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0日 星期二

農再、農陣、選舉、保證金

「……養雞種菜一個月下來可能只賺個3000元,別人笑說你笨啊,誰叫你要務農。我們不做田,你吃什麼!……」http://www.civilmedia.tw/archives/4266

後天717,農民要到總統府前抗議了;昨天,要把農村都市化的農再條例通過了;大前天綠黨針對選舉保證金也進行抗議。台灣最低層級的公職選舉,里長保證金5萬元新台幣,比法國總統37,760元還高)http://www.greenparty.org.tw/index.php/actions/release/1231-2010-07-13-07-15-46

這幾件事其實也扣連在一起。過高的保證金阻礙了窮人、弱勢者的參政機會,妨礙了公民參政權的展現,本質上是違憲的。農人也同樣被隔絕在政治金權遊戲之外,有錢進場玩這政治遊戲的人,所依循的原則就是「繼續賺錢,越多越好」。難怪要花2000億,再把農村整建得更具賣相。賺更多錢,然後把入場費:保證金再修得更高一些。

7/17夜宿凱道心得

1.夏至關燈日要擴大成為 「每季每月每週或每天夜晚,關燈、觀星夜」 用手遮掉路燈真能看到不少星星耶,至少十顆。

2.在凱道或是自由廣場舉辦開放空間會議,應該會很讚。7/17晚上各個睡墊,其實有點像「世界咖啡館」討論圓桌的感覺。

3. 「睡在凱道上的人,都做了些什麼夢呢?」我自己幾乎沒睡著,但這露宿街頭的經驗很難忘。第二天早上若能安排個這樣的分享交流,應該也不錯。

4.台北市的早晨也是有鳥叫、蟬鳴的,晨光也很美,不輸花東。

5.搧動扇子一陣子之後,會帶起氣流引起風?

6.台北賓館應該開放給凱道集會民眾使用....即使是廁所也好,沒有外賓,就由主人自行使用,沒什麼不對吧。(那兒的主管機關是台北市或中央政府???)

7.藍綠之間 青紅皂白
藍不藍 綠不綠 不分青紅皂白

在夜宿凱道的活動上遇到火盟的朋友,他說我越來越紅了,
由綠轉紅,轉黑。幾年前接觸到蠻野心足網站上「反抗的元素」等文章時,多少就埋下了「綠黑」:生態無政府、原始安納奇的種子吧。

最近在PTT「政黑版」轉文談論農陣與選舉保證金的關連,陷入一種謾罵。

凱道上的另一段對話,聊到「廢除工作」的小書銷售所得,
可考慮成立「安納奇主義研究社團」
Anarchy的思潮在台灣真是太少,雖然也不清楚外國有多活躍。

「黑色」的政治主張意涵,被「抹黑」成為「黑道」、「違法」,甚至是仇恨政治、Hatepolitics。
政黑=仇恨政治?
真是夠了
還我安納奇主義來!
不管有沒有政府,沒有統治者。

「民主的終極意義在於自我治理,而非多數統治」
沒有追求自治的「無統治者主義」,哪來的民主?

顏色的濫用也不只是黑色,
綠色不是重視生態與自然環境,是獨立的民族意識
藍色不是企業、資本主義的意涵,是統一的國族主義
紅色不是勞工運動,同政黑一樣成為Home的弔詭音譯。

這樣的誤用,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媒體簡化的貼標籤,不讓閱聽人理性思辨,
只要貼上簡單標籤,方便評論者迅速指稱,

這種只求快速的短暫溝通/意見發表,
只是讓誤解越來越深,
無助於相互理解。

媒體不只是三立 東森 TVBS 中天 公視 苦勞 環資 立報 小地方 醒報.......
每一個使用語言在溝通在傳遞、交換訊息的人,都是媒介的主體

藍綠惡鬥,藍綠混戰,藍綠之亂,該終止了。
從每個人的思維、語言、習慣開始。

藍綠還給天地,政治還給人民。

期待雨過天晴的彩虹,在一個繽紛多元的社會。

2010年7月11日 星期日

2009夏耘農村調查--台南麻豆-學甲筆記

2009夏耘農村調查--台南麻豆-學甲筆記 林震洋整理
前言
這組的訪調由郁仁、育承帶領慧岑與我拜訪蘇榮燦、李价斌、鄭慶凰、許佳琪……等許多人,增加對於台南地區農業現況的了解。訪調一開始,我們預計探詢的主題有:1.嘉南大圳的乾旱期、作物、產值。2.從三年輪灌的特色,轉為現在沒水種植雜糧的變化過程。3.水權的變化歷程,為何在圳邊卻無法用到水。4.更加了解代耕中心/代耕協會,代耕範圍廣達十幾個鄉鎮。5.成立中的有機合作社。訪調中後期,經歷八八風災,沒有完整做完這次的調查,但仍有不少收穫與心得。謝謝小黑、培慧、小非的鼓勵,將訪調收穫整理如下,敬供關心台灣農業的各位參考。

水資源
曾文越域引水計畫:該計畫中的65%為工業用水,35%民生用水。但民生用水量的估算是在人口持續增加的假設底下所設定。(工業用水則大概是依據GDP成長的目標假設來規劃。)
南科:原本是規劃作為生技產業,並沒有要做半導體。但後來變更目的再加上大煉鋼廠,用水量變得更凶;使得農業用水更少。
農地的價格:一般而言是越靠近水源,價格越好。水權的變化也影響著地價的波動。(雙期作區>一期作區>輪灌區(有地下水)>看天田)。

各種作物概況:
稻米:台17線以西,灌溉水進不來。但過去是種稻子的。七股地區,以前還有產陸稻,現在則多成為魚塭或旱作。

文旦:麻豆的產值產量可以每斤80元,一棵樹約兩百斤做概估,約16000元。

菱角;受訪者:李价斌,經營「水菱有機農場」,種植二十幾甲水田。
菱角的用水量高,是二期的作物,與稻米輪作,需常年灌溉。縣政府推行「綠標補助」,菱角田中如果有菱角鳥水稚築巢,政府會補助農民。
後續訪調的潛在主題:菱角田的分佈。菱角與稻田的用水量/水分蒸發散量。施藥功能與成效。蔬果的分類屬性,成本、產地價與市售價的關連。水稚復育區,菱角採收後的保存方式。作物生長期,與菱角農、台一線路邊攤販(銷售商)的生活步調。從菱角(高經濟作物)田到稻田,到雜糧作物之間的轉變歷史。中、大盤商是否會形成,與不同作物種類的倉儲通路特性的關連。

桑椹;受訪者:鄭慶凰,經營「尋秘桑田」休閒農園。
經營理念:打算讓農業從一級產業進入二及甚至跳到三級休閒業,甚至知識產業。縣政府施政背景:2000、2001開始的一鄉一休閒的政策,從12個鄉鎮開始推廣到很多鄉鎮,經費卻從2000多萬降到一兩百萬。
現況:目前多做旅行業戶外教學的生意,但受限於旅行業的既定運作模式。
桑椹紅酒的製作過程:採果、榨汁、補糖、發酵。
經營的三個目標:農產品含加工,特殊農產品與文化產業(發展出一支成功的商品),社區產業。
台灣的植物在冬天最多元,夏天太熱大多熱死。台灣的桑樹有兩百多種。果桑的農會收購價格從35元每台斤跌到10元。「尋秘桑田」也有參加台南休閒發展協會,台灣觀光協會。向他們申請計畫,發展包裝行程。
後續訪調的潛在主題:接觸到的桑農有多少人多少面積?下營種桑的歷史與作物變遷。

紅蘿蔔:將軍鄉的紅蘿蔔,銷售通路全掌握在冷凍廠,甚至種子也是,冷凍廠可以控制大批的人力調度。例如;若一個人種植馬鈴薯、甘薯、紅蘿蔔各一分地,一天採收一行就累死,三十個人則容易許多,類似在玩期貨。「我們都還看期貨盤。」利潤集中在冷藏與加工兩個環節上,是這產業的核心。

高樑:高樑過去種植時,要趕在颱風前採收,不好種,因為若連下三天的雨會在穗上出芽。現在已沒人種,因為採種田連續失敗好幾年。

洋香瓜:洋香瓜多是商人財團在種,C/P值(性能價格比)比較高,高經濟作物才能得到補助。洋香瓜種久了,土中菌種生物相不適合續種,因此要再換地。另外如小蕃茄與西瓜也是採輪作方式進行。

檳榔:檳榔、荖葉在台東生產,一車的價值可能高達400萬,但極耗地力,每次要移除舊土換新土 。

飼料玉米:台灣的產量占不到需求量的2%,進口一船比全台灣生產量更多。種植的利潤其實都來自政府的保價收購。台灣有六個飼料廠,玉米從產地到乾燥廠,再到鄉農會省農會,最後到飼料廠,經過四次搬運,每次都有些微耗損,存放一年之後才會出售。過去的保價收購是一斤十五元,今年(2009)又從八元降為六元。
飼料玉米大概在中秋前後種下,看農曆的八月初到八月中,約在過年時採收,曬乾。採種田去年的面積有七十公頃,需要隔離帶至少三百公尺,上風處要更寬,約五六百公尺。
台灣在20多年前開始種植,78~85年間達到高峰:兩萬三千公頃。也會和甘蔗並種,73年農地重劃之後引進農機。目前只剩六千公頃。

家庭經濟
以劉育承父親為例的飼料玉米代耕農民的成本收益概況:
收入:每期政府補助4500元,一年兩期小計9000元;契作收入每分地產量約500~700斤,以700斤、一斤50元計算,約3500元。總計約12500元。

成本:
翻耕,敖草(把野草埋入土中發酵堆肥),用曳引機兩次,每次450小計900元
夯田,把田打平,用曳引機,400元。
播種,用播種機,施肥台肥一號,同步使用播種機,一分地用兩包,加播種一共700元。
毒蟲藥,100元。
玉米種子一包2~2.5公斤,290元。(飼料玉米比青割玉米便宜,但青割玉米種給牛吃,政府補助價3500,不用採收的費用,由牛戶自行來採收。)
中耕機,翻土到畦上蓋住雜草,450元
中耕機把溝犁大,讓畦更高,穩固玉米根部,450元。(畦稜相距兩尺半)
採收機,900元。
成本共計4200元。

總計:每分地一年收入約六千元。

83年後,若休耕就不能再申請以契作種植玉米,契作一斤只剩五元。水被調往南科使用,大家休耕不必用水,這兩者間的因果關係不明。
97年因為進口糧食價格上漲,以八元鼓勵重新種作。

後續訪調的潛在主題:飼料玉米所支撐的動物量、食物哩程與飼料里程背後的能資源消耗。


漁塭:

漁塭,經濟相對於農地,魚塭價值較低,不用精緻操作,例如虱目魚、吳郭魚、烏魚。鰻魚則單價較高,風險也比較高,所需的水深淺、含氧量較少,需要大面積的水池。下雨時鰻魚會沿著水流爬上土堤,不像浮游的魚類,要等到水淹過土堤才會游出。

代耕與農機具
播種機的引進已經有十幾年,從挖土、播種、覆土到施肥都一貫化。
代耕的機具昂貴,是進入此一領域的門檻,目前以雲嘉南地區的雜糧作物為主。
作物的產量大則容易控制市場,但也要承擔較高的風險。
從事代耕的條件:需要面對幾百位農友,瞭解各農機械的運作與分佈位置,人際關係必須廣闊。

代耕中心的成員組成,類似中小企業相互協助的模式。這背景是抄襲美國大面積粗放農業的方式,但台灣做不到那規模。代耕中心約每三十公頃成立一家,進行種植、採收、乾燥等不同作業。機械化之後開始出現代耕的模式,代耕也只在機械化農作的區域出現。

代耕的科技與社會面向:日本的情況是「協同市場」,組成鄉鎮層級的農機隊,屬半公益性質,股東制的合作社,聘請專業的經理人。台南代耕協會有50多名會員,類似合作社的營利組織。在鄉下地區,協會組織具有接收資訊的功能,成員也到美國學習農機操作才回台。
Q:代耕者的土地財產。代耕者自己是否有田,與代耕土地的比例如何?
A:代耕者可能也有田,但往往面積比一般農民小很多,例如一甲與十甲的差別。例如黃郁仁代耕作30多甲地,自己擁有一甲,該地參加農會的諾麗果代耕。

後續潛在主題:台南縣/全台灣共有幾家代耕中心?代耕模式的產生與土地劃分、農地重劃的關連。代耕中心的形成背景經過。雜糧作物中的小農與農企業關係。政府的補助分配標準如何設定。

參考資料:黃郁仁。農村地方產業再生之初探─以飼料玉米產業為例。

各種權利:土地、水源
土地所有權相關子題
1.「鼎新」鼎新購併或買下許多經營不善的食品產業與畜牧場的土地與產權。2. 財力雄厚的慈善團體與基金會容易持有大面積的拍賣農地,日後以「福利設
施」等相關名義開發。 3.很多(文旦)產銷班的建築物,有許可建照、卻沒有使用執照。政府等於在變相鼓勵非法。

水權與地價
「沒水,能種什麼作物」,海風會讓稻穗變黑。
10月底開始停水到1月或2月,再開始放水。但八九月到12月是下游需水的時卻沒有水。影響下游地區的地價,一分只有二十多萬,也影響玉米的含水量與重量。上游東邊一年放水十個月,地價一分一百八十萬。

政府與農會
政府作的是控制與穩定市場,但也是在欺壓農民。
政府投資蘭花與芒果,一個廠一億元。但出口的量有限,出不去的話價格還是下跌。

農會是農民組織,又接受政府的委辦。源於接受美援的制度,日本農協時期還沒有成立信用部。
農會也是需要拿政府補助,跟著政府在喊口號,並不真正幫助農民。

後續潛在主題:
1.鄉下的農會系統與水利系統,限制農民參與戶籍所在地的農會,與場廠工會的限制,有著類似的關連性。
2.作物種類與銷售通路之關連
銷售給農會或生意人(中盤商?),價格與通路層次形成的原因,農會同時也作為剝削的中盤商角色?從合作社轉為金融機構、協助轉為控制的轉變癥結是什麼?時間點?
3.代耕、農機的資本投入,是政府的政策或農民自主的選擇?來自粗放式美國農業政策/美國大農企業,向台灣擴張的結果?是民間與政府對於土地規劃、權利的分配,創造出難以自耕的小農現況?

颱風的影響
莫拉克颱風打斷了原本的訪調計畫,九月初我們再訪問了經營魚塭的業者。田野調查的台南地區相對來說受災較輕微,受訪者表示「蚵架損失較大,原本預計中秋節採收,大量淡水讓蚵變瘦,蚵以為遇到環境危機,而大量吐出精卵,變得瘦小。設施的損失是各項成本最大的一項。有些受災戶在災後會選擇自殺,在受災戶、風險管理、債權人之間應有更完善的互助機制。」

發想與心得:
1.以水圳作為穿越線調查土地利用的變化情況。
2.故鄉的變與不變,變了仍算是「故」嗎?台北縣位在城鄉之間,樹林鎮從農業轉為工業,商業、服務業、衛星城鎮化,升格為樹林市;應該發展「台北縣大富翁」,取代台北市本位/資本主義遊戲的大富翁/獨占者遊戲。
3.「蕪菁」 :無產青年合作社 。合作社是更值得多探討的方向。
4.窮困小農不存在?數量很少?因為資本額太小無法務農,已經被市場淘汰?生活在社會邊緣,沒有在訪調間被遇見?農業(台南縣的雜糧作物)已經高度分工、中小企業化。
5.窮困的定義是以「利潤率」或「資本額」來看待?以家戶或個人為單位?若以「樂於他人分享的意願高低」來判斷,我才是窮困的?都市人窮的只剩下錢。
6.擁有土地或農機具的農民,代表「掌握生產資料」,在經濟關係中,偏屬資產階級而非無產階級,但同時自身也是勞動者,是比較沒有被異化的狀態。
7.貨幣資本大多在誰手上?農會?農會與其他金融機構間的競爭合作關係?
8.淹水:建造漂在魚塭上的房舍,類似荷蘭。
9.在學甲經歷莫拉克颱風後的一篇心得http://huck2.blogspot.com/2009/08/blog-post_747.html#more
10.當「以農立國」撞上「以企業立國」的冰山。
我曾在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看過一面星星被改為企業圖騰的美國國旗(google圖片「corporate flag」可看到),也聽一位住在美國的朋友說「美國不是個國家,是個企業綜合體。」而從農再的爭議開始,經過夏耘、到近期許多科學園區引發的污染、土地爭議,「以農立國」這樣的描述,不止一次出現在報章上或自己的腦中。但台灣的農,究竟是什麼樣的農?
農業,已經等同於農企業了嗎?農事、務農,表示一定要以商品生產的邏輯,來看待果實、葉菜與花卉嗎?土地不是生養萬物的母親,只是另一間露天的工廠,被轉為更進步的高科技園區,那是產業升級、是繁榮。水也不是生命,只是一種資源。這是兩種思維、價值、態度……的對立。
甚至對「有機」認證的法律規範成了定局,不僅反映出社會間對於農產品品質的不信任,必須以政府的監督來確保品質,也顯現充滿人情的農村社會在瓦解,以農立國成為歷史或淪為政治口號。
要如何才能阻止科技園區向農業區的擴張?我們使用各種科技產品,自己似乎也是這類環境問題的一部份,我想這問題的背後是一種文化差異、世界觀的衝突。把世界萬物都看做是資源、原料,等待被人類轉化成商品到市場交易,當這種以企業立國的思維,撞上以農立國的小島(不沈的航空母艦,也是替資本主義世界觀服務的軍事美名),就算這小島不沈,恐怕也是一片死寂。