城市,在工業之都綠地交錯、道路寬敞;軍事用地在左楠、石化工業在左楠,眷村舊城也在這;愛鄉土的文人,愛環境、愛樹、愛河岸的媽媽們全都在此聚居生活。這個地方,正可以走出另一種永續,啟動「生態國」。


* 2012/1/14 選票投綠黨 隨手做環保

* 「生態國」邀您一起來啟航

2012 年,最方便而影響深遠的隨手做環保,就是將立委選舉的政黨票,投給為生態發聲的綠黨,只要讓綠黨突破5%得票率,就會有兩席不分區立委進國會,還能得到每年、每票五十元的政黨補助款。四年總額上億元,將以「綠色提案公益創投」用在保護子孫的未來。

有人說:「世界的改變,總是從一小群人開始的。」這一小群人,是先知先覺、深思熟慮的一小群人。他們是綠黨,他們以理念與熱情為參政資本,抵抗高額保證金與不合理的選制,需要您的捐款相助;或高雄選民欲加入選務志工、腳踏車隊、走街宣講、發送傳單,可直接聯繫綠黨左楠區林震洋競選總部。

就從這次,拒為兩黨惡鬥添軍火,妳/你的一票,可以讓微笑綠黨的維和部隊不必再打游擊!現在就呼朋引伴替綠黨募選票,讓夢想實現!

2012/1/14號召您的親朋好友,不分選區政黨票投綠黨左營楠梓立委票投林震洋


封底:

聯絡資訊

綠黨左營楠梓區候選人林震洋競選總部

地址:高雄市左營區左營大路465號 Tel (07) 5879767

捐款資訊

戶名:第八屆立法委員擬參選人林震洋政治獻金專戶

郵政劃撥42282568

戶名:綠黨政治獻金專戶

永豐銀行景美分行(807)1220–0100–267377

* 他們挺綠黨


震洋,綠色環境的先覺者勇敢站出來!給台灣一個健康的未來,咱的子孫有福了!

梁淑貞│舊城文化協會

林震洋以「生態國」挑戰向下沈淪的政治文化。

這是綠黨在高雄,實踐綠色政治的重要起點。

李根政│地球公民基金會

震洋是個完全體現「綠色政治」精神的綠黨青年,追求地球永續需要綠黨、也需要震洋。

文魯彬│綠黨共同召集人

如果生產、生活、生態間達到平衡是我們要的願景,那我們大可以要求、嘗試各種可能性,並和綠黨的政治代理人─震洋,一起實現。

蔡雅如(鴨子)│中山大學社會系碩士班研究生

小白兔抗核能與石化

生態國

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2012第八屆立法委員綠黨提名候選人

2012第八屆立法委員綠黨提名候選人

綠黨全國不分區立委候選人

1賴美惠(希婻.瑪飛洑)達悟人,1995年成立達悟同鄉會的部落青年之一,長期從事蘭嶼反核廢運動。她在今年七月曾經出面控訴政府,竟然為了舉辦建國百年系列活動,逼迫達悟族在每年的36月份捕撈飛魚、禁止造舟的季節,打破禁忌、冒犯祖靈,為漢人造舟。綠黨相信,原住民智慧是面對環境危機的最佳方案,而瑪飛洑對堅守原住民主體性的堅持,正是讓原民傳統文化進入現代生活幫所有人解決困境的關鍵。

2.鍾寶珠 花蓮土生土長的客家人,參與東部環境運動已經有18年的資歷,現任花蓮縣環保聯盟會長。她自1993年反對和平水泥專業區的抗爭運動開始,曾於1998年代表綠黨參選花蓮縣議員選舉、2008代表綠黨參選花蓮縣區域立委。幾乎每一次花東環境受到威脅時,都可以看到她挺身而出,花蓮台泥、水璉火力發電廠、花蓮焚化爐、西寶水庫、蘇花高,無役不與,現在東部面臨許多BOT等開發案對土地的掠奪,更需要有來自東部的環保立委和財團立委抗衡。

捐款帳號:綠黨政治獻金專戶 永豐銀行 景美分行 帳號:122-001-002-6737-7

由於不合理的法令限制,綠黨所開出的政治獻金捐款收據無法用於抵減所得稅

2012政黨票請支持綠黨!

綠黨區域立委候選人一覽

候選人

選區

簡歷

捐款帳號

(候選人捐款收據可以抵稅)

聯絡方式、網站

潘翰聲

41

臺北市第七選區:

信義、

南松山

綠黨發言人、台大建築與城鄉所碩士、台大政治學系學士

8屆立法委員擬參選人潘翰聲政治獻金專戶 玉山銀行 南京東路分行

帳號:0026-968-207457

台北市永吉路386 電話:(02)2767-5005

http://panhan3.pixnet.net/blog

張育憬

41

北市第一選區:

北投、天母

白海豚媽媽、

守護白海豚溼地信託、

小學和社區故事媽媽

8屆立法委員擬參選人張育憬政治獻金專戶 華南商銀 天母分行

帳號:008-189-20-033333-6

http://gogo-mother.blogspot.com/

余宛如

31

北市第八選區:

文山、南中正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飲食人類學碩士

亞洲區公平貿易論壇台灣發言人、生態綠公平貿易公司創辦人、

社團法人台灣公平貿易推廣協會理事

監察院查核中

http://ecoapple.blogspot.com/

王鐘銘

33

新北市第一選區:

淡水、八里、三芝、石門、林口、泰山

綠黨中執委、

長期推動農業、反核、

同志議題

8屆立法委員擬參選人王鐘銘政治獻金專戶

郵政劃撥帳號:50189028

線上捐款網址:
https://ecbank.com.tw/donate/mingwangx/

http://blog.mingwangx.org/

楊木萬

56

新北市第十選區:

土城、三峽

反對土城看守所不當遷移聯盟發起人、

土城愛綠聯盟、

反對三峽殯葬特區、

反高學費聯盟副召集人

8屆立法委員擬參選人楊木萬政治獻金專戶 華南商土城分行 

帳號:008-186-20-040807-5

http://www.facebook.com/itucheng

蔡智豪

38

臺中市第四選區:

西屯、南屯

生態學會秘書長、

關注森林生態保育、

有毒廢棄物污染

生態學者陳玉峰教授誠心推薦

8屆立法委員擬參選人蔡智豪政治獻金專戶 郵政劃撥帳號:22729970.

http://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0289482675

http://www.ecology.org.tw/news/view.php?id=55

施月英

36

彰化縣第一選區:鹿港及週邊海線

彰化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

8屆立法委員擬參選人施月英政治獻金專戶 郵政劃撥帳號:22731217

http://www.greenparty.org.tw/

http://www.facebook.com/TaiwanGreenParty

謝文漢

31

臺東縣選舉區

台東廢核、反核廢聯盟召集人

監察院查核中

http://www.greenparty.org.tw/

http://www.facebook.com/TaiwanGreenParty

林民昌

38

臺南縣第五選區:永康、南關線

大學講師、

台南市葫蘆巷協會總幹事

監察院查核中

http://www.facebook.com/GreenTainan

林震洋

32

高雄市第三選區:左營、楠梓

樸門永續設計學會理事、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監事、

倡議縮短工時抗暖化

8屆立法委員擬參選人林震洋政治獻金專戶 政劃撥帳號:42282568

高雄市左營大路4651

(07)5879767

http://huck2.blogspot.com/


2011年11月7日 星期一

綠黨 林震洋倒數七十天的募款信

二零零六年,我加入綠黨。那時我在環保團體「綠色陣線協會」工作,很能體會「參政」 作為保護環境手段的重要性。當時的綠黨秘書長溫炳原遊說我一起出來參選市議員,我因為一些個人因素而拒絕了,後來的時間裡,先後擔任綠黨的中執委、中評 委,積極參與綠黨黨務,也常感到不合理的選制對於人民參政的限制太多。我相信這句話:「政治,是關於可能性的藝術。」;也有人說:世界的改變,總是從一小 群人開始的。我認為綠黨就是這樣的一小群人。

我還記得是在參與樂生保留運動的時候,年邁的院民和許多青年,與政府公權力的 「肉搏」經驗給了我很大的衝擊,在一種不滿的情緒裡,我在腦中改寫了「國」這個字,拿掉了中間的武力象徵,放進了生命、生態的「生」;對我而言,這是比較 理想的「國家」該有的樣子,也同時是在更積極地主張:環保議題,不僅僅是「生態」議題,也是關於社會正義的課題、關乎人們要如何將綠色的價值實現為一個國 家──政治體──的問題。人民需要更多的幸福、更多的安全感。我們需要乾淨的水、空氣與健康的土地;母親們不應該在市場看到那些不確定是否健康的肉品蔬菜 而感到焦慮、不應該在看著孩子喝不確定是否帶有毒物的飲料而感到害怕;勞動中的人不應該「不敢」要求一個合理的待遇、更多的休憩,還有實現夢想的機會;城 市不需要更多年輕人買不起、租不起的空屋,戀愛中的人也不應該對婚姻、生育、未來的生活充滿未知的恐懼。

許多人說我的想法 不切實際,但這些年我們看遍了那些「切實際」的人所作為的政治,讓我們多麼憤怒與無力:福島核災之後,核能政策並沒有轉彎;大埔搶地之後,農業政策也沒有 得到好的檢討;科技業員工自殺或者過勞死,但政府仍然在優惠產業、要求勞工共體時艱;塑化劑風暴之後,我們也並未收斂我們對石化、塑膠產業的依賴。我認為 這些事是很清楚的:這個城市被過量的強迫性勞動所支撐著,這些強迫性的勞動剝削了環境、也剝奪了人們「幸福」的權力,因此加入綠黨、甚至參選,對我而言, 就是一個帶著我「不切實際」的想法進入政治的機會,我相信大幅減少工時是邁向永續生活的解方,縮減石化產業可以讓我們得到更健康的土壤、空氣與海洋,保護 生態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但綠黨在台灣的「參政」,仍有很艱困的路要走,高額保證金的限制也剝奪了像我這樣一個帶著理想、卻 無家世背景的普通人參選的機會。我認為這件事不合理,金錢不應該是人民參選的門檻──選民投票的選項,不應該總是只有那些比較有錢的人,而我需要帶著這份 不滿進入體制、尋求改變。

因為如此,我非常需要你們的協助。選舉還剩七十天,如果你也願意與我一起成為「改變」的一小群人,請協助我,或者將這個訊息轉達給你身邊的朋友。捐款給我,或者綠黨,讓我們「一起」參選。

戶名:第八屆立法委員擬參選人林震洋政治獻金專戶:郵政劃撥42282568

戶名:綠黨政治獻金專戶:永豐銀行景美分行(807):1220–0100–267377

綠黨 高雄市左楠區第八屆立委參選人

林震洋 敬上

2011年10月5日 星期三

生態國 短講稿

生態國 短講稿

大家好,請借我五分鐘,讓我向您介紹一個新文字。
(舉生態國的牌子)這是我設計的一個新國字,暫時將它稱作「生態國」。原本的國字是人拿著戈、武器,占領一塊土地的意思。但是經過歷史上各種大大小小的戰爭,我們應該反思如何避免戰爭,避免對於某些資源的過度依賴,而最終必須靠武力與其他人爭奪資源。

我們可以妥善規劃各種生態與環境資源,並且將社會發展的目標設定在滿足生活的基本需求、快樂的生活。

原住民族是沒有國家概念的,他們相信人屬於土地,而不是土地屬於人。土地不是各種等待被利用、買賣的地產、房屋或其他地上物,而是和我們的生命緊密相連的生態系統,土地就是我們的生命。

如果我們一直陷入國家統獨的爭議,一直相信經濟成長的迷思,我們就會看不見台灣經濟奇蹟的代價是:河川變成水溝、峽谷變成水庫、農田變都市、野生動植物一一滅絕。但我們人類也是生態系的一份子,當其他生物消失、只剩下博物館中的標本時,人活著不僅孤單,甚至也可能活不下去。就像前幾年歐洲蜜蜂的大量失蹤,就引發糧食供應短缺的問題。

我相信以武力為基礎的國家制度必須改變,國防預算應該調整,破碎的生態環境已經影響了人民生計安全。未來的政治必須以生態保育為核心,才能讓人與自然重修舊好,讓生活基本需求的滿足優先於資源與利潤的競爭。請幫助我一起推廣、使用這個新文字,一起轉變國家運作的方向。

請您投我一票,投綠黨一票,謝謝。

2011年7月9日 星期六

邀請左楠起步走向生態國 ──綠黨黨員林震洋的參選說明

2005 年的環境NGO會議前夕,我第一次冒出「生態國」這個字的構想,也曾想像著某一天的遊行隊伍中,有群人舉著大幅的布條向前進,上面寫著這個新文字。之後幾 年,這個新的符號,總是三不五時浮上腦海,於是2007年我寫了些理念說明http://huck2.blogspot.com/2007/12 /netion-internetion.html#links;但侷限於虛擬的網路世界,我(或是它)覺得仍不足夠,希望有一天它會被編入字典,在各種 輸入法中也能將它打出來;2010年我製作了三款白底黑字的貼紙,之後陸續有親友設計了更多漂亮的彩色版本。

朋友建議我以 商標的方式去推廣這個字,但我總希望它能是個「公共財」,每個人都能看見它、使用它,甚至用選舉去推展它。符號堆疊著我們思考世界的方式,而我相信「國 家」這個制度需要被挑戰與翻轉:以軍事為根基,占領土地與資源的思維,已經讓台灣、中國、全世界的環境都一再被破壞,生態系統也瀕臨瓦解,最終能從中獲利 的只有非常少數人,金錢和貨幣成為唯一的贏家,以指數率不斷地繁衍增長。這種被金錢或利息給奴役的社會,該轉型了。

2011年7月7日 星期四

7/10週日下午一~四點 2012立委選舉綠黨擬提名人林震洋参選說明會

各位綠黨黨員, 支持者 您好

距離明年1月14日的第八屆立委選舉, 大約有190天.
綠黨能否突破5%的得票門檻(約60萬票), 首次進入國會?
我們能否把握這次環境政變的機會?

2011年3月13日 星期日

罷工救地球

「罷工救地球」「休/放假救地球」,用講的,和用寫的感覺差很多....

大家好,我是XXXXX,今天要和各位分享的主題是「」
我認為地球面臨嚴重的環境問題,很大的原因來自於我們人類過多的工作,工作除了在社會生活中賺錢維生的功能以外,就自然面向而言是對於環境與生態的開發與利用。現在全世界幾乎已經都被人類佔領,森林變農地,農地變都市。我們應該要給其他生物更多的空間與時間。英國已經由研究機構提出每週21工時的主張,法國每週工作35小時,台灣卻是53小時。
我們應該大幅降低工作時間,改變生活形態,以確保氣候的穩定與生態平衡。當其他物種都滅絕時,人類的安全也隨之消失。請支持這個主張,支持綠黨。歡迎上前來捐款。

ref:
21 hours http://www.neweconomics.org/publications/21-hours
工作、金錢與環境 http://e-info.org.tw/node/63271

2010年10月25日 星期一

2010八月全球青年綠人大會心得


感謝阿端製作中文版



會議方式:
這次會議除了採用開放空間、世界咖啡館等方式進行討論之外,也有魚缸論壇(fish bowl)的模式:以同心圓的方式安排座位,講者與主持人坐在內圈,聽眾坐在外圈,內圈保留幾張座位,有意見要分享的聽眾可坐入內圈要求發言,再由新的發言聽眾取代舊發言聽眾進入內圈;由聽眾共同參與決定討論進行的方向。

會議手勢,也是本次會議的特殊之處,藉著各種手勢而非語言,幫助討論過程的進行,應該很值的台灣青年學習在開會中使用,
例如:
舉單手並伸出食指表示「有意見 要發表」;
舉起雙手揮動手指表示我同意或贊同發言者的意見;
雙手向下揮動手指表示反對或不贊成發言者的意見;
拇指食指張開呈現L狀表示需要語言翻譯的協助,或請講者使用叫平易的詞彙;
舉起雙手食指表示「直接回應」,可享有優先發言權,但因為有被濫用之虞所以使用時需要搭配更周延的會議主持;
舉起單手在面前擺動手指,表示對於發言或討論的內容感到困惑;
雙掌相交呈現T字型,表示程序問題,例如「建議進行分組討論」、「會議暫停、休息一下」;
雙掌向上擺動,示意講者發言大聲點,尤其適用於人數多的會議場合;
雙掌向下擺動,示意講者發言慢一點,尤其是國際會議中當翻譯人員不在場的時候;
雙手在胸前或頭上前後轉圈,表示請講者加快速度,結束發言。


會議議程除了8/11晚間綠色經濟主題的講者未能出席而做為世界咖啡館會議之外,以及部份討論時段過長而彈性調整以外,大致如原先活動安排所進行大會議題與議程,以下重點記錄會議參與之收穫和心得:

8/8報到:
報到地點在德國綠黨辦公室,那是一棟約五層樓高的小公寓式建築,一樓大廳約為20坪的室內空間,另外有廚房、廁所、倉庫等空間,以及一個簡單的戶外庭院。報到結束之後,德國青年綠人的籌畫團隊帶領不少有趣的破冰活動,例如讓各聯盟的青年以地理相對位置站在一起,讓彼此看見他人的國家背景;也讓與會者依據社會 正義與生態環境兩個端點的光譜,站在自己或所屬團體的相對位置上,讓大家知道彼此的興趣或專長領域,結果主要關切社會正義的青年似乎比生態環境更多。

8/9會議開幕與歷史簡介:
德國青年簡述了柏林在二戰之後因為政治意識型態而隔離的背景,並以柏林圍牆的拆除、德國綠黨的發展等歷史經驗,期許和平而包容的未來。並說明後續幾天的議程安排。


8/9工作坊:
論壇劇場(forum theater):主持人帶領與會者進行「懸絲傀儡」、閉眼走動、模仿動物模仿行進、等肢體動作練習,進而以表演方式示範說明壓迫者與受破者之間的辯證關係,以及政治行動劇引發聽眾共同參與抵抗的理論分析。

8/10區域會議:
每天早上由一個區域聯盟報告該聯盟的概況,第一天由歐洲青年報告:歐洲青年綠人聯盟於1988年便已成立,如今在歐洲議會中也有青年代表。對比於台灣,當時剛解嚴、解除報禁、發生520農民運動的歷史過程,以及綠黨於1996年成立的歷史背景;更讓人欽羨歐洲綠色青年力量的深厚基礎。

接著進行區域會議,亞太青綠由澳洲的Tom主持會議,紐西蘭Jessica簡述了今年四月底亞太青年綠人大會的成果與提案,與會者各別表達了對這聯盟的想像與願景。

8/10開放空間會議:
大多數與會者分別參與了台灣日本共同主持的核能議題、以色列的和平進展、非州的志工運動;幾個人少的主題則合併進行,例如台灣林震洋召集的「氣候危機,時間方案」和澳洲Tim召集的「永續科技」合併,Tim打算蒐集各地永續適切科技的案例,彙整在一起作為資料庫。林震洋分享了關於改變時間作息因應氣候危機的主張,以及英國新經濟基金會「21工時」的參考資料。

歐洲綠黨的中高齡成員也召集了一個主題「另一種老化是可能的」,不僅向各國青年探詢她們國內的老年政策,也有問卷調查與明信片宣傳等小活動,她們更成立了一個關心老年議題的非營利團體,在在顯現德國與歐洲綠黨積極參與民主政治的行動力。

8/10魚缸論壇(fish bowl)
討論小農與永續的關連,與會的學者分享了糧食研究的相關成果,可惜對談的政府代表偏屬政策執行而非政策制訂的層級,雙方未能充分對話,而主持人過多的發言,也沒能讓與會者多加參與論壇的討論。

8/11區域會議
美洲聯盟,巴西的代表提到雖然美國沒有青年參與這次會議,但他們在美洲聯盟中幫了不少忙。

8/11工作坊:
「發展的意涵是什麼」演講者分別從政治與歷史等不同角度來定義這個概念,例如政治層面的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不同歷史時期的觀點,在殖民主義觀點下,發展意 味著跟隨白人的腳步。在後殖民的觀點下,發展變成不再是單一定義的概念。「超越發展」,則讓環境、勞工、健康、教育、參政等多面向的正義,成為更重要的焦點。

永續發展則更全面,讓經濟、社會、環境面向一起被考慮,並應設想到未來的世代;要求兼顧各人與群體的利益;也開始對「成長」產生質疑。發展即自由:例如在印度的主張,發展的過程,伴隨著基本自由人權的擴大與相互連結。

與會青年分享了斯里蘭卡森林與香蕉園、大象與人之間的衝突案例,尼伯爾或肯亞政府獲得歐洲政府補貼,但人民生活並不能真正獲得改善的結構困境;以及在生態足跡的觀點下,已開發國家應該被視為「過度開發」國家的見解。

8/11柏林市導覽
除了傳統的觀光導覽之外,德國青年在柏林推動「後殖民觀光」,我們走訪了洪保德(Humboldt)大學、德意志博物館、尤太屠殺紀念公園、以及1884年歐洲列強瓜分非洲殖民地界線的柏林會議地點;從不同的歷史角度看待同樣的城市,這樣的安排更顯見柏林或德國的民主與多元。

8/11世界咖啡館:綠色經濟
這個場次原本安排的講者未能出席,而改為世界咖啡館的會議模式,由與會青年各自提出感興趣的主題擔任桌長,進行討論。台灣青年林震洋分享了另類貨幣的相關資訊與案例,摩爾多瓦的Stella以洗錢為主題作介紹。

8/11酒吧之旅和影片觀賞
日本青年向紀錄片導演購買播放權,帶來了青森縣六所村的核能電廠紀錄影片,影片中除了看到日本農民無奈地販售最後一批無放射線污染的蔬菜以外,也提到英國賽 拉菲爾得(Sellafield)核電廠對於愛爾蘭海峽的輻射污染,是全世界放射線污染最嚴重的海域,這樣的環境代價,是在台灣難以接觸到的訊息,「環境污染無國界」是大家都該謹記的發展代價。

8/12區域報告
亞太地區目前還沒有正式的聯盟組織,這或許和地緣關係上,大陸與島嶼間多受海洋的阻隔有關,不像其他三洲那樣具有完整的大陸區塊。台灣青年也在這時播放了大 埔農地徵收的短片,說明高科技產業在台灣鄉村地區造成的環境問題與社會代價,呼籲與會青年一同參與土地正義的連署,並重視高科技背後的外部成本。

8/12大會討論
本次大會針對「全球青年綠人」的組織模式作了修正,在新通過的章程中,為了吸引青年團體的參與,讓團體代表在全球青年綠人這網絡中更有影響力,而限制了個人 在大會中的投票權利。未來四個聯盟的個人成員若人數過多,將只能共同分配某一比例的投票總值,而不一定是「一人一票、一票一值」的投票方式。

針對全球青年綠人的核心團隊:決策委員會,本次大會也對它賦予了更多職權,在緊迫的局勢可以代表全球青年綠人發表政治聲明。

8/12魚缸論壇:全球綠色新政
這論壇的兩位講者分別是衛報駐亞洲的記者Jonnathan,分享了他在中國豐富的閱歷與見解,另一位則是在德國綠黨內協調眾多主張的核心成員。Jonnathan「對於赤色中國的恐懼已經過時,對於綠色中國的憧憬還不夠成熟,現在的中國是灰色的」並展示了許多都市大興土木一片灰濛的景色。他更比較了18世紀英國工業化的歷史與中國近年發展的經驗,前者藉著帝國主義的擴張,將許多不受歡迎的技術外包到世界其他國家;如今中國沒有這樣的條件,落伍的科技只能一再向內地輸送,而依然持續污染環境。

8/13大會討論,選舉決策委員會
這時段的會議針對許多議題的決議文作討論,諸如歐洲青年綠人聯盟提出後哥本哈根會議的氣候主張,台灣提出保護農地免於工業開發的提案、也和日本共同提出反對核能的提案,芬蘭青年針對旅行的生態足跡、提出永續旅行的構想。
最後選舉下一屆的決策委員會,約有七十多人投票,除了非洲的一位女性候選人沒有通過,連帶影響男性當選名額以外,其餘各聯盟都有了新的代表,台灣的王鐘銘也獲選為其中一員。

8/13行動:街頭快閃遊行和植樹
直接行動主義是社會運動的一種重要策略,大會的結尾我們進行了兩個行動,首先是在搭乘都會捷運的車廂裡面,分散各處的青年,突然以彈指、拍手、拍腳、踱地的方式,一同鼓譟起來,在歡呼叫唱中揮舞旗幟,引起乘客的注意,然後就出站。
出站之後我們在柏林市外圍的一塊空地上植樹,約莫七、八個人一組種植一棵樹,有樺樹、楓樹、萊姆樹三種,並由每組替這棵樹命名,作為記念。

8/13晚會
會議結束後的晚會在一家酒吧舉行,播放在會議期間所蒐集的各國音樂,歐洲青年的熱情、激情舞蹈,讓台灣青年感到詫異害羞,而一些亞洲、非洲青年在舞池旁聊天,珍惜最後相處的時光,不知未來再相會時,全球的社會與環境又會發生哪些新轉變。

會場規劃:地圖、留言版、擁抱路口、信箱。會議餐點。
會議場地主要是在波爾基金會辦公室的二樓演講廳以及四間會議室,在一樓的室內走廊空間,籌辦團隊也費心做了些安排,諸如:一張世界地圖請與會青年用圖釘標示 出自己的國家,讓大家了解與會者的分布情況;大型留言版徵求對於會議、下屆決策委員會、重要議題的相關意見;在走道中用貼紙在地上貼出一個「愛心擁抱」(free hug)的框框,讓彼此相互支持打氣;還有一個貼滿個人姓名紙袋的留言信箱,讓大家可傳送更私人的訊息。

會議五天的餐點都是素食,由附近的有機農場到會場進行烹調;這是依據德國綠黨或歐洲青年綠人聯盟所通過的決議規範:在會研討會或論壇的場合,只提供素食的餐點,也示範了另一種以直接行動改善環境的方法。

會議分工:
籌備團隊將會議期間的工作組別分成:節目組、社交組、網路組、覺察組(awareness group),也積極邀請各國青年參與。會議最後一天的街頭直接行動,就是由活躍的社交組成員Phillip帶領。此外,覺察組是以預防衝突為主要目的,由擅長聆聽或願意保持中立的人自願擔任,對於潛在衝突或火爆的談話,介入討論協調不同意見,是很特殊的設計。

其他:
女性會議:會議中一度由女青年們在某天的午餐時間召集了女性會議,並討論出各聯盟決策委員會代表不得低於50%的規範提案,而有男青年則私下對這樣非正式會議參與的性別限制,表達了有違反民主參與原則的疑慮。

語言障礙,會議中幾乎都以英語為主要語言,但有些亞洲青年對此感到母語上的劣勢,即使大致都能聽得懂,但是在以英語溝通思考時,反應速度比較慢,這點再與幾 位澳洲和愛爾蘭青年對話時,感受特別明顯。由母語非英語的母語人作為會議主持人,應該是解決此一溝通時資訊落差的好方法。

2010年5月2日 星期日

2010亞太綠人大會收穫與心得, learning and reflection from APGN 2010

APGN day1 4/30:
1.綠黨在直接行動主義與進入政府組織之間的的拉扯張力,是之後值得更多省思的議題。
2.一般政治人物訴求短期利益的政見,綠黨政治人物則注重世代正義。
3.進入議會之後的利益誘惑,是綠黨的挑戰。
4.幾位中國籍的與會者,都不是從中國入境台灣的,唯一一位要參與的人被拘留無法來台。
心得:中國的不透明成為一種隱憂,昔日是非洲被稱為黑色大陸,如今是「黑色中國」?開放陸生來台,將有助於中國的開放與綠化?長遠來看有助於兩岸的了解與(世界的)和平?

2010年2月1日 星期一

綠色能源與情趣用品

一陣子沒有照顧部落格,這篇廣告文像是雜草一樣蔓延到許多文章的回文中。
之前刪過幾次,卻又出現了,真像是生命力強韌的野草一般。

砍不掉,理還亂。

冒出奇怪的念頭:結合環保觀念的情趣用品會是什麼模樣?
是不是會更暢銷?
打開一種前所未見的「市場」/「樂園」

2009年7月28日 星期二

As a son and what in Australia ?A:permaculture vistor, GP member, 觀光客

7/9~26澳洲
As a son and what in Australia ?A:permaculture vistor, GP member, 觀光客

2008年6月20日 星期五

大山大海大都會,小人小塵小星球

札記--2008GlobalGreensCobference巴西全球綠人大會

高中時簡單學習過的議事規則,在巴西全球綠黨大會的這幾天,有如一堂英語文版的溫習課程,修正案(AMENDMENT)成了在開會中最常聽到的一個詞彙,偶爾代之以替代案(REPLACEMENT)的討論建議形式出現。通常會在投影片中,以粗體字表示修正案;以粗體加底線表示替代案。

忘了是在哪看到「溝通的基礎,是相互尊重與平等。」在與Robin的聊天中,談到現代人越來越少溝通,或許是因為談話時即時的回應與互動,讓人的思考與反應時間比較少,形成一種無形的真誠與壓力。這樣的互動,在高度分工的都市生活中,似乎更屬難得;約兩個禮拜的團體生活,讓我重新想起之前參與人本教育基金會的森林育活動。較以人的本性與平等為基礎而產生的關係,看似缺乏控制與效率,卻讓人因為相互的尊重而更有主動參與的意願,這似乎是與傳統的管理制度差異極大之處。INGRID BETANCOURT2001年的會議中這樣說「我們正舉著新人文主義的旗幟,」參加此次會議之後似乎更能體會她所說的話。

許多的想法在他人的演講,與他人的談話中,被激盪修正;原先的「全球安息年、週休五日工作兩日」到了最後一天,漸漸退位成為一種更長遠的期待,需要更長久推動的主張;以生態體系脈絡之下的「智人」身分的政治認同,來取代「國家、族群、階級……」等既有的主流身份認同,成了另一種更為急切或基進的念頭。


對於未來的一個建議「建立全球邊境保護網」Suggestion amendment to 21 points.

by Suzan from US; Hercules from Brazil; Huck & Robin from Taiwan.

“We humans, with our political boundaries, our focus on territory protection and militarism and by dividing nature into species, resources…etc. have obstructed and stopped the natural evolution of Earth. We need an action plan to make boundaries for conservation. Our goal needs to be to transform our military conflicts into building environmental peace.

It is up to us to cooperate globally to make areas that are protected so that with space and time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can continue. These areas would include not only places on land, but also in the ocean, too. Hence, there will be a biodiversity protecting web around the world, rather than some spots or corridors in each country.

The Amazon course is the complement of this front course of the peace in the world.”

在聖保羅的最後一天,我一個人走在Se附近的廣場,參觀了雄偉的教堂,並且進去沈坐了一會,或許是離開時太愉快了,竟然在橫越馬路時被被扒手給襲擊了,先是右肩被人搭上,接著感覺有人靠近背後,我還以為是台灣團的伙伴在路上遇到了我,沒想到接著卻是有人將手深入我褲子左手側的口袋,一回頭,只見一個身子押著低低的人,或許不只一個人,在地上灑下許多收據一般的紙片,人便消失了。我只能在斑馬線上發愣,猶豫著要追、不追、往哪追、追誰,仍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紅綠燈也變了色更失去追上扒手的可能。

不禁再一次想起在前往巴西的飛機上,閱讀「解放神學」時該書中說道「出於貧窮與飢餓的人,為了生存而偷竊是可以被基進的教會所允許的。」相較於許多照片中的各種景象、記錄,感到非常不捨,以及一些對於記憶與安全感的傷害與恐懼;這個高科技產品與其所相對應的價值,似乎不再是那麼重要。

在搭夜車前往Foz de Iquacu的路上,看見滿天的星夜,冒出一段對句,似乎可作為我此行最精簡的心得「大山大海大都會,小人小塵小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