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國家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國家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年10月5日 星期三

生態國 短講稿

生態國 短講稿

大家好,請借我五分鐘,讓我向您介紹一個新文字。
(舉生態國的牌子)這是我設計的一個新國字,暫時將它稱作「生態國」。原本的國字是人拿著戈、武器,占領一塊土地的意思。但是經過歷史上各種大大小小的戰爭,我們應該反思如何避免戰爭,避免對於某些資源的過度依賴,而最終必須靠武力與其他人爭奪資源。

我們可以妥善規劃各種生態與環境資源,並且將社會發展的目標設定在滿足生活的基本需求、快樂的生活。

原住民族是沒有國家概念的,他們相信人屬於土地,而不是土地屬於人。土地不是各種等待被利用、買賣的地產、房屋或其他地上物,而是和我們的生命緊密相連的生態系統,土地就是我們的生命。

如果我們一直陷入國家統獨的爭議,一直相信經濟成長的迷思,我們就會看不見台灣經濟奇蹟的代價是:河川變成水溝、峽谷變成水庫、農田變都市、野生動植物一一滅絕。但我們人類也是生態系的一份子,當其他生物消失、只剩下博物館中的標本時,人活著不僅孤單,甚至也可能活不下去。就像前幾年歐洲蜜蜂的大量失蹤,就引發糧食供應短缺的問題。

我相信以武力為基礎的國家制度必須改變,國防預算應該調整,破碎的生態環境已經影響了人民生計安全。未來的政治必須以生態保育為核心,才能讓人與自然重修舊好,讓生活基本需求的滿足優先於資源與利潤的競爭。請幫助我一起推廣、使用這個新文字,一起轉變國家運作的方向。

請您投我一票,投綠黨一票,謝謝。

2009年10月3日 星期六



臉書貼紙串連活動: http://www.facebook.com/event.php?eid=141704946107&ref=mf
活動主題: 打造以「生態保育、守護生命」為基礎架構的國家制度。
想像一個和平的世界、在彼此之間沒有國家的存在
主辦者: Huckleberry Lin
類型: 派對 - 慶生會
網絡: 全球
起始時間: 2009年10月10日 10:00
結束時間: ?
地點: 網路、紙張、牆壁?

2008年3月19日 星期三

口白人生(Stranger than Fiction)觀後感

男主角,國稅稽查員的身份,象徵國家對人的統治,在現代國家的合法暴力之下,稅與死亡同樣不可避免。女主角,無政府主義者,反對著人與人之間的統治關係,以自己喜歡而擅長的方式,烤餅乾,來改變世界。
當兩人遇在一起,統治主義與無統治主義,如何一起走下去?

國家的統治,人對各種事物的統治,以數字為基礎,刷牙次數,距離步數......等等。其中對於時間的量化,更是統治的基礎,八點該起床,九點該到辦公室,十二點要吃午飯,一點要上廁所,五點要打卡下班,七點吃晚餐,八點看電視,十點洗澡,十一點要睡覺。

什麼時間要想安妮?感情無法被控制,在一成不變的規律中,逐步邁向死亡,不如跳出規律,在死之前享受生命。但即使生命有了美好的伴侶,統治主義(者)與無統治主義(者),真能相安無事嗎?看似美好的生活,未來會是如何?

作者如同上帝,或自然的法則,已經預言了死亡的無可避免,就像國家的課稅一樣。重返工作之後,時間仍然控制著國家/統治者,而統治的規律不容一絲一毫的誤差,連三分鐘的差距,都是生死攸關的。

但為了讓新生的生命,能夠在地球上存活,國家必須犧牲自己,統治者必須被改變,必須消亡,人類的生命才能延續。如何能讓統治的規律被毀滅,但統治規律的執行者,人,卻存活下來呢?毀棄既有的時間制度,成了作者所想到的出路,手錶於是被粉碎了,國家消亡而後重生;手錶的碎片,過去的時間制度,成為歷史,成為新生國家的一個重要元件,暫時無法被移除;新的人,新的國家,於焉誕生,在統治主義與無統治主義的愛情中。

2007年12月10日 星期一


保護生態環境的心靈改革從改變國家意識開始。

現代國家的概念,從十八九世紀開始,支配了人類的社會,也支配了全球的自然環境;國家這樣的政治制度,與日益發展的企業及資本主義結合之後,更成為剝削全球弱勢者與環境資源的工具與機器。

拯救環境必須從制度上有根本的變革,例如體認人類社會與國家,對於保護環境與生態具有物種與生態尺度上的義務,這樣的義務是超越國家所保障的基本人權的;人權,只是人類這物種內部的倫理規範,對於保護環境與其他生命的物種義務,應該規範到人類這物種的憲法位階當中。

除了制度的變革,透過符號的象徵意義,也有助於生態保育意識的建立。中文中的國字,原本是「人拿著刀戈在捍衛一個領域」,也可以看做由一群死亡的戰士保衛內部的生存者;但目前國家機器卻成為開發主義的工具,持續破壞領域內的各種自然生命,將生命轉化為資源加以利用。這樣的狀況,全世界都一樣;台灣也不例外。

爭議許久的樂生療養院,間接促發了這個新「國」字誕生的概念:「國家應該是要保護人民生活、與領域內的生命與生態的,而且應該以弱勢者的保護優先,讓國內的生命快樂生活」如果這個國家或政府太過份地殘害生命與弱勢者,那我們應該要反抗它、改變它。改變一個「國」字就是作為一種改變現狀的方式。

除了中文的國字,新「國」字也有相對應的英文概念:Netion,以網路概念為基礎的人類社會制度,包含生態網路與電腦網路。而Internetion則更是新的「國」際社會。詳細的概念有待更多的填補與建構。

回到台灣的政治與社會現況,這個新的國字有個好處與功能或許是,「讓社會跳脫統獨的爭議問題」,而讓更多焦點關注到生態環保的議題、弱勢者的生存問題、樂生療養院的人權價值、產業如何轉型而不傷害環境地生產,等面向。統獨爭議屬於國家定位的問題,一旦當國家意識與國家的定義轉變之後,原先的國家認同與統獨定位也成了次要的議題,從正題與反題的二元對立,進入新的合題:環境問題的嚴重性比統獨問題更迫切,環境問題在海峽兩岸的陸地上與海峽中間的水域都一樣嚴重而需要解決。

新的「國」家於是不應該再以種族或意識型態作為分界與爭論的依據,而應該以生態系保育作為人與人合作與競爭的目的,以及人與萬物共生的基礎。


--
關鍵字:生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